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知女莫若母
第72章 知女莫若母
“哟哟哟,还能的很,抚养费?”
“你们两口子该不会是去了趟县城,脑子被城里人的屎糊了,多高级啊,又是离婚又是抚养费的,我看你们是要上天啊。”
“你等着,过几天,我也带一帮子人上门要孩子,高家的子孙,怎么能流落在外。”
“一群坏怂,”高尚指着赵从雪骂道,“要不是你怂恿着任翠婷天天回娘家,现在事情也不会闹成这样……”
“难道不是因为你们对婷婷不好,觉得我们家的人脾气好怕事儿?”
任中易站了起来指着他道,“你就算把孩子抱回去了,下次我就直接把驴卖了换钱,反正你来了,驴没在,你也没证据,就算报了警闹到公安局去,也查无对证。”
“既然你们不做人,那我也可以暂时脱了人皮,学你当回狗。”
任中易说这话的时候还带着笑,气得高尚站在外面大吼,“把驴圈门打开,不然我就把你们家的门拆了!”
任中易看向老三,“去开门。”
老三跟老四跑了出去。
不多时,高家父子拉着驴回去了。
家里恢复了清净,老四坐在台阶上笑得直不起腰来。
“哈哈哈哈,太解气了,没想到咱爸如今嘴皮子这么利索,难怪芳芳说爸爸你去哪儿进修过。”
任中易笑不出来,拿着旱烟袋揉了揉,“高家这一家子拎不出来一个人,人还不如毛驴。”
老四不笑了,“是啊,他们一听咱们要动人家的毛驴,乖乖儿的走了,人都不骂了,驴是他爹还是他妈。”
“我觉得挺好,反正我早就说过了,他们对家里的畜生都比对我好。之前大公鸡啄孩子,我吓唬着踢了两脚,还没踢着就被娃奶奶骂了一个小时,好像我动了人家的小祖宗。”
任翠婷站在南屋门口,她已经能够很平静的说出这话了。
“我之前不敢想离婚这回事,咱们都是乡下人,离婚那是城里人赶时髦,人家也有底气。现在被你们说的,我真的想离婚,不想在高家过日子了。”
任中易拿着吐了两口烟,“高家那种人,不好离,人家宁可拖着也不会离婚。”
“拖着也行,我又不是着急改嫁,只要不回高家去,我怎么都行。”任翠婷一想到孩子就揪心,“我就是怕他们下次会把孩子抱走。”
任中易看向赵从雪,意思是由她来说。
赵从雪会意,“这个好办,明天我们带你去县里,给你找个地方先住着。”
老四好奇,“去哪儿找地方,咱们在县城还有亲戚?对了,听说爸妈之前去县里一趟,你们俩去干啥了?”
任中易看向老四,“买东西去了。”
“买啥东西去了,怎么没听说哪些东西是去县里买的,”老四一脸狐疑,“而且,你们两个去办的事儿肯定不小,我连个奶糖都没见到。”
老四不好糊弄,任中易打算跟他说实话。
“不要跟老大和老二说,我们买了个院子,打算带你大姐去那儿住着。”
任中易平静的看着老四跟老三,语气波澜不惊。
“你们几个也别惦记,那院子我没打算给你们几个分,将来老了我们俩卖了当养老钱,不指望你们几个养老,你们也别惦记我们俩的血汗钱。”
“时代不一样了,从老大身上就能看出来,我们的脑子也该转一转,不能把东西都分给孩子们。你们谁都不用留下来照顾我跟你妈,我们俩自个儿会照顾好自己,生活不能自理了,可以花钱找保姆,儿女靠不住。”
赵从雪惊讶的看着任中易,他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他把她想说的话都说了。
“我又没惦记你的东西,你也说了,时代不一样了,我们这么年轻,就该去外面闯荡,哪有天天盯着你们手里的那点东西转的。我才不会像大哥那样没出息,就知道分家分家,将来我要去闯荡,麻烦你给我点路费,不混出个人样来,我不回来。”
老四抱着胳膊,对父亲这话很不服气,显得他多没用似的。
“有志气挺好,但看你大手大脚的,见去外面能吃得了苦?”任中易慢声慢气,“不是我打击你,看你的样子,就知道你出门坚持不了几天。想去也等几年,书都读不好,还赚啥钱。”
老四哼哼了两声,去了院子外面。
老三去厨房烧热水,准备洗衣服。
芳芳没睡醒,继续回屋睡觉。
婷婷跟着赵从雪去了西屋,只有在母亲面前,她会觉得放松。
赵从雪知道,婷婷心里不踏实,担心他们反悔。
“你放心睡觉去,休息好,明天随我们去县城。”
“可我的东西都在高家,衣服鞋子啥的。”任翠婷想到自己啥也没有,以后还是父母的拖累,心里有些难受。
“能有啥东西,去县里给你买新的,等孩子大点了,你可以在街上摆摊,买点吃的,玩的,免得你心里不踏实。”
任翠婷用力点头,“行啊,我可以卖馒头,卖凉粉,压面也行。”
她听说了,城里人忙忙碌碌,懒得回家擀面,都去压面的铺子里买现成的面条。
刚结婚的那会儿,她跟着高云宝去过县里,见过压面的铺子,里面还卖馒头卖点心。
反正只要她不闲着,总能混口饭吃。
她打心底感谢如今的父母,觉得跟做梦一样。
若是从前,她根本不敢想。
父母重男轻女了半辈子,刚结婚半年,她就发现了什么叫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
她要尽快想出赚钱的办法,做小孩的鞋子也能卖钱,早点攒下钱,若是爸妈不让她住在县里的院子,她也能租个房子住。
想到这些,她就心跳加速,情绪高涨。
从小到大,她从没这么完完全全为自己计划过。
从前,她一直以为女子嫁了人,就要依靠男人。
种夫家的地,为夫家干活养孩子,受夫家的气。
从没想过,原来为了孩子,她能这么敢想敢做。
底气来自父母的支持,所以她跟在母亲身后,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知女莫若母,赵从雪怎么会看不出她的心思。
“给你艾灸一下膝盖,我就去山里。”赵从雪语气温和,“别想那么多,我们现在不怕得罪哪个儿子,你随意些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