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霜s 作品

第171章 徐师傅方便面

新厂的奠基仪式如期举行。

现场彩旗飘扬,礼炮齐鸣,领导们站在台上致辞,台下记者的闪光灯不停闪烁。

徐茉莉站在奠基台上,望着眼前这片即将崛起的土地,心中感慨万千:“这只是个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但我不会害怕 。”

两个月后,厂房顺利建成。

接下来就等海城第一机械厂定制的泡面生产机器了。

徐茉莉每天都要打几个电话催进度:“您好,我是徐氏食品厂的徐茉莉,我们定制的机器能不能再加快点进度呀?我们这边着急投入生产呢……”机械厂的负责人被她的执着打动,加班加点,提前半个月就完成了生产。

机器由货车运送过来,在路上颠簸了西五天终于抵达。

随行的工程师一下车,就立刻把机器安装上,并且行调试。

原材料徐茉莉早就准备好了,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和配比,他们做出了和前世口味不相上下的方便面。

“来,大家尝尝这个新口味,看看怎么样。”

徐茉莉把泡好的泡面端给员工们,大家尝过后,纷纷竖起大拇指:“太好吃了!徐总,这个肯定能大卖!”

就这样,徐氏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响亮的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宣告着它的诞生。

公司旗下坐拥两家工厂,一家是徐氏食品厂,另一家便是徐师傅食品厂。

这徐师傅食品厂,它的主打产品“徐师傅”方便面,名字简单好记,就像邻家亲切的大叔名号,与人毫无距离感。

“就叫这个名字,简单首接,大家一听就能记住!”

徐茉莉拍板决定,眼神里透着自信与果敢。

“加上咱们这方便面的好口感,我相信,肯定能大卖!”一旁的团队成员纷纷点头,对她的决策表示认同。

产品有了,接下来就是销售渠道了,徐茉莉招聘了十几位销售员,让他们去各个地区的供销社谈合作。

供销社的国营单位,他们有统一的供货渠道,只要总局同意了,就能在下属的供销社铺货,销售渠道打通了,他们的产品就能卖出去。

他们‘徐师傅方便面’口味好,是国内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新型速食食品,再加上他们公司跟供销社谈的是方便面卖的越多,进价越优惠,所以徐师傅方便面很快就摆放到了各个供销社里。

果不其然,徐师傅方便面一经上市,就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那独特的美味、便捷的食用方式以及便于携带的特点,让它迅速成为市场新宠。

一时间,各大供销社和百货商场里都有‘徐师傅方便面’的身影,吃过的孩子们更是将其视为珍馐,而出门在外的人也把它当作外出必备食品。

“妈,我要吃徐师傅方便面!”一个小男孩拉着妈妈的手,眼巴巴地望着货架上的方便面说道。

母亲看着众人拥挤争相购买的样子,笑着摸摸孩子的头,“好好好,给你买。”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各地上演着。

订单雪片般飞来,工厂的生产线上一片繁忙景象,机器昼夜轰鸣,工人们三班倒地忙碌着。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工厂开始大规模招聘员工。

周边村子里的人得知这个消息,纷纷赶来应聘。

“听说徐氏食品公司工资高,伙食还好呢!”一个年轻小伙兴奋地对同伴说。

“真的吗?那可得赶紧去试试,要是能进去,可就太好了!”同伴眼中满是期待。

徐茉莉每天都被工厂的事务填得满满当当,从生产调度到人员管理,每一个环节她都亲力亲为。

经过一段时间的忙碌与磨合,工厂的生产逐渐步入正轨,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转眼间,又到了一年的尾声,年关将至。

徐茉莉难得抽出时间,拉着林致远上街买年货,说是买年货,其实也是想忙里偷闲,陪陪老公和孩子。

林致远抱着女儿林乐怡,小家伙靠在爸爸怀里,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徐茉莉则牵着儿子林睿泽,小家伙像只调皮的小猴子,一会儿嚷着:“妈妈,我要糖葫芦!”一会儿又喊:“我想吃爆米花!”

“慢点跑,别摔着!”徐茉莉一边叮嘱,一边紧紧拉住林睿泽的手。

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到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氛围,自行车穿梭在马路上,街上的人或多或少都手里提着东西。

林家的两个孩子养得白白胖胖,身上穿着款式时兴的新衣服,没有一丝补丁,走在街上格外引人注目。

一家人在热闹的街道上穿梭,买了些孩子们爱吃的零食。

中午,他们一家人来到国营饭店,点上几道招牌菜,享受着温馨的午餐时光。

饭后,带孩子又去公园逛了一圈,看着孩子们在公园里嬉笑玩耍,徐茉莉和林致远相视一笑,满是幸福。

回到家,林乐怡己经在爸爸的怀里睡着了,小脸粉扑扑的,十分可爱。

林睿泽却还精神奕奕,摆弄着自己刚买的小玩具。

徐茉莉在家陪了孩子们几天,可工厂那边还有许多事务等着她,她又回到厂里,忙着对账,还要为年底给员工准备年货的事情操心。

此时,徐氏食品公司旗下己经有200多名员工,每个月的工资支出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李红梅依旧在食品厂坚守岗位,而方便面厂新招聘了许多员工。

为了招揽人才,徐茉莉亲自跑到大学里招聘,好不容易才招到几个充满想法和干劲的年轻人。

财务人员方面,她聘请了经验丰富的白英和几个大学生;

厂长则是把杨厂长从食品厂调过来,食品厂那边的厂长由车间里李主任接任。

徐茉莉坐在办公室里,翻阅着财务报表,眉头微微皱起,忍不住叹息:“搞事业可真不容易啊,虽说现在订单不断,但资金压力还是很大。”

好在这两年政府给予了优惠政策,不然工厂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不过,徐茉莉坚信,只要工厂稳步发展,盈利只是时间问题。她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