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女排比赛
李芳芳满脸无奈,气呼呼地走进徐茉莉家,喊道:“小北,回家吃饭喽。”
王小北笑嘻嘻地看着妈妈,撒娇道:“好,妈,看完这集嘛。”
徐茉莉连忙起身,热情地迎上去:“芳芳,来找孩子啊,快坐。”
李芳芳苦笑着说:“茉莉在家啊,对呀,家里饭都做好半天了,这孩子,天天往你家跑来看电视,都不知道回家吃饭。”
徐茉莉笑着摆摆手,说道:“没事,小孩子都爱看电视,喜欢就过来看,没关系的。”
两人站在一旁寒暄着,可孩子们依旧沉浸在动画片的精彩剧情里,对大人们的交谈充耳不闻。
李芳芳实在等不及了,走上前去,伸手想拉王小北回家。
王小北不情不愿地挣扎着,可最终还是被妈妈强行拉走了,徐茉莉看着这一幕,觉得好笑。
过了一会儿,林致远下班回家了。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开始享用晚餐,餐桌上荤素搭配,十分丰盛。
林睿泽从读幼儿园开始就己经学会自己吃饭了,只见他吃得津津有味,小小的脸上满是满足,而女儿林乐怡则坐在徐茉莉的怀里,乖巧地吃着妈妈喂的饭。
晚饭后,暖黄的灯光温柔地洒在客厅,一家人围坐在那台彩色电视机前,满心期待着女排比赛。
此时,国内正处于经济开放初期,前路虽满是未知与挑战,人们心中多少有些迷茫,而女排姑娘们在赛场上的每一次冲锋陷阵,都像是为大家点亮了一盏希望之灯,“学习女排,振兴华夏”的口号喊出了无数人的心声,女排精神更是化作了民族精神的象征,鼓舞着每一个人投身于国家建设的征程。
比赛开始,电视屏幕里,女排队员们身姿矫健,在赛场上全力奔跑、跳跃,汗水湿透了她们的衣衫,却浇不灭眼中炽热的斗志。
每一个精彩的扣球,力量感十足,带着破竹之势;每一次顽强的救球,又尽显坚韧不拔,让人忍不住为之动容。
林睿泽兴奋得小脸通红,小拳头在空中不停地挥舞,扯着嗓子为女排队员加油助威,那稚嫩却又充满力量的声音,仿佛要冲破屋顶。
林致远脸上也难掩激动之色,身体微微前倾,眼睛紧紧盯着屏幕,还不时侧过头,和徐茉莉交流着对比赛的看法,话语中满是对女排的赞赏与期待。
徐茉莉看着电视里的女排姑娘,眼中满是欣赏!
她清楚比赛的结果,可每一次观看,内心依旧会被深深触动。
“女排肯定能赢,你看这些姑娘们多优秀,她们凭借出色的团队配合和坚韧的心理素质,什么强劲的对手都能战胜,这就是咱们国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啊!”她感慨地说道。
林致远深以为然,重重地点点头,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屏幕。
最近,身边的人谈论最多的就是女排比赛。
马上,女排就要打进决赛了,大家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都是女排能不能拿下5连冠。
尽管决赛转播在凌晨,可依旧有无数人翘首以盼。
只是很多人家没有电视,只能守着广播、翻着报纸,焦急地等待比赛消息。
徐茉莉他们家属楼这边,只有几家人有电视。
林致远夫妻一合计,决定决赛那天把电视搬到楼下,大家一起看。
这个年代电视信号不好,得把天线搭在楼顶才能收到信号。
决赛当天,几个男同志早早地就忙活起来,把天线架得稳稳当当,又搬了张桌子放在楼下大坪上。
周围的人得知消息,也早早吃完晚饭,拿着椅子、凳子来到楼下的大坪,一边乘凉,一边热切地讨论着比赛,满心期待着即将到来的精彩对决。
林致远平日里作息规律,很少熬夜,可今天为了这场决赛,也难得地熬起了夜。
比赛终于开始,解说员激情澎湃的声音从电视里传出,每一个字都像是带着魔力,点燃了现场的气氛。
每当国家队得分,大家都会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好哎!”的声音此起彼伏,响彻夜空。
看得懂比赛的人,紧张地分析着局势,为每一个好球欢呼。
看不懂的人,见没进球,也会着急地骂骂咧咧,把不满都撒在对手身上。
“姑娘们,加油啊!”
“顶住啊,姑娘们!”
“打回去,打回去!”
一声声呐喊饱含着大家的期望与热情,徐茉莉也被这热烈的氛围深深感染,目光灼灼地盯着电视屏幕,双手不自觉地握紧,心里默默希望女排再赢一球。
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比分胶着,来来回回地拉锯,每一个球都扣人心弦,所有人都悬着一颗心,大气都不敢出。
突然,电视上女排姑娘高高跃起,一个凌厉的扣球,力量十足
对方队员急忙跃起拦球,可球还是擦着指尖,落出了界外。
“赢了!”
“我们赢了!”
短暂的寂静后,全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大家激动得站起身,和旁边的人紧紧抱在一起,欢呼、呐喊,尽情释放着
内心的喜悦。
林致远也兴奋不己,一把抱住徐茉莉,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中满是自豪。
孩子早就睡着了,而看完比赛的人们,实在熬不住困意,搬完东西便匆匆回家睡觉了。
女排五连冠的消息如旋风般席卷而来,电视、广播、报纸上全是女排的报道,大街小巷都在传颂着她们的辉煌。
徐茉莉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绝佳的商机,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让人拉上庆祝女排胜利的横幅,摆上自家公司的产品,邀请过往的人免费试吃。
这一招蹭热度打广告,效果显著,免费送零食加上普天同庆的氛围,让产品迅速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知名度大幅提升。
徐茉莉坐在办公室里,认真地看着文件。
突然,杨厂长急匆匆地推门进来,神色慌张:“徐总,不好了,市面上出现了一款新的方便面品牌!”
徐茉莉闻言,放下手中的文件,抬头看向杨厂长,面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她迅速调整情绪,安抚道:“杨厂长,别急,对方的产品有吗?”
杨厂长赶忙把手里的方便面放在桌子上,徐茉莉拿起来仔细端详,只见对方的包装和自家的“徐师傅方便面”极为相似,名字更是只差一个字,叫“余师傅方便面”,相似度高达80%,简首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徐茉莉皱了皱眉,接着问:“口味怎么样,尝过吗?”
杨厂长摇摇头:“还没有。”
徐茉莉站起身,果断地说:“走,去研发部尝尝看。”
来到研发部,徐茉莉让人泡好那包“余师傅泡面”,大家围坐在一起,静静地等待着。
泡好后,徐茉莉率先尝了一口,一入口,她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
这面的口感和自家产品相差甚远,不够香,不够脆,面饼软塌塌的没什么嚼劲,调料包的味道也寡淡无味,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管理层的人尝过之后,也都放下心来。
徐茉莉深知,在这竞争激烈的商场,有竞争对手是迟早的事。
方便面看似简单,可其中的配方却有着大学问,不知道配方的人,根本掌握不了生产的关键。她立刻下令,要加强对配方的保密工作,严防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