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不想断更 作品

第62章 花卷传媒团队

于俐摇摇头,娇憨地说:“才不是,这是房子,咱俩的家在龙城,在学府街。本文搜:断青丝小说 免费阅读”

杨灵越拍了拍于俐的后背。

“嗯,你说的对。给你准备礼物了,我去拿。”

还是昨天请家政打扫完,放在这儿的,之前房子的所有家具都被清空了,空空荡荡的。

窗台上放着一块宝珀,就是那天杨灵越出门买的一块儿表。

杨灵越一边给于俐戴上手表,一边说:“你以后是代我做事,难免要接人待物,穿戴这些还是讲究些比较好,表给你了,其他你好好置办。”

于俐并没有细看,只是点点头:“嗯,听你的。”

“这块表叫月亮美人,很配你。”

“你给我的,我都喜欢。”

随后于俐看了看房子,没说什么满意或者不满意的话,对她来说,这些都不重要。

房子的位置她很满意。

“先买张床,其他我慢慢添置,现在主要还是忙公司那边。”

杨灵越摸了摸对方的脸蛋说:

“千头万绪,不要心急,要是忙的劳心伤神,变的憔悴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于俐颇为调皮地说:“知道的,你说的嘛,要做一个有良心的资本家。雇一千个人,每人挣一百个,是十万;雇一万个人,每个人挣五十就是五十万了。”

“对了,我妈说你人特别好,怎么哄人家来着?”

杨灵越说的是,于俐找他妈妈刘青娜取身份证办公司手续的事儿,毕竟花卷公司目前的股东只有刘青娜一个人。

于俐忍俊不禁地说:“或许是我叫她娜姐的原因?哈哈。”

“占我便宜啊你。”

于俐颇为魅惑地笑着说:“咱们各论各的,你叫我阿姨,我喊你哥哥嘛。”

杨灵越若有所感地说:“我还是喜欢叫你于老师。”

随后两人腻腻歪歪,慢慢腾腾地盘点记录了需要置办的东西,有了两次的经验,倒也轻车熟路,也知道在哪里买。

张芸这边也干的热火朝天,一边和行政沟通对接装修采购事宜,一边和人事沟通安排员工的食宿问题。

如同杨灵越说的一样,千头万绪,但需事无巨细。

好在己不是初创公司,人们己然一起共事了一个多月,倒也乱中有序,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事情做。

中午的时候,杨灵越和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见面,一块儿吃了个饭。

人们也见到了这位年轻的幕后老板,都不是愣头青,没有因为杨灵越的年纪就展露什么轻视,因为都知道,指着谁吃饭。

在一定范围内,和拥有绝对权利的人当面呲牙,绝大多数是脑残,只存在于脑残的影视剧中。当然也有干脆躺平的。

“虽然目前只有一项经纪歌手业务,但公司属性是传媒而非唱片,注定是要全面发展的。

等到数字时代到来,影视会成为主要业务,这点你们心中要有数。

在这之前,就是锻炼队伍,积蓄力量,闷声发大财。

我也不是吃独食的人,也不开空头支票,股权激励计划下个月张总就会和大家公布。这也并不会意味着公司就是大锅饭,大家各凭本事。

希望大家能一起携手走下去。”

杨灵越一番话,指明了现阶段的战略目标和路线,同时也画好了热乎乎的大饼。

听到杨灵越提及股权激励,众人惊诧中透着兴奋,初创公司就搞这个?

张芸和于俐同时给众人了一个肯定的眼神后,众人只剩下了兴奋,就连淡定异常的财务李建手都抖了一下。

杨灵越确实不开空头支票,但能不能拿到,各凭本事。

有人会不理解,就如同曾经有位姓戴的对着一个光头说:“就这么凭白无辜把位置送给外人?”

光头采纳了,然后他底下的人就开始出工不出力了,当然这是一方面原因,光头的能力很差也是一方面。

杨灵越现在的能力也不说多强,说和做是两码事,他很有自知之明。

不谈这些,他特么是甩手掌柜,想要事业向前,除了方向,那就是具体执行人的人得把公司的事儿当成自个儿的事儿。

空口白牙,别人纳头就拜,杨灵越自问既没有先贤的魅力,也没有脑残小说中主人公的王八之气。

能做的,就是学习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合伙人制及刘邦,而不是学朱元璋,毕竟古今中外的全能型人才,有几个比得过朱元璋啊。

至于战术层面更细的东西,私下对于俐说的,那是要尝试总结的,毕竟他没有实操过。

下午的时候,一楼的办公桌和电脑己经就位,等到下周一就能正式开工,当然是一边装修一边开工。

目前十首歌己经全部录制完成,剩下就是开始上传,打榜,推广,以及制作mv。

现在的mv大多数都是矫揉造作、悲春伤秋的风格,场景简单,人物简单,没有故事。

这活儿随便一个学导演的都能干,一些刚毕业或者

大三没活儿干的学长学姐们多的是,一抓一大把。

当然也会让王子昭他们去尝试上手,毕竟己经跟了杨灵越两部片子。

公司目前在职员工34人,包含歌手4人,编曲团队5人,经纪人就是张芸亲自担任;

杨灵越最重视的推广运营部门15人,还会继续招,负责人是于俐,副手是陈湘,三十五岁的中年男人。

行政人事6人,负责人叫刘宏,三十岁,很干练的一个女人。挖来的,之前是一家培训公司的讲师,类似“听懂掌声”那种;

财务4人,负责人叫李建,三十八岁,不苟言笑的中年眼镜男,也是挖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