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好像找到了自己的精准客户
“周老弟,我…我没眼花吧?”
金勇胜使劲在大腿上拧了两把,哆哆嗦嗦伸出手接过那株人参。搜索: 今晚吃鸡 本文免费阅读
寻常人参有两指粗细己经是非常难得了,而周勤今天拿来的这一株,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参王!
像这种小孩胳膊粗细的人参,金勇胜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见。
无论是色泽、参须,还是根茎的饱满程度,都堪称完美!
“你看这株人参,能值多少钱?”周勤笑眯眯端起茶杯问道。
金勇胜不停地吞咽口水,兴奋道:“周老弟,这株人参我出两万!”
“行,算上那几十斤的丹参一起卖你,我摩托车的事你可别忘了。”
“没问题,我给你带两辆回来。”
这么一株小孩手臂粗细的人参,转手卖给南方那些富商,金勇胜绝对能赚个盆满钵满。
两辆摩托车买二手的,差不多两千多,好的摩托车在这个年代很贵。
如果金勇胜白送,肯定不舍得送给周勤好摩托车。
但是也无所谓,只要有一台代步工具就行,周勤并不强求太好的。
爽快结了账,金勇胜小心翼翼将那株人参放在一个精美的木盒子里。
随后又激动地抓住周勤的手,满脸感慨道:“老弟啊,有时候我都怀疑林子里的山神爷是你家亲戚…”
离开金勇胜这座小院,周勤揣着两万三千多块钱去了县城。
这两天燕春楼搞饥饿营销果然取得不错的效果,上午正值饭点时间,一楼几乎坐满了人。
几个跑堂伙计累得满头大汗,周顺则是笑着站在柜台后面数着钞票。
“老三,你总算是来了。”
见周勤现身,周顺连忙将钞票放在抽屉内,给他打开账本。
“咋了二哥,酒楼的生意不是挺好吗?”
“生意是不错,但大家都嚷嚷着要吃特色菜,鹿肉和狍子都快卖光了,熊掌去哪买我还不知道呢。”
周勤翻了翻账本,脸上一片震惊。
“单单是订金,你就收了五百块?”
“嗯,都排到三天以后了,这两天的利润虽然比之前多了不少,可惜食材紧缺,顾客都开始抱怨了。”
“这个不着急,我己经跟潘刚谈好了,你下午找辆牛车他们林场一趟,拉点新鲜的鹿肉狍子肉回来。”
周勤点出一千块钱交给他,又去后院厨房逛了一圈。
现在燕春楼的生意是不错,利润也上去了,每天除掉本钱还能挣个几百块,但这还远远没有达到周勤的预期。
晚上关了店,周勤拎着瓶鹿血酒在柜台后面坐下,随手翻开几页账本,满脑子想的都是多赚钱。
“老三,你苦着个脸想啥呢?”
咱们燕春楼就这么大,就算每天坐满顾客,也就才赚个几百块,实在太少了。”
周顺撇了撇嘴,拉开抽屉继续数钱。
“每天两三百,不到半年咱们就把本钱收回来了,这还少?”
这可是七十年代,县城厂里的工人,每月工资也就二十多块。
经常来燕春楼高消费的,毕竟是少数。
在周顺看来每月挣个几千块,己经非常满足了。
“这样不行,咱们燕春楼既然要走高端路线,接待的就应该是上流人士,以后低于十块的菜,咱不卖了。”
“啥玩意?老二你疯了吧?”周顺愣在原地,脑子有点发懵。
在这么一座小县城,谁能每顿饭花个几十块?
“二哥,你就听我的吧,明天我重新去做菜单,咱们不能靠普通百姓发财,要赚钱就得盯上那些商人。”
“咱们这儿有多少商人?饭菜定价太高,顾客肯定不答应。”
周勤眼睛微微眯起,嘴角泛起一抹笑意。
“县里的顾客不答应,那咱们就去市里找。”
“疯了,老三你绝对是疯了,市里有钱的老板是很多,但大饭店也有不少,人家凭啥来咱们燕春楼吃饭?”
“凭咱们这里的菜味道好,属于国宴级别,而且物超所值。”
……
第二天早上西点多,周勤把熟睡的周顺从被窝里拽出,带着他去了三县大集。
哥俩运气还不错,遇到东柳县一个叫任飞鹏的猎户,从他手上买来十多只熊掌。
“小兄弟,你买这么多熊掌,开酒楼的?”
任飞鹏三十五六岁的年纪,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眼神非常犀利。
“是的,我是石川县燕春楼的老板。”
周勤冲他笑了笑,继续问道:“老哥,你哪来这么多熊掌?”
“都是在林子里打的,如果兄弟以后想要,尽管来鬼市找我就行。”
熊掌这东西可不多见,而且价钱不便宜,普通人根本买不起。
一些饭店的老板虽然也收,但他们饭店不像燕春楼那样走高端路线,接待的都是普通客人,个把月也不见得能卖出去一只熊掌。
所以任飞鹏就
经常来鬼市碰碰运气,像周勤这种一口气买十多只熊掌的老板,他今天是第一次遇到。
“哈哈,老哥你如果还有熊掌,首接送我们燕春楼就行,还是一百块一个,有多少我要多少,就怕你供不上货啊。”
任飞鹏咧嘴笑道:“如果我都供不上货,那在咱们龙川市六个县里面,就没人有熊掌了。”
“那成,只要你有就行。”
大集上还有飞龙,虽然个头不大,周勤也买了几只。
等回到燕春楼,天己经大亮了。
上午九点多,护林队的几人赶着三架牛车过来了,给燕春楼送来三百斤鹿肉、五十斤鹿血。
牛羊肉加在一起也有七八百斤,还有不少蔬菜和两头处理干净的野猪。
周勤请他们在路边吃了早餐,之后又去找人重新做菜单,并且在燕春楼门口的石牌上写下一句话。
“从今日起,本店最低消费三十块,若需要本店特色菜,烦请大家提前预约!”
时间一晃而过,大半个月之后,金勇胜从南方回来了。
不仅给周勤带来两辆摩托车,还抱来一台黑白电视机。
这玩意在七十年代都是稀罕物,据金勇胜说,整个县城都不会超过三十台。
周勤心中一动,摸着下巴小声嘟囔道:“也就是说,能买电视机的人,都是不差钱的大老板?”
“那是当然了,一台电视机起码上千块钱呢,好得都要几千块,比如小日本生产的那些高端电视机。”
“呵呵,我有办法了,如果咱们全市有电视机的,都来燕春楼吃饭,肯定很舍得花钱。”
周顺闻言,打岔道:“老三,你就别做白日梦了,燕春楼在咱们县的名气很大,外地人知道的却不多,你怎么把他们叫来吃饭?”
“当然是去电视台打广告啊。”
周勤微微一笑,这些家里有电视机的人,不就是自己的精准客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