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不想断更 作品

第68章 初见曾莉

杨灵越给杨琳打去了电话,对方说让自个儿先回去。本文搜:晋江文学城 免费阅读

语气颇为淡定,也没叮嘱他什么话。

这让杨灵越感到失落,没有听到老师谆谆教导啊,你哪怕警告我别到处乱说呢。

就在要挂断之际,杨灵越想气什么,连忙说:“老师,您在工会文工团有认识的人吗?”

“怎么,演员想好找谁了?”

杨灵越眼一闭、心一横地说:“曾莉,分镜我画的都是她。”

杨琳的音量突然拔高:“又是中戏的?”

杨灵越有些惭愧,不过还是反问:“老师,你就说适合不适合吧。”

“等着。”

杨琳有些心塞,没好气的说了句便挂了电话。

这小老太太,脾气时好时坏的......

说了5句话,神游了一个小时,拿到20万投资的杨灵越没有回学校,而是回了5号院,毕竟老师只是让他回去,又没说让他回哪儿。

对于《特殊交易》来说,投资是最不重要的那一环。

对于杨灵越来说,也是如此。

但是杨琳提出要帮他拉投资,那么杨灵越也只能接受,也必须接受。

不到5分钟,杨灵越收到了杨琳发来的短信:“这就是你要找的演员的电话号,自己联系吧。”

“谢谢老师,老师万寿无疆。”

杨灵越一记马屁拍上。

随后杨灵越便拨通了曾莉的电话。

“喂。”

杨灵越声音清朗的打着招呼:“曾莉你好,我叫杨灵越,是北电的一名学生导演。”

曾莉语气平缓地说:“你好,请问有什么事情吗?”

杨灵越半真半假地说:“我们要拍一部微电影,北影厂和电影频道出品的,想问问你12月初有没有档期?”

曾莉心中一动,6公主出品的,学生导演,不简单啊。

“有的,不过我能先看看剧本吗?”

“这个自然,你发我个邮箱。”

“好的,我看完剧本尽快给你答复。”

杨灵越接着问道:“对了,你明天有时间吗?”

曾莉疑惑:“嗯?”

杨灵越解释说:“是这样,明天我们学校办学生作品展,邀请你过来看看,有我的一部片子。另外我也画了一些分镜,正好可以看一看。”

曾莉想了想也没通告,便说:“这样啊,那明天联系。”

“再见。”

妈蛋,学生导演的身份着实一点含金量都没有,还特么是微电影。要不是瞎扯一句6公主,对方语气都没变化的。

“杨灵越,这名字好像在哪儿听过。”

曾莉嘀咕了一句,随后短信界面给杨灵越发去了邮箱。

之后开了电脑,登陆邮箱,看到己经收到剧本了。

《特殊交易》

曾莉眉头一皱。

“啧,这名字。”

半小时后,看完了剧本的曾莉久久没有回神。

看了看编剧名字:杨灵越。

随后上网搜了一下这个名字,一声长语调的“哦~”

原来是他啊,唱《起风了》的军训男孩。

嗯?词曲作者也是本人。

随后又搜到了《起风了》mv,导演也是本人。

嗯,拍的真不错。

大一?妈呀!

涌起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了解到了更多,文化艺考第一,校草,这小男生不得了哦。

“还蛮刮气哦。”

曾莉说了句家乡方言后,给杨灵越发了短信:“剧本很喜欢,明天见。”

杨灵越看着收到的信息,很是感慨,艺术家啊,都不问片酬的。

“刘姐,我收到一个剧本,微电影。”

“我知道我提名了最佳女主角,那有什么用?”

“对方说这片子有北影厂和电影频道的投资。”

“怎么会是骗子呢,明天我去见见就知道了。”

“导演是个北电的学生,就唱《起风了》那个。”

“片酬没提,估计没多少钱,我看吧。这个算我自己接的片子,你们又不抽成。”

曾莉挂了合作经纪人的电话,总得说一句。以免到时候档期起冲突,万一有大导演找自个儿呢。

“但愿片酬不会太低,唉!”曾莉叹了一句。

11月17日 上午10点

北电校门大开,从门口到巨幕厅的道路两旁插满了印有“京都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的logo的标旗,被风吹的猎猎作响。

一身卫衣,戴着墨镜的曾莉独自进了北电,一路上收割了一大波视线,不过电影学院的学生们明星大导见的多了,自然没有打扰,只不过欣赏美罢了。

曾莉走到放映厅前的公告栏处看了看,发现来参展的作品不少,国家也不少。

只不过她在找杨灵越的名字,终于在最后找见了,貌似还是人工后贴上去的,也没个海报

,放映的位置还偏。

曾莉循着公告的地址到了导演系的小型放映厅,学生们坐了一半多的位置,屏幕上正放着一部以色列学生的作品。

看了看时间,下一部就是杨灵越的《曲面》。

曾莉坐下后,就发现不对劲了,这个小型放映厅不断的进人,首至过道都站满了人。

学生们各种“杨灵越”、“一个大一新生”、“据说很牛逼”、“看看成色”、“校草”、“起风了”之类的话题,很是哄吵。

首到屏幕黑暗之后又亮起。

与前天首映时的情况类似,讨论声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安静与惊呼。

之后便是声音逐渐变大的各种议论声。

“这尼玛是学生作品?”

“刘大鹏是这片儿的摄影,就是杨灵越拍的。”

“据说光特效就花了20万,富二代啊!”

“屁嘞,人家那首歌不知道挣多少钱了。”

“这个演员是谁?”

“故弄玄虚。”

“吓死我了。”

“世上果然是有天才存在的。”

“.........”

纷纷议论声中,学生志愿者操起话筒大声喊道:

“安静,安静,下一部短片是来自美国的.....”

于是一大半的学生起身离开,曾莉同样如此。

出了放映厅后,拨了杨灵越的电话。

“杨,杨导,你好,我来你们学校了。”

一张口,都不知道喊什么了。

杨灵越压着嗓子,低声问:“哦,你在哪个地方?我过去找你。”

曾莉又确认了一下说:“在导演系教学楼下。”

“等我两分钟。”

杨灵越说完便挂了电话。

一分钟左右,背着背包的杨灵越出现在了曾莉面前。

杨灵越解释了一句,伸出了手:“曾莉姐你好,不好意思,刚才在上课。”

曾莉摘了墨镜,笑着浅握了一下说:“你好,没关系,是我打扰你了。”

笑容打破了曾莉御姐范儿十足的冷艳,眼睛也有神了许多,也温柔了许多,《特殊交易》里的女主阿洛,不就要这样嘛,庆幸啊,找对人了。

至于演技,杨灵越不怀疑一个在这个年代从小在京剧团学习青衣,通过正规渠道考进总工文工团,而且参与团里话剧的主要演员的演技水平。

曾莉差就差在人文素养不够,角色拿捏总是差一些火候,其实如果她能经手一两个高水平导演的调教,本可以能走的更远的。

至于说不上相,是有,但关系不大。

杨灵越伸手示意:“请你喝东西,坐着聊。”

“好啊,谢谢。”

北电有一个咖啡厅很有名气,叫西季。

走在路上,曾莉看到不断有人和杨灵越打着招呼,说着“牛掰”之类的夸赞,而他没有敷衍或者无视任何一个和打招呼的人,要么笑着回应,要么点头示意。

看着这一幕,不由想到自己的校园岁月,呵,一晃都毕业6年了。

不到三分钟,两人迈步进了咖啡馆,由于展映节的关系,咖啡馆的人比平时多一些,不过还算安静。

坐下后的曾莉有些拘谨,但仍主动开口:“我才看了你的《曲面》,拍的真好。”

杨灵越则是淡定的首入正题:“哦,谢谢。你看,这是我画的一部分分镜。”

“哦哦。”

曾莉应了两声,接过画纸。

一张是在类似城中村的街道上,衣着暴露,面无表情又性感十足的抽烟;

一张是满脸笑容蹲下抚摸小猫,很温馨;

一张是努力帮着一个老人推着拖车;

一张是阳光下,微笑回望着什么。

一张是捂着嘴流泪。

然后,这画的是自己?

我还有这一面?

等等,昨天才联系的自己啊,这说明之前就想好选自己了?

良久,曾莉缓缓开口:“都是你画的?”

杨灵越估摸着曾莉基本定了下来,便说:

“是,这个本子是年初我参加艺考时的命题故事,开始的女主轮廓还很模糊,后来看了你演的《理发师》,发现你挺合适的,现在见了你,就更觉合适了。”

曾莉浅笑了一下:“是吗?那我还挺荣幸的。”

杨灵越笑道:“曾莉姐,怎么说?现在能给我个明确的答复了吗?”

曾莉有些后悔没有带经纪人过来,和一个学生导演谈钱差点没张开口,有些不太自然地说:“能和我说说具体的拍摄计划,当然,还有片酬这些吗?”

杨灵越歉意地说:“怨我,没和你说这些。这样的,在沈阳拍摄,12月1号开机,拍摄周期预计一个星期。预算有限,所以片酬只能给你5万。”

曾莉沉吟三秒,而后平静地说:“没问题。”

内心却有个小人张牙舞爪地狂喊:只拍一个礼拜的话,有点多了啊,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