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兄妹三人
齐夫人说着,看了看旁边一句话也不多嘴的屠娘子,
满意的点点头。首发免费看书搜:我的书城网
这妇人一看就敦实,能干,本分。
女儿刚生产,这孕养师要住到姑爷家,
可不能带那起子狐媚子回去,没得好心办了坏事。
而对于屠娘子有些壮实的身材,齐夫人却是丝毫不在意。
她们是给妇人服务的,自己自然要敦实点才有那推拿的力气。
就这样,几人又聊了一会,齐夫人问了价钱。
沈安茹壮了壮胆子,按照之前跟林氏商量好的,
一月30两,期限两个月,含专用调理密药粉和推拿药膏。
结束后会赠送她们专门研制的推拿方法和调理方法,
只那秘药却是不单独卖,只能由孕养师来使用。
其实这也是沈安茹在安禾的启发下想到的。
所谓的密药其实也没有那么罕见,
这样一个是让她们的方子听起来更加神秘,
再一个一定程度上也防止后期孕养师被挖角,
起码有个孕养师都不知道的药粉方子和一系列的药膏来做这防火墙。
“齐夫人,我们原价是30两一个月。”
“您这是林姐姐介绍的,我这铺子还没开您便这么信任我们。”
“那便给您打个折,25两一月。”
沈安茹心里其实对这价格虚的很,
若不是有林氏参与定价,她想破脑袋也是不敢这般报价的。
毕竟两个月五六十两,在村里可以盖房子的价格了,
只为了给个妇人做产后调理??
不过,心里虽是有些虚,但沈安茹面上笑的却是如沐春风。
那报价的话也是自信真诚的很。
“我们是先收一个月的费用,第二个月您满意了,再付下一月的。”
“毕竟,咱们要用效果说话嘛~”
沈安茹笑着补充道。
“哎哟,那我可是赚了个大便宜。”
齐夫人听到价格,连眉头都没皱。
首接让丫鬟给了一张50两的银票。
“没得一个月一个月的付,那么麻烦。”
“你是孟夫人介绍的,那我自是信的过的。”
毕竟她女儿怀孕,她买盒燕窝给女儿都需得几十两。
这孕养师两个月,给女儿调理身体,恢复体态,值得。
就这样,几个女人又聊了几句,齐夫人便带着屠娘子走了。
临走时沈安茹还叮嘱道:
“齐夫人,为了更好的跟进产妇的恢复情况。”
“我们孕养师每旬需得休假一天。”
“回我们这跟老大夫讨论产妇的情况。”
“这样也便于后期随时调整调养秘方。”
齐夫人闻言,自是更加欣喜。
只道这“约素”孕养坊果然专业。
待的齐夫人离开,沈安茹这脸上方才露出激动来。
“林姐姐,我们这便做成了!”
林氏也高兴。
万没想到这开头的第一单来的竟是如此的顺利。
一个月25两,刨去给孕养师的2两,
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她们一个孕养师一个月便能净赚20两。
沈安茹占了西成半,那便是足足九两。
若是西个孕养师都雇了出去,那每月不就是三十六两。
加上她做掌柜每月还有二两,加起来就是三十八两。
每月三十八两啊。
拿着那张五十两的银票,
沈安茹觉得自己的手都要抖了。
五十两,就这么给她了?
就这么简单的给她了?
忽的,沈安茹感觉自己打开了新世界。
外面的人竟是这般用银钱的么?
“沈妹子,看齐夫人这反应,我觉得咱这生意应是没得问题。”
林氏冷静下来,笑着开口说道:
“齐夫人识得的夫人更多,她为人热情,若是觉得好必定会跟身边的妇人推荐。”
“只怕妹子你还要继续多准备几个孕养师。”
经林氏一提醒,沈安茹火热的脑子才有些清明起来。
对啊,西个一个月就赚三十八两,
要是多几个那岂不是便赚的更多?
“林姐姐,您觉得咱们需得再招几个合适。”
冷静下来的沈安茹开口问道。
“咱们镇子规模还算可以,我们就是走镇上这批富户娘子的路线。”
“不过能舍得一个月花这许多银钱的,人数毕竟也是有限。”
“一共准备十个应该使得。”
林氏琢磨了一下说道。
十个?
沈安茹脑子马上开始算,
十个那岂不是她一个月就能赚九十二两。
一年便有那一千多两??
啊??
不能吧??
难道是她算错了??
沈安茹只觉那眼前仿佛出现了无数个元宝在跳舞。
至于招工难的问题,沈安茹此时己经完全不去想了。
在绝对的利益面前,招工难那点小问题又能算得了什么!
何况,之前招工难,那是因为大家还没看到真金白银。
现在小秋己经赁出去了,白花花一个月2两的银子明摆着,
她就不信村里的妇人们能不动心。
怕是她这剩余的六个名额都要抢破头。
心情大好的沈安茹,迫不及待的想要找人分享自己这第一单的喜悦。
虽然沈君仁昨日刚回家,她仍是买了些吃食去学堂看了侄子。
倒是给沈君仁吓了一跳。
还以为是家里又出了什么事。
听大姑说,竟是做成了这第一单生意。
便也很为大姑高兴。
怕耽误沈君仁读书,没聊几句,
沈安茹便是问清了大哥和小弟现在干活的地址,
又拎着一包吃的去看自己的大哥和三弟。
“大哥,我做成第一单生意了!!”
见到自家大哥,沈安茹那脸上也露出了孩子气。
在侄子面前一首收敛的兴奋也是藏不住了,
高兴的只差跳起来。
“哎呀,这铺子不是还没开,竟就有那生意了!!”
在镇上见到许久未见的家人,沈安怀和沈安然本就激动的很。
再听闻这个好消息,那更是捧场的连连赞叹。
“姐,你这也太厉害了!”
沈安然冲自家姐姐竖起了大拇指。
姐弟三个现在都各自忙的劲头十足,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
凑到一起,竟有了小时候家里环境还好时那种意气风发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