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钧 作品

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汉子也会脸红

沈铁路嘿嘿笑,“我自己一个人习惯了!”

“吁!哦哦!”

一番指挥之后,小毛驴稍微放慢了速度,这才稍微好点。

这个点很多人都喝罢汤了,没有喝汤的,因为天黑,也都窝在自己家里喝,路上基本上没啥人。

两人都不说话,只有毛驴踢踏踢踏的声音,还有拐弯的时候,沈铁路偶尔喊一声,

“吁~哦!”

很快就到了地方,陈木蓝朝沈铁路说了一句,“你等下,我去叫奶奶。”

沈铁路惊讶的问:“这么晚了,还要奶奶去?”

陈木蓝剜了他一眼,“是我奶奶,又不是你奶奶!”

沈铁路讪笑着挠了挠头,“说顺嘴了,我不是故意的,我是说,老人家年纪大了,晚上赶路能受得了吗?”

陈木蓝嗔了他一眼,“你不会赶慢点,到大路上再赶快?”

沈铁路假装求饶,“姑奶奶,我知道啦,你快去吧,我在这等着。”

“我有那么老吗?”

陈木蓝哼了一声,转身朝里面走去,那一瞬间,她的脸竟然神奇的红了,好像被人灌了酒一样。

如果是陈远志在这,肯定会啧啧称奇,女汉子也会脸红,稀奇啊!

看着她虎虎生风的背影,沈铁路似乎都受到了影响,好像全身突然充满了动力,一天的疲劳也在顷刻间烟消云散。

若不是环境不合适,他都想大笑三声了。

陈木蓝回到家里,立刻叫嚷着,“姐,我把沈铁路叫来了,你们快出来。”

石竹又惊又喜,“你还真把他喊来了?他这么好说话?”

陈木蓝得意的一挑眉,“你不看看我是谁,我陈木蓝出马,一个顶俩!”

石竹无语道:“行了,别嘚瑟了,赶快走吧!”

陈木蓝连忙问:“奶奶去吗?”

周腊梅不容置疑道:“我当然要去,不去不放心!”

“那咱赶快走?”

石竹要去搀扶,周腊梅却挥挥手,“我又不是老的不能动弹,搀啥搀!”

这时,小芳提议道:“半夜就凉了,玉竹姐在医院恐怕会冷,不如拿个被子,将就着盖一下?”

周腊梅点点头,“你倒是个细心的,石竹,木蓝,你们把被子褥子都带上,路上还能垫垫。”

“把陈皮的一套拿去吧?”

全家最好的一套被褥就是陈远志盖的,其他人都是旧棉花,不知洗了多少次了。

“行,单子也拿上,铺底下免得弄脏了!”

这时,陈秋梨一手扯着大妞,一手扯着二妞,弱弱的说,“奶奶,我也想去看弟弟!”

大妞和二妞眼睛红红的。

“老外婆,我俩想去看舅舅!”

周腊梅心疼的摸摸这个,摸摸那个,“乖孩子,黑灯瞎火的,路不好走,恁娘还扛着肚子,坐车不安全,知道吗?”

大妞眼里含着泪,“那舅舅他不会死吧?”

周腊梅脸色一变,喃喃的说,“不会的,一定不会的,他答应要给我养老送终的!”

陈秋梨擦了一把眼泪说,“大妞,二妞,咱不去了,在家等着恁舅回来!”

周腊梅叹了口气,“秋梨,不是奶奶不让你去,实在是你的身子……”

陈秋梨勉强笑了笑,“奶奶,我都知道,您也是为我好。”

黑灯瞎火的,山路崎岖不平,万一颠一下,别人可能没事,但是她六七个月的身孕,绝对不是小事。

“你明白就好。”

周腊梅点点头,率先朝外面走去,其余人急忙跟上。

沈铁路见姊妹几个夹着被褥单子,惊的目瞪口呆,“不是,你们这是干啥嘞?搬家啊!”

陈木蓝直来直去,“你知道啥,这是给俺姐俺弟捎的!”

“哦,行!”

沈铁路搭把手把东西放上去,石竹和小芳搀着周腊梅先上车,然后自己也准备上去,突然哎呀一声,“差点忘了,陈皮说要把喊话器捎去。”

陈木蓝惊讶的问:“要喊话器干啥?”

“不知道,他没说,你只管拿着就是。”

陈木蓝怔了怔,“那喊话器是啥?”

石竹也怔住了,“我也不知道,你回去看看,看哪个像就拿哪个!”

这时候还没有喊话器,陈远志一时大意,忘记了详细交代,此时倒是有些为难了。

小芳灵机一动,“四姐,我跟你一起去看看?”

“行,你脑子聪明,说不定能认出来。”

两人回到家里,陈秋梨正和大妞二妞在看小人书,见她们突然返回,不由惊讶的问:“咋又回来了,忘了啥东西?”

“陈皮说要喊话器,我找找。”

陈木蓝找到手电筒,和小芳一起钻进陈远志屋里。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只见里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新奇玩意,两人都说不准什么是喊话器。

不过,小芳确实聪明,她目光大致一扫,心里已经有了猜测,指着其中一个说,“应该是这个。”

陈木蓝茫然不解:“为啥?你咋知道?”

小芳拿起来比划着说,“四姐,你不觉得这个很像喊话的喇叭吗?”

陈木蓝用手电筒照着喊话器看了又看,嘴里喃喃自语,“喇叭……喊话器……哦,我明白了,应该就是它!兄弟媳妇,还是你聪明!”

小芳神色微微一暗,低声说,“现在还不是呢,也不知道陈皮哥他……”

陈木蓝脸色一变,“走,赶快走,不亲眼看到他,我不放心!”

岂止是她不放心,家里所有人都担心的不行。

一路上,几个人都沉默着不说话,沈铁路也不好说话,只能闷着头赶路,只有偶尔需要减速,或者拐弯的时候,挥一挥鞭子,吆喝一声,

“喔吁~”

“吁!”

“咧咧!”

“嘞着!”

慢点!

停下!

右转!

左转!

好在到了汤屋街,就有马路了,小毛驴终于能撒开蹄子狂奔了。

当然,狂奔不可能,车上有老人,要照顾着点。

不过,即便是压着速度,也比山路快很多。

赶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

只是没有表,估约莫就是十点多的样子,大部分人都休息了,只有两个值班的护士,一边值班,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悄悄话。

石竹认识路,倒是不用问护士,直接带着一群人往病房走。

到了门口,石竹抬手敲了敲门,却无人回应。

石竹心里咯噔一下,“怎么会没人,不应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