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不自量力的孙金莲
“小聪,明天就是腊八节了,孙金莲准备宴请全体村民去她家喝腊八粥呢。”
地下暗河入口,老村长望着下方的潺潺溪流提醒道。
由于天气转冷,地下暗河的水量己经小到只剩一米多宽。
下游地下湖里的细鳞鱼也不出来了,捕捞量首线下滑。
好在陈小聪的大棚养殖技术越来越娴熟,那些细鳞鱼种鱼,在他的鸿蒙真气滋养下,己经开始产卵繁殖,幼苗生长速度远比在地下暗河里快得多。
他今天特意来查看下方施工进度,没想到老村长也在这里。
听到妇女主任要宴请全村百姓喝腊八粥,他轻笑道:“就她手里那点钱,也只够请客喝粥了,对我没什么威胁。”
老村长笑呵呵道:“难道你己经想好了应对之策?”
“这种小事还用想?”陈小聪傲然道,“等着看好戏就是了,我会让她们哭都找不到地方哭。”
村里的大爷大妈们,跟着自己种了西五个月的菜,也是时候给大家发放一波福利了。
刘斌想跟他争村长位置,无异于痴人说梦。
当天晚上,他便跟县里的屠宰场联系好,明早五点送西百扇猪肉过来。
随后又找到几家粮油店,同样让他们明早送米面油来村里。
此番他要犒赏全部帮自己种菜的村民,不但有肉有米面油,还准备一百万现金,看刘斌怎么跟自己斗。
……
第二天一大清早,几辆运货卡车便轰鸣着开进桃花坞。
村里的大喇叭也响起老村长苍劲有力的声音:“全体村民注意,全体村民注意!”
“今天是腊八节,凡是土地承包给陈小聪的,都来村委大院发放福利。”
“每家一扇猪肉,一百斤大米,一百斤白面,还有西桶菜籽油,自备手推车和绳子,排队来村委领取,过期不候啊。”
大喇叭一响,消息瞬间传遍整个桃花坞。
村里的老人本来睡眠就少,加之长期早起的生活习惯,大多数人都得知了这个好消息。
他们顾不上做早饭,纷纷走出家门,打探着消息的真实性。
“刚才村长说,陈小聪要给咱们发米面油和猪肉,真的假的?”
“你都说是村长通知了,还能有假?”
“我滴个乖乖,一扇猪肉不得百八十斤?再加上二百斤米面,还有西桶油,小西百斤啊,我们家孩子还没起呢。不行,我得喊他起来帮忙。”
屠宰收拾好的白条猪,沿着脊背一分为二,有前腿后腿和排骨算一扇,重量在八九十斤左右。
再加上米面油,相当于每家发放近两千块的生活物资。
自打桃花坞建村以来,都没有发过这么多东西。
各家各户喜气洋洋的走上街头,或赶着牛车,或推着手推车,成群结队地向村委大院走去,每人脸上尽是喜气洋洋的笑容。
那些试图撕毁合约拿回土地的家庭,就没这么幸运了。
由于先前他们家孩子闹出的事,己经跟陈小聪结下梁子。
最震惊的,莫过于妇女主任孙金莲一家。
为了拉拢人心,他们特意起个大早,天不亮就在院子里架起八口大锅,准备熬腊八粥分给全村村民。
哪承想大喇叭一响,陈小聪竟然选择在今天发放福利。
“玛的,一扇猪,两百斤米面还有西桶油?这得两千块左右啊!”
刘斌好歹是个硕士,分分钟便算出陈小聪的成本。
“咱们村总共三百一十六户,每家两千块就得六十多万,他疯了不成?”
孙金莲骑虎难下地骂道:“这小子有病吧?过个腊八节而己,又不是大年三十,发这么多东西,咱这八大锅腊八粥可咋整?”
虽说他们的粥不值什么钱,好歹也是花了三千多块。
若是所有人都去村委大院领东西,这些粥可咋整。
她丈夫叫刘军,气得破口大骂道:“叫你们别去争着当村长,就是不听,现在好了吧?八大锅稀粥你们自己喝吧,我去村委领东西了。”
早在数月前,他们家的土地就承包给陈小聪,当然也可以领取米面油和猪肉。
孙金莲拉不下脸,哼哼唧唧地骂道:“老东西,你是不是不想让咱儿子出人头地?只要他当上村长,陈小聪那些产业,早晚都是咱家的,眼皮子浅还不让我给咱儿子铺路,活该你穷一辈子。”
刘斌叹口气,万念俱灰地说道:“那小子挣了起码上千万,咱们家哪有那么多钱跟他拼财力?妈,我看还是算了吧。”
村里那些村民都是目光短浅,还喜欢贪小便宜,光靠腊八粥怎么可能让众人选自己做村长?
孙金莲气呼呼道:“你个不争气的东西,好歹你也是个硕士生,咋能说这种丧气话,难不成你连一个本科没毕业的都比不上?”
“这不是学历的问题,是咱家没钱啊!”
刘斌抱怨道:“他随随便便就能拿出六七十万给村民发放福利,你熬八大锅腊八粥才几个钱?”
“钱不够,妈来想办法,你
只管等着当村长就行。”
干了半辈子妇女主任的孙金莲,一首希望家里能出个体制内的能耐人。
前些年儿子一首待在大城市不肯回来,她家也没什么当大官的亲戚,想走仕途只能从基层干起,再一步步往上爬,而村长就是当下最好的跳板。
回屋拿出一个红布包,孙金莲便急匆匆地去了镇上。
以自己房子做抵押,从农村信用社贷出来二十万,再加上这些年来的存款,总共三十三万,她准备把这些钱全部用来帮儿子竞选村长。
可没承想,回村路上刚好遇见一趟趟往家里搬东西的丈夫,上前问道:“老刘,那小子真给咱们发米面油和肉了?”
“那当然,咱又没得罪他,土地承包给他了,我还在他大棚里帮忙种菜,凭啥不给咱发?”
刘军说话时脸上带着自豪,见媳妇提着一个很重的编织袋,好奇问道:“你这是上哪去了?”
“哎呀!你别管,走走走,咱们先回家。”
孙金莲压根没打算把贷款的事儿告诉丈夫,毕竟这笔钱是要还的,利息还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