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考核(三)
早朝的议程进行得很顺利,官员们依次上奏各种事务,女帝也一一做出决策。然而,就在早朝即将结束之际,女帝突然让江承宣读了一份皇家学院的诏书。
江承站在朝堂中央,手持诏书,高声宣读起来。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诏书的内容是关于皇家学院的招生计划,旨在为那些无家可归的孤儿提供教育机会,让他们能够学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江承的话音刚落,五皇女的姑姑翰林学士刘美霖就站了出来,她面露不满地说道:“陛下,此举恐怕不妥。男子无才便是德,朝廷可以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孤儿,但让他们读书上学堂实在是没有那个必要。”
刘美霖的话引起了朝堂上的一阵骚动,一些年老的官员也纷纷附和,表示赞同她的观点。
这时,户部尚书江颜回站了出来,他反驳道:“刘学士此言差矣。那些孤儿虽然年幼,但也是劳动力。让他们学习厨艺、绣花、算术等技艺,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还能为朝廷出一份力。
陛下能拿出自己私库的银两来培养他们,可见对百姓的怜爱之心,老臣觉得此举并无不妥。陛下乃我大周的盛世女帝,此举更是彰显陛下的仁德之心。”
江颜回的话让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有些紧张,一些官员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忠义侯、忠勇侯、靖国公等人也纷纷出言支持户部尚书,好多大臣见此也出言附和。
凌云感激的看了户部尚书一眼,这位姑祖母对自己的爱护之情她领了,她的请求自己也会尽量满足。
凌云站出来说道:“启禀母皇,儿臣认为皇家学院也要对外招收学子,无论是男孩女孩都可以报名,还有如果有一技之长者,也可以来皇家学院参加夫子的考核,将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
凌珍赞同的点了点头:“太女所言有理,有些技艺埋没了也是我大周的损失。这件事就全权交由你来操办,退朝!”
最后几人的反对也没掀起什么大浪,结果早朝是以群臣跪地高呼’陛下仁德‘而结束。
清晨,阳光洒在宏伟的宫殿上,凌云身着朝服,步履稳健地走出朝堂。他的目的地是户部,那里负责管理国家的财政收支和账目记录。
一进入户部,凌云就感受到了一种忙碌而有序的氛围。衙门里当差的都是女子,她们各司其职,有的在整理文件,有的在计算账目,还有的在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而记录账目的工作则由小吏们承担,他们熟练地书写着每一笔收支,确保账目准确无误。
官员们的工作相对轻松一些,他们只需在最后核对账目,确认没有问题后签名即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掉以轻心,因为如果最终结果出现问题,承担责任的依然是官员们。
凌云在户部内转了一圈,观察着官吏们的工作状态。他看到有些人抱着厚厚的账簿匆匆忙忙地走来走去,仿佛时间紧迫,不容有丝毫耽搁。这些忙碌的身影让凌云对户部的工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与江颜回会面时,凌云主要询问了今天朝堂上反对开设皇家学堂的朝臣情况。江颜回为官近四十年,对朝廷中的各种势力和人物都非常了解。他详细地向凌云介绍了那些反对者的背景、立场和可能的动机。
凌云认真倾听着江颜回的讲述,不时提出一些问题,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情况。江颜回知无不言,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了凌云。
最后,凌云表示等国丧结束后,他会与江府的孙辈们先见个面,互相了解一下。这不仅是为了增进彼此的了解,更是为了双方能提前培养培养感情。
凌云到了皇家学院,张媛组织的夫子考核已经开始了,看到凌云到来都起身行礼问安,凌云挥挥手让众人起来,一个个光头才开始各忙各的,看的凌云莫名的有些喜感。
现在考核的科目是绘画和刺绣,张媛坐在凌云旁边小声为她介绍,因为有人绘画和刺绣都报名了,所以只能将考核时间拉长了,现在绘画考核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了。
凌云下去转了转,来到中间的一名考生后面。他的笔触轻盈而流畅,画上已经勾勒出庭院的轮廓,那石拱门、垂柳、池塘,在他的笔下很是清晰。每一笔都蕴含着他对眼前景色的深刻理解和细腻感受。
画中的石拱门线条古朴厚重,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垂柳的枝条则柔软飘逸,尽显春日的灵动。 随后,他加重笔墨,描绘池塘中的荷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后,他蘸上淡墨,在画面的空白处题上一首诗:“江南春日好,庭院韵悠长。荷叶蜻蜓舞,诗意满画堂。”字体飘逸洒脱,与画作相得益彰。
他仿佛没察觉到凌云的目光,最后又在角落处写上名字和年号,刘温玉。
凌云接着一个一个看过去,又有一个光头的画作吸引了凌云的目光,这人运笔之间,或轻或重,或缓或急,竹干的挺拔坚韧在他的笔下尽显。那线条犹如灵动的游龙,又似坚韧的丝线,赋予了竹子生命的力量。
接着,他开始描绘竹枝。他笔锋一转,侧锋行笔,竹枝从竹干上斜逸而出,粗细有致,曲直得当。每一根竹枝都充满了生机,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他不时审视画面,调整笔触,力求将竹枝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画完竹干和竹枝,他稍作停顿,深吸一口气,准备画竹叶。这是画竹的关键,竹叶的形态、疏密、浓淡,都关乎整幅画的成败。
他蘸饱墨汁,以中锋运笔,快速而有力地在纸上挥洒。一片片竹叶犹如翠羽飘落,或浓或淡,或聚或散,疏密相间,层次分明。墨色的变化在宣纸上形成了独特的韵律,仿佛能听到竹叶在风中沙沙作响。
喜欢女尊之凌云壮志请大家收藏:()女尊之凌云壮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