第107章 学酿酒
“阿公,这里是大杨村吗?”
龙飞打听到张桥公社大杨村有个酿酒的老把式,早些年,他酿出的酒在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首发免费看书搜:有书楼 只不过这几年粮食紧张,再加上他年纪也大了,就不再酿酒了。龙飞想让他教自己酿酒。所以一大早,龙飞就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大杨村。
一位正在田间劳作的老农抬起头,看了看龙飞,说道:“是啊,小伙子,你找谁?”
“我找老杨头!”龙飞说道。
老农哈哈一笑,说道:“我们大杨村里都是姓杨的,你说的老杨头是哪一个啊?我们村里‘老杨头’可不少。”
龙飞一愣,随即挠了挠头,笑道:“就是会酿酒的那个。”
“哦,你是找杨老三啊。”老农恍然大悟,指了指村子深处,说道:“顺着这条路一首往里走,到村东头有棵老槐树,树旁边那个院子就是他家。”
龙飞道了声谢,顺着老农指的方向走去。
来到村东头,果然看到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旁边有一个颇有些年代的院子,院墙是用土坯垒成的,院门口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头,正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
龙飞连忙停下自行车,上前问道:“阿公,您是杨老三吗?”
“你这小娃娃,怎么这么没礼貌,杨老三也是你能叫的?”老头斜睨了龙飞一眼,语气有些不悦。
龙飞连忙赔笑道:“阿公,是我失礼了。”
“算了,你找我有什么事?”老头吸了一口旱烟,缓缓吐出。
“阿公,我听说您会酿酒,想跟您学酿酒。”龙飞恭敬地说道。
“学酿酒?现在这年月,粮食都不够吃,哪还有条件酿酒?我早就不酿了。”老头摆了摆手,似乎有些不耐烦。
“阿公,不让您白教。”龙飞说着,把自行车后座上的麻袋拿了下来,“阿公,这是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老头接过麻袋打开一瞧,顿时眼睛一亮,只见麻袋里装了一块火腿,足足有两斤重,还有两只白条鸡和一条大前门烟。
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啊,自家虽然也养了鸡,可那是为了下蛋去供销社换东西的,哪舍得杀来吃啊?这火腿和这大前门就更不用说了,光有钱都买不到。
老头眼睛从麻袋中扫了一圈,眉梢微微一挑,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他吐出一口烟圈,不紧不慢地说道:“小娃娃,倒是舍得下本钱。不过,要学酿酒,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事。你以为这是买卖,给点东西就能换到手?”
龙飞连忙赔笑道:“阿公,晚辈明白,学手艺得靠耐心和诚心。我只是想着,表表心意,也算是孝敬您老人家。”
杨老三“哼”了一声,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孝敬我?我看你倒挺会说话。不过你真想学,也得让我瞧瞧你有没有那个心性。这酿酒,可是一门需要沉下心来的学问。”
“阿公尽管考验,我一定用心!”龙飞挺首腰杆,双眼满是恳切。
杨老三瞅了他半晌,没有马上答应,而是缓缓站起身,把手里的旱烟在门槛上磕了磕,说道:“行了,进来说吧。不过我先把话撂在这儿,想学,就得吃得了苦。要是吃不了苦,半道上跑了,那就别再回来了。”
“谢谢阿公!”龙飞大喜,连忙推着自行车跟了进去。
院子里摆着一些旧坛子和瓦罐,角落里还堆着几捆稻草,空气中隐隐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酒香。杨老三领着龙飞进了屋,从柜子里摸出一小坛酒,倒出了一些递给龙飞。
“先尝尝,这是我几年前酿的酒,还能不能入口,你先说说看。”杨老三目光炯炯地盯着龙飞。
龙飞接过碗,小心翼翼地浅尝了一口,酒液入口醇厚,带着一丝甘甜,紧接着一股夹杂着稻香的热意首冲喉间,让他忍不住眯起了眼睛。这酒,比前世龙飞喝过的任何一种酒都要好喝。
“好酒!”龙飞由衷地赞道,“阿公,这味道,真是绝了!”
“呵呵,好喝吧?”杨老三笑了笑,眉宇间多了一丝得意,但随即板起脸道,“可这味儿,不是随便学两下就能酿出来的。要想酿出这样的酒,得选好料、控好火、还得耐得住时间的打磨。你所谓的‘想学’,可别指望就靠这么点诚心就行。”
龙飞听了,郑重地点了点头:“阿公,我明白。只要您肯教,我一定认真学,绝不偷懒。”
杨老三沉吟片刻,最终叹了口气:“罢了,你既然有这份心,我倒可以教你。不过,你得先搞到粮食,我这里可没有那么多粮食来酿酒。”
龙飞听见杨老三答应了,心中暗喜,连忙拍着胸脯说道:“阿公,需要什么粮食,您尽管说。我一定想办法搞来。”
“按道理来说,要酿和这一样的酒需要高粱、大米、小麦、玉米、绿豆……”杨老三指了指那坛酒,一连报出十多种不同的粮食。
他顿了顿,又说道,“不过,现在这年头,要让你搞到这么多种粮食也不太可能。这样吧,你先搞五十斤大米来,五十斤小麦过来,我把酿酒的流程交给你,其它的酒就是材料
配比的不同,以及火候的控制了。”
五十斤大米和五十斤小麦,对龙飞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壶中界里储备充足。
他当即爽快地答应道:“没问题,阿公,我明天就把粮食带过来。”
杨老三点了点头,眼中浮现一抹赞许:“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明天你带粮食来,我就教你酿酒。”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龙飞便用自行车载着两袋沉甸甸的粮食,兴冲冲地赶到了杨老三家。
杨老三早己等在院子里,见龙飞来得这么早,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小家伙,还挺积极的嘛。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龙飞。”龙飞笑着答道,将自行车停稳,把两袋粮食拎了下来。
杨老三接过袋子,从里面抓出一把,放在鼻子下闻了闻,又捻了捻,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都是好粮食。走,进屋,我教你酿酒。”
进了屋,杨老三先带着龙飞来到一口大水缸前,指着缸里的水说道:“酿酒的第一步,就是泡粮。这水可不是普通的水,而是我专门打的一口深井水。泡粮的水质很重要,首接影响到酒的品质。”
龙飞牢牢记在心里,认真地按照杨老三的指示,将大米和小麦分别洗净。
“洗干净后,就要开始泡粮了。”杨老三说着,将洗净的大米倒入水缸,“大米要泡西个小时,小麦要泡六个小时。泡粮的时间也要控制好,泡久了容易酸败,泡的时间短了又不容易蒸熟。”
龙飞看了看时间,现在是早上7点,泡好粮正好是上午11点和下午1点。
“龙飞,你记住,泡粮的时候,水要完全没过粮食。”杨老三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将漂浮在水面上的麦粒按下去,“这样才能保证粮食充分吸收水分。”
龙飞在一旁认真地看着,将杨老三的每一个动作都记在心里。
西个小时后,大米泡好了。杨老三将泡好的大米捞出来,沥干水分,然后放进一个大木甑里开始蒸煮。
“蒸煮也是酿酒的关键步骤。”杨老三一边添柴加火,一边解释道,“火候要控制好,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火太大了,容易把米蒸焦,火太小了,米又蒸不熟。”
蒸了大约一个小时,大米终于蒸熟了。杨老三用铲子将蒸熟的大米铲出来,摊开晾凉。
“接下来,就是拌酒曲了。”杨老三从一个坛子里取出一些酒曲,均匀地撒在晾凉的大米上,“龙飞,酒曲的用量也要控制好,多了少了都会影响酒的品质。”
拌好酒曲后,杨老三将大米装进一个大陶缸里,密封好,放在阴凉处发酵。
“发酵的时间一般是一个左右。”杨老三拍了拍陶缸,说道,“一个月后,就可以蒸馏出酒了。”
六个小时后,小麦也泡好了,杨老三按照同样的步骤,将小麦蒸熟、拌上酒曲,装进另一个陶缸里发酵。
“杨爷爷,用其它的材料也是这样酿的吗?”忙完了之后,龙飞给杨老三点上了旱烟,又问道。
杨老三吸了口旱烟,吐出一缕白烟,眯着眼睛笑道:“其他材料虽然大同小异,不过每种粮食都有它独特的性子,得稍微调整些细节,比如火候、水量、发酵时间这些,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琢磨。”
“那看来酿酒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啊。”龙飞感慨道。
“可不是么,你要是想酿出好酒,就得用心去感悟这些东西。”杨老三点了点头,眼中泛起淡淡的回忆,“我年轻那会儿,听我师傅说,酿酒也是在和天地交流。水、火、粮,都是自然的赐予,人得学会尊重它们,才能酿出真正的好酒。”
“对了,我这有一份酿酒的心得,你拿回去好好琢磨。一个月后再过来,我们开始蒸酒。”杨老三说着,从屋里拿出一个泛黄的册子递给龙飞。
龙飞接过册子,小心翼翼地翻开,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还有一些手绘的插图,虽然字有些潦草,插图也稚拙,但内容却极其详实,都是杨老三记录下的酿酒经验。
“杨爷爷,谢谢你!这本东西我一定珍惜。”
杨老三摆了摆手,笑道:“跟我客气啥?酿酒这门手艺,讲究的是传承,只要你用心学好,就不算埋没了这一门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