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3章

材料上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龙山市委班子不团结,市委主要领导在提拔使用干部的时候任人唯亲、凭钱提拨等现象,主要领导与不法商人勾结,任凭污染环境的化工企业长期存在,导致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而得不到根本性的治理等问题。

龙山市是原龙山地区,也就是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贺青松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在两年前才撤地建市的,是省里最年轻的一个地级市。

看到这个材料,孙维平给省纪委书记郑志军打去了电话,将他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郑志军来到孙维平的办公室,看到那封反映材料,脸上没有任何的震惊,轻轻的把材料放下后,说道:“书记,没想到这份材料到您手上了。”

“怎么,你们省纪委也收到过?”孙维平问道。

“怎么,你们省纪委也收到过?”

孙维平听见郑志军的话,问道。

“收到过。”郑志军点头道。

“什么时间收到的?”孙维平继续问道。

“最近三年,每年都有,最近一次是今年上半年。”郑志军说道。

“查了吗?”孙维平反问道。

他预感到省纪委没有调查,如果调查了的话,自己就不会收到这个反映材料了。

“没有查。”郑志军摇了摇头。

“为什么?”孙维平盯着郑志军问道。

“都是一些捕风捉影的话,什么班子不团结,任人唯亲,认钱提拔,都是没有一点依据,无法调查,况且又都是匿名的,按照不成文的规定,我们就没有进行初查,我能够知道这些材料,还是因为案件举报中心每年都能收到这样的情况反映,多了,他们才重视起来的,将相关情况汇总汇报给了我。”

“那环保这一块呢?”孙维平问道。

“我在今年知道情况以后,让相关部门将相关信息移交给了省环保厅。”郑志军回答道。

“反馈了吗?”孙维平皱着眉头问道。

“反馈了,说是龙山市所有的企业都能达到环保要求,不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

“如果就像你刚才说的,都是一些捕风捉影,子虚乌有的事情,那为什么每年都要收到这样的情况反映,甚至还想办法放到了我的办公桌上?”孙维平看着郑志军问道,语气中有一些不满。

郑志军听见孙维平的话,意识到他对自己工作不满了,连忙表态说道:

“书记,对不起,这是我们的失职,是我们在工作中犯了教条主义,我回去之后就派人对这个材料反映的问题进行暗中调查,一定将反映材料上面的内容查个清清楚楚。”

郑志军看见孙维平露出了不满的表情,连忙表态道,同时在心里也想着一定要查出是谁这么固执的反映情况,而且还不署名,也不列举事实,让省委书记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不满。

“志军书记,我对你的工作一向是满意的,但这件事情确实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按道理这样的材料是到不了我办公桌上来的,可既然来了,就说明反映问题的人是想方设法要引起我的重视,也就是说这些问题不一定是子虚乌有,反映情况的人不署名,不列举事实,可能是担心会遭到打击报复,又或者列举了事实担心被抹去了证据,你刚才说的派人调查,我希望尽早有一个结果,如果真的是子虚乌有,那以后再收到这样的反映问题的材料,我们就可以放心的将他扔到纸篓里了。”孙维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