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收获
王军怀揣着两张采购单子,脚步匆匆地来到了轧钢厂的财务室。财务室内,气氛略显压抑,财务科科长正坐在办公桌前,眉头紧锁,处理着堆积如山的账目。
王军轻手轻脚地走到科长面前,礼貌地说道:“科长,您好,这是两张采购单子。”说着,他将单子递了过去,一张是81斤羊肉的采购单,另一张则是410斤野猪肉的采购单。
财务科科长接过单子,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仔细地查看起来。他的目光在单子上快速扫动,嘴里不时念念有词,快速地计算着账目。过了一会儿,科长放下单子,从抽屉里取出一沓钱,递给王军,说道:“小伙子,这是你的货款,一共777元,你数一下。”
王军双手接过钱,认真地数了起来。一张、两张、三张……数完后,他抬起头,说道:“科长,没问题,钱数对了。”随后,他将钱小心地放进衣兜里,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
离开财务科后,王军又快步来到了食堂。此时,食堂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但在这饥荒年代,这点香气却更添几分苦涩。李俊科长和赵科长正站在一旁,讨论着食堂的物资供应问题。
王军走上前去,说道:“科长,我缺点票据,能不能给点?”
李俊和赵科长对视了一眼,低声商量了几句。李俊开口说道:“行,给你10斤肉票,30斤粮票,10张烟票和5张酒票。这些票据在现在可都是紧俏货,你可得省着点用。”说着,他将一沓票据递给王军。
王军接过票据,仔细地看了看,说道:“科长,没问题,太感谢您了。”
赵科长笑着说:“王军啊,你给咱们厂提供了这么多物资,这点票据是你应得的。不过,以后要是还有好东西,可一定要想着咱们厂啊。”
王军连忙点头,说道:“那肯定的,只要我能弄到,第一个就给咱厂送来。”
就在王军准备离开时,李俊科长突然拦住了他,说道:“王军,明天要记得来开早会,科里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王军愣了一下,随即回答道:“好的,科长,我一定准时到。”这时,李俊神色匆匆地将王军偷偷拉到了一旁。
“王军呀,”李俊的声音压得极低,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最近有人在四处打听你的事情。而且据我多方打听来的消息,是钳工车间的七级钳工易中海,你们是不是发生了什么误会啊?”
王军听闻,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对着李俊眨了眨眼睛,轻叹了口气说道:“科长,就一点点小冲突。”随后,他将前几天院子中发生的捐粮之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他却借着捐款的由头,帮助自己徒弟,过上好日子。真没想到,平日里看似德高望重的易中海,竟是这样的人。”
李俊听后,也不禁皱起了眉头,附和道:“是啊,易中海就是这样,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平日里仗着自己技术好、资格老,没少在厂里摆架子。”两人又低声交谈了几句,便各自分开了。
王军望着头顶那明晃晃的太阳,心中想着,这么炎热的天气,出去也没什么好逛的,加之放心不下家中的姑姑,便决定推着自行车离开轧钢厂,朝着南锣鼓巷33号的方向出发。
一路上,热浪滚滚,地面被晒得滚烫,王君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湿透。但他脚下的步伐却未曾停歇,心中挂念着家中的姑姑。
终于,他来到了顾家门前。只见门半掩着,显然姑姑已经到家了。王君心中一暖,连忙喊道:“姑姑!”
屋内的王英听到外面的呼喊声,连忙应道:“来了,来了!”她快步走到门口,看到自家侄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军儿,你从厂里回来了。”
王军笑着回应:“是啊,回来了。”说着,他从衣兜中小心翼翼地取出这几天在厂里的收获,郑重地交到姑姑手中,说道:“姑姑,你看,还有这么多钱,这么多票。咱们的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好的。”
然后又把今天去秦家村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又拿出赔偿的50块,一起交给姑姑。
王英接过所有的钱和票,眼中泛起了泪花,感慨道:“麻烦你了,以后不要再去了。我们过好自己的好日子,可惜你爹就没有赶上……”说到此处,她的声音有些哽咽。
王军见状,急忙安慰道:“姑姑,不要伤心了。我们要向前看,爹要是在天上看到咱们现在的日子,也会高兴的。”为了打断姑姑的思念,他连忙转移话题,问道:“姑,咱们准备做点什么好吃的,你看慧真、慧茹她们肯定都饿了。”
王英轻轻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强打起精神,笑着说:“行,姑姑这就去给你们做好吃的。你先歇歇,饭菜马上就好。
在日光浓烈的中午,王军瞧着姑姑王英转身扎进厨房忙碌的背影,只觉暑气愈发蒸腾。他
赶忙走向桌旁,提起那把陈旧却擦得干净的茶壶,将一股清澈的凉开水倒入粗瓷杯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随着第一口凉水入喉,那股燥热瞬间被驱散几分,王军惬意地长舒一口气。放下水杯,他的目光落在柜子角落,想起前几天自己带过来水果罐头。
“慧真、慧茹,快来。”王军扬声招呼着两个妹妹。待她们蹦蹦跳跳跑来,王军小心翼翼打开罐头,将晶莹剔透的水果分成三份。三人围坐,一勺勺送入口中,甜蜜汁水在舌尖蔓延,带来片刻的满足与惬意。吃完,王军往后一靠,惬意地眯起了眼,享受这短暂的休憩时光。
不多时,厨房中飘出阵阵诱人香气。王英的声音随之传来:“开饭喽。”王君睁眼起身,瞧见桌上摆着红烧兔子块、炒红烧茄子、清炒白菜,还有白白胖胖的白面馒头。
“姑姑,这么好的菜呀,你是不过日子了呀。”王军半开玩笑地说道,眼中却满是惊喜与感动。王英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嗔怪道:“就会找不自在,赶紧吃。”一家人围坐,饭菜的热气氤氲在四周,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
饭后,王军动收拾碗筷,洗净后,他走到姑姑身旁,认真说道:“姑姑,最近一两天你好好休息,过几天我带你去后海钓鱼。我都安排好了。”王英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说道:“就一根鱼竿不太好,咱们下午再去买一根鱼竿,好吗?”王君点头应下:“好嘞,有两根鱼竿,钓起鱼来才方便。”
午后的阳光依旧炽热,王军和王英出门,前往集市购置鱼竿。集市上热闹非凡,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王军在渔具摊前仔细挑选,拿起一根鱼竿,感受它的重量与韧性,递给姑姑:“姑姑,你看看这根咋样?”王英接过,学着王军的样子掂量几下,笑着点头:“嗯,看着挺不错。”一番挑选后,两人满意地带着两根新鱼竿踏上归途。
回到家中,王军将鱼竿仔细收好,又为姑姑倒了杯茶,扶着她在椅子上坐下:“姑姑,您歇着,我去把院子扫一扫。”王英看着他忙碌的身影,眼中满是欣慰与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