惫懒的猫尾巴 作品

第99章 又见李二狗

龙飞听到这话,知道推辞也无用,只好硬着头皮走到那几件陶器前。首发免费看书搜:肯阅读 他表面上装作认真查看,实际上却是悄然感知这些陶器蕴含的灵气。

他虽然对文物鉴定一窍不通,但凭借丰富的经验,他自创了一套判断年代的独特方法——感知文物中蕴含的灵气。这套方法并非凭空臆想,而是建立在他大量的观察(看着博物馆内有灵气的文物眼馋)和实践(吸收壶中界内文物的灵气)之上。

他发现,文物种类虽繁杂,但主要材质不外乎金属、木器、玉石、陶瓷和纸制等。而同种材质的文物,年代越久远,体积越大,制作越精美,保存越完整,其蕴含的灵气就越浓郁。

“别着急,看仔细些。”李教授站在一旁,语气平和,却带着对后辈的期待和试探。

最左边的一件陶罐表面泛着一层自然的土色,装饰纹路简单且古朴,灵气微弱,显然年代并不久远。

“我觉得,这件陶器应该是明朝时期的。”龙飞指着最左边的陶罐,斟酌着用词,小心翼翼地说道。

李教授眯起眼睛,饶有兴趣地看向龙飞,并未急于开口否定或肯定,而是示意他继续。

龙飞又将目光转向第二件陶器。这是一只陶钵,通体黝黑,带有些微细密的裂纹。它的底部隐约可见一些大小不一的凹槽,似乎是长期使用后留下的痕迹。但最吸引龙飞注意力的,还是它散发出的灵气——相比第一件陶罐这一件灵气浓郁了不少,且隐隐带着一股古韵。

“这件陶钵,可能汉代的。”龙飞指着陶钵,语气比之前肯定了一些。

李教授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再次示意龙飞继续。

接下来是第三件陶器,一个造型奇特的陶埙。它的表面呈灰褐色,上面刻画着一些抽象的图案,看起来颇为神秘。这件陶埙的灵气最为浓郁,甚至比前两件加起来还要多,而且灵气中带着一股沧桑厚重的气息。

“这件陶埙……”龙飞顿了顿,心中隐隐有了猜测,“我感觉像是……商周的。”

听到龙飞的判断,李教授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推了推眼镜,语气也变得郑重起来,“小伙子,说说你的判断依据。”

龙飞心里暗叫“糟糕”,他哪有什么依据,全凭感觉,只能向冯长春投去求助的目光。

冯长春接收到龙飞的求助信号,笑着对李教授说:“李教授,龙飞这可是天赋异禀,对古董有着特殊的敏感度。耿老推荐他来就是因为这个,他判断虽然未必完全准确,但速度很快,可以帮我们节省不少时间。”

李教授深深地看了龙飞一眼,缓缓说道:“好吧,小伙子,你很不错。这三件陶器的年代分别是明、西汉、商,你的判断基本正确。”

龙飞一听,心里暗自松了口气,表面上却不动声色,谦虚地说道:“都是运气好,蒙对了而己。”

“小伙子,你就别谦虚了。”李教授说完,转头对冯长春说:“小冯,你抓紧把新来的队员安顿好,明天就加入发掘工作。”

“好的,李教授。”

考古队住在村子里,伙食自然也是在村子里解决。前几年吃大锅饭时候留下的大灶就成为了考古队吃饭的地方。

村里的几名妇女受雇为考古队做饭,伙食虽然谈不上丰盛,但也算简单可口。

“小伙子,你怎么来了,是不是来找我家老头子的?”

龙飞和博物馆的人一起吃午饭的时候,冷不丁被一个声音吓了一跳。抬头一看,是一位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老农妇,正笑眯眯地看着他,正是李二狗的媳妇。

“阿婆,你身体还好吧!”

“好着呢,能吃能睡。”老农妇爽朗地笑着,“一会去我家,你让我家老头子给你收的东西,他可是收了不少。”

“好啊,阿婆,那我一会儿就过去。”

当初龙飞在村子里收了一些老物件之后,就让李二狗继续帮他留意着,并许诺每成交一样东西就给他5角钱的辛苦费。只不过后来事情一多就给忘了,没想到这老两口竟还记挂着这件事呢。

“那我就回去和我家老头子说一下,让他在家里等你。”老农妇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小飞,怎么回事啊?”冯长春低声问道,陶明和其他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看向了龙飞,显然对这段对话产生了些许好奇。

龙飞略带歉意地笑了笑,压低了声音说道:“这个村子我之前来过,还收了些老物件。我认识这位阿婆的男人,托他帮忙留意着附近的老物件。”

“这样啊,要不等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冯长春提议道。

“好啊,一起去看看,说不定还能发现什么好东西呢。”陶明也来了兴致,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赞同。

午饭后,龙飞一行人来到了李二狗家。

李二狗早己在家门口等候,一看到龙飞他们,立刻咧开嘴笑,“小伙子,来了啊!你看你这么久也没个消息,要不是我老婆子今天遇见你,我还不知道你又来村里了呢。”

“阿公,抱歉啊,最近事情多

,都没顾得上,麻烦你们这些年还记挂着我那点小事。”龙飞一边说着,一边从兜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烟递过去。

李二狗乐呵呵地接过烟,“不麻烦,不麻烦,收这些东西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快进屋坐吧,东西都给你准备好了。”

众人跟着李二狗进了堂屋。房间虽然简单,但干净整洁,地上放着十多个包裹,应该就是附近送过来的老物件了。

包裹里有灵气的物件不少,龙飞暗自窃喜。看来这次收获不小。他表面上不动声色,随手拿过一个小板凳坐下,然后对李二狗说道:“阿公,我先看看东西,您也一起看看,咱们再商量价钱。”

“行,你看着办。”李二狗说着,又拿出了几个小板凳,招呼大家坐下,“来,随便翻,随便看,这些东西我也看不懂,就等着你这个能人来了。”

龙飞随便打开了一个包裹,只见里面放着几个陶瓷器,两个粗瓷大碗,一个粗陶的盘子,还有几个小茶杯。

粗瓷大碗一看就是农村里常用的那种,小茶杯看起来很精致,胎体薄如蝉翼,上面还有精美的花纹。龙飞拿起一个小茶杯,仔细端详着,发现杯底竟然有一个小小的“乾隆年制”的款识。

“乾隆官窑的茶杯?”冯长春凑过来看了看,说着拿起一只茶杯看了起来。

陶明、吴有梁和其他几人也纷纷围拢过来,盯着那几个茶杯仔细研究。

吴有梁小心翼翼地将一个茶杯放在掌心,阳光从窗外照进来,映射在薄如蝉翼的胎体上,泛出淡淡的光泽。

“这瓷质细腻、胎体轻薄,确实是好东西,可能是官窑出品的,不过要进一步鉴定才能确认。”吴有梁摸着茶杯,语气里带着几分兴奋。

陶明低声接话,兴奋地说道:“如果真是官窑茶杯,那还真不常见。”他说着忍不住又多看了两眼。

冯长春却摇了摇头,叹息道:“可惜啊,只有茶杯没有茶壶。如果成套的话,收藏价值会更高一些。”

龙飞关注的并不是这个茶杯,这一个包裹里,唯独只有那个粗陶盘子是蕴含灵气的,按照他的推断这盘子应该是宋代的。

“冯叔,陶叔,这几个杯子,你们要不要?”龙飞拿起那个粗陶盘子,装作漫不经心地问道。

“我要一个。”陶明说着,伸手就要去拿。

“我也要一个。”冯长春也跟着说道。

“我也要!”其他几人也纷纷表示想要。

龙飞转过头对李二狗说道:“阿公,这盘子5块钱,杯子3块钱一个,您看行不行?”

“行啊,行啊。小伙子,你说了就行。”李二狗笑呵呵地点头答应。

龙飞把几样东西先放在一边,又打开了第二个包裹。

第二个包裹里是一些铜钱和铜器,其中一个铜镜引起了龙飞的注意。这铜镜锈迹斑斑,看起来很不起眼,但龙飞却感觉到它蕴含的灵气还是不少的。他拿起铜镜,仔细端详,发现镜面虽然锈蚀严重,但依稀可见一些精美的纹饰。

“咦,这铜镜有点意思。”陶明也注意到了这枚铜镜,凑过来说道。

“这好像是唐代的。”冯长春也凑过来看了看,说道,“唐代的铜镜,大都是这个花纹。”

“阿公,这铜镜我出10块钱,您看行吗?”

李二狗一听,眼睛一亮,连忙说道:“行,行,当然行。”

第三个包裹里都是一些骨器和石器,就跟他当初从李二狗手上买到的差不多,每一件都蕴含着少量的灵气,应该是新石器时代的物件。

包裹一个接着一个地被打开,其中蕴含灵气的物件都被龙飞收入了囊中,冯长春等人也各自收获了一些清朝时期的精品。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三个小时就过去了。李二狗收集的物件,己经被龙飞等人挑了一遍。

龙飞一共花了不到两百块钱,就买到了几十件蕴含灵气的物件。其中,新石器时代的骨器和石器占了大多数。

冯长春、陶明几人也各自花了十几二十块钱买了些自己心仪的物件,唯独吴有梁一样东西也没有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