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军子 作品

第22章 上门要鱼

当满院都弥漫着诱人的鱼香味道时,中院贾家那边可闹翻了天,六岁棒梗扯着嗓子一个劲儿地喊着:“吃鱼,我要吃鱼,我要吃鱼!”贾张氏听到孙子的喊声,立马冲着媳妇秦淮茹喊道:“去,小贱人,找人要鱼去。”

秦淮茹无奈,只得带上个大海碗出了自家门。一出门,那空气中满是鱼香,可她闻着味儿,却犯了难,前后中院都有这香味,都不知道该去哪家讨要才好。她先是来到中院王大爷家,凑到门口闻了闻,心里想着,人家都是贫困户,日子也不宽裕,怎么好意思开口问人家要呢,便又转身往后院走去。

顺着香味,秦淮茹来到了王军门口,马上就翘起来门,这个时候王军吃最后一块鱼肉,刚才王军见聋老太走,可能会有麻烦上门,抓紧时间吃鱼,不然会影响自己吃晚饭的。现在听到有人敲门赶忙便问道:“谁啊?”秦淮茹听到里面人问:“我是中院贾家的儿媳妇。”王军一听,心里明白她是谁了这不是秦淮茹吗,又接着问道:“你来我家有什么事?”

秦淮茹面露难色,说道:“这不我儿子棒梗闻着香味喊着要吃鱼肉,好久没吃过肉了 所以我就来向你要一点,以后还你。”王军听了,眉头一皱,回应道:“已经吃完了,没有了。”

秦淮茹不死心的说:“真没有了吗?”

听她这么说,王军赶忙站起来,打开房门。

在打开门的时候,秦淮茹马上闪身溜进去屋内,一眼就看到了桌上的大碗,里面确实只剩下汤了。但她仍不死心,眼睛在屋内四处搜寻,一边找一边问:“王军,你真没鱼了?借我点呗,家里孩子馋得慌。”

王军的耐心已经快被耗尽,他直截了当地说:“真没了,我都吃完了,上哪儿给你找鱼去。”说着,他轻轻推着秦淮茹往外走,“你赶紧走。”

秦淮茹还想再磨叽几句,可王军已经下了逐客令,他不管秦淮茹如何反应,“砰”的一声就把房门关上了。

秦淮茹见房门关上,脸上满是不甘,可也没办法,只能转身离开后院,朝着中院自家的方向走去。结果刚走到半路,易中海瞧见了秦淮茹从后院过来,手里还拿着个大海碗里面空空如也,便好奇地问道:“秦淮茹,怎么回事啊?”

秦淮茹委屈巴巴地回答道:“是棒梗闻到香味吵着要吃鱼,可我们家没有,我就只能出去找后院的王军要点,可是他说吃完了。”不等秦淮茹说完,易中海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气愤地吼道:“这王军一点都不懂得照顾四合院的人,就知道吃独食!”说罢,便气呼呼地朝着后院走去。

来到后院,易中海连门都不敲,直接就闯进了王军的家。一进去,就瞧见王军正美滋滋地喝茶呢。易中海黑着脸质问道:“王军,刚才秦淮茹问你要鱼,你怎么会没有了呢?”

王军本来吃得好好的,被这不请自来的易中海搅了兴致,气愤地站了起来,然后走上前一巴掌扇过去,在他脸上留下一个巴掌印。接着王军大声质问:“你进别人家门都不知道敲门吗?今天这个巴掌给你一个教训,以后进别人家门记得先敲门,现在马上你赶紧给我滚出去!”

易中海先是挨一巴掌,现在又一听这话,更是气得浑身发抖,大声斥责道:“你一点都不尊老爱幼,我定要把你赶出四合院!”王军却丝毫不惧,冷笑着回应:“我等着,你以为你能一手遮天了?还敢赶我走”

易中海被气的脸红像个猴屁股,可又咽不下这口气,涨红着脸说道:“我要开全员大会批评你,让全院的人都来评评理!”那架势,仿佛要跟王军较到底了似的,屋里的气氛一时间紧张到了极点。

易中海撂下狠话后,转头就去通知前后院的大爷们准备开全员大会了。没过几分钟,刘海中的儿子刘光福就跑来喊王军去开会。王军倒也不慌,又不紧不慢地吃了几口鱼,这才慢悠悠地把自家饭菜收拾好,仔细锁好屋门,然后朝着中院走去。

来到中院一看,院里的人差不多都到齐了。易中海瞧见王军出来了,便大声喊道:“王军,赶紧到前面来,今天要说的就是你的事儿!”王军不紧不慢地走过去,说道:“有事就说,有屁快放。”

易中海脸色一沉,说道:“今天你钓了一条大鱼,贾家的棒梗闻着味儿上门要吃鱼,你为什么不给呀?”王军反问道:“吃完了,怎么给。”

易中海却像是没听见一般,转头看向秦淮茹,质问道:“你刚才怎么不说??”

秦淮茹怯生生地说道:“我还没等说完,一大爷你就兴冲冲的去了后院。”

易中海这才明白,原来是自己闹了个乌龙,可他这面子上实在挂不住,又不想轻易放过王军,突然想起脸上的巴掌印,立刻拔高了声调:“还有你打我的事情!”

众人这才注意到易中海脸上那清晰的巴掌印,顿时一片哗然。王军毫不示弱,说道:“就你这样兴冲冲的闯别

人家里,不打你打谁呀?大家你说说,要是这个人突然推开你的房门,兴冲冲的闯进你家,你说你打不打?”

!这话一出,周围的邻居们开始议论纷纷。

“就是,这也太没礼貌了,闯进人家家里,换我我也打。”

“可不嘛,打他都是轻的,活该!”

王军看着易中海,说道:“易中海,你听听大家说话声音。”

易中海的脸色一阵白一阵红,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发现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在众人的目光下,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是,是我这个一大爷没做好,我错了,对不起王军同志。”说完,他便灰溜溜地败下阵来。

易中海不着痕迹地对阎富贵使了个眼色。阎富贵心领神会,清了清嗓子,立刻提高声音,满脸堆笑却又带着几分质问的意味走向王军:“王军啊,你怎么不分给大家点鱼肉呢?听说你钓了很大一条鱼,这么大条鱼,我可不相信你已经吃完了。”这时,阎埠贵也在一旁帮腔道:“你钓了那么大一条鱼,怎么也不分给我们一些?”

王军回答说:“我不是照顾大院里的贫困户了,给他们了。”这话音刚落,院子里那些得到王军照顾的贫困户纷纷说道:“对,王军都照顾我们了,怎么没照顾。”

可中院的贾张氏等人还是不服气,棒梗更是嚷嚷着:“为什么就没有我家的份啊?”王军无奈地回答:“你家又不是贫困户,贾东旭可是二级工,一个月有三十几块钱的工资呢,怎么可能是贫困户,所以没你们的份。”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执一词,争吵了好一阵子,也没个结果,最后实在吵不出个所以然来,不得不散会了。易中海本想借着这事儿压一压王军,给王军个教训,结果却弄得自己颜面扫地,只能黑着脸,看来今天没机会了,只能气呼呼地离开了会场。

易中海憋着一肚子火,气呼呼地回到家,进了屋就摔了几个茶杯,那“噼里啪啦”的声响,把屋里的老伴儿都吓了一跳。可他心里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得找后院的聋老太太商量商量。

聋老太正坐在房间里的小马扎上,手中的蒲扇有一搭没一搭地扇着,眉头拧成个疙瘩,脸上写满了不悦。易中海见状,赶忙快走几步上前问道:“老太太,这是怎么了?谁惹您不高兴了?”

聋老太一听到这话,像是被点着的炮仗,“腾”地一下站起身来,用蒲扇指着王军家的方向,气愤地说道:“还能有谁?就是那个王军!家里做了好吃的,也不知道给我这个老太婆送点过来,这不是完全不把我放在眼里嘛!小易呀,你可得好好教训教训他,让他知道咱这院子里的规矩!”

易中海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想到白天自己的狼狈,也跟着气呼呼地说:“我今天就想教训他来着,可没想到,反倒被他打了一巴掌,差点下不来台!老太太,您见多识广,肯定有好主意,快给我支支招。”

聋老太瞥了易中海一眼,慢悠悠地坐回到马扎上,叹了口气说:“这事还是交给你来吧,我这把老骨头了,脑子也不好使,想不动这些弯弯绕绕了。你呀,平日里看着挺精明的,怎么这点事都办不好。可别想着让我这老太太给你冲锋陷阵,我还想多享享清福呢。”

易中海一听,心里明白聋老太这是让自己去当这个出头鸟,可他又不敢违抗龙老太的意思,只能硬着头皮说:“行,对付他就对付他,不过老太太,您真就一点主意都没有?”

聋老太摆了摆手,不耐烦地说:“没有,小易,我也困了,要睡觉了。”说着,就站起身,心里面还不忘回头补一句:“你这个易中海,我是培养你做养老的,可不是让你来让我给你出主意的。”

易中海望着聋老太太的背影,脸上一阵白一阵红。他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才转身离开。走在回自家的路上,他心里还在盘算着怎么才能找回这个面子,怎么才能给王军一点颜色看看。

而聋老太太躺到床上,嘴角却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在她心里,易中海就是自己手中的一枚棋子,自己才不会轻易出面去蹚这浑水。她翻了个身,闭上眼睛,准备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至于易中海能不能想出办法对付王军,她才懒得操心,只要自己能继续在这院子里享受尊崇的地位,就足够了 。

早在第一次见到易中海就在他身上发现煞气,王军心中一惊,他以化劲修为,对这些气场极为敏感,所以推测出易中海手上肯定噶过几个人。

王军深知,这样的人若是不早早防备,所以今天晚上设了这个局,提高自己好人形象,打压易中海。他暗暗想着,明天揭露他扣留何大清寄给何雨水生活费的事?还是……王军琢磨了一会儿,现在还不到时候。

想着这些事儿,王军也没了别的心思,毕竟明天还打算回王家庄呢,便早早洗漱了一番,躺到床上睡了,很快就进入了梦

乡,只盼着明天能顺顺利利的。

第二天一早,王军先是赶到工厂,找到科长,仔细地交代了一下自己要回乡下采购的事儿,随后便骑着自行车出发了。一路上顶着炎炎烈日,紧赶慢赶,终于在中午12点之前赶到了王家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一进村,王军径直回到自己家,舒舒服服地吃了顿早已烧好的饭菜。吃完后,他感觉有些疲惫,便在家窝着休息了一会儿。等到大概三四点钟的时候,他起身前往村长家。

到了村长家,王军从布兜里取出这次打猎后剩余的钱,递给村长,还不忘叮嘱村长好好数一数。村长接过钱,认真地数了起来,又仔细算了算账,确认没问题后,感慨地说道:“王军,这次可辛苦你了,来回这么折腾,上次打到狼你一共打死15头分你1200其中狼皮50一张,肉大概分的一头30,然后还有这次的3头野猪大概800左右一共2000,你数数”然后把钱交给王军王军笑着回答:“这都是为村里做的事儿,应该的嘛,我相信村长不会数错的”村长听了王军这回答,心里很是满意,想了想又问道:“你有没有把你父亲去世的事情跟你姑姑说一下?”

王军听了这话,脑海里瞬间浮现出小姑的身影。记得小时候,小姑嫁到了别的村子,后来听父亲说,小姑生了两个女儿,可在夫家却没有过上好日子,日子过得十分辛苦。他心里想着:“我都差点忘了还有个小姑呢,看来得好好照顾她呀。”于是便问村长:“我小姑有来信了吗?”

村长点点头说:“是啊,你小姑来信了,寄到村子里,然后交到我这儿了。我打开一看,信里写着她丈夫意外去世了,夫家对她很不好,就把她娘儿仨赶出了村子,现在住在四九城南锣鼓巷三十三号呢,希望你有空能去看看她,前天给你的信,你没看。”王军一听,不禁感叹道:“有事,忙忘记了,真是该死。”然后扇了自己一巴掌“自己真糊涂,我现在也在住南锣鼓巷,看来真是缘分啊,都在南锣鼓巷,照顾起来也方便些。”

说完,王军对村长表达了十分诚挚的感谢,随后便带着对小姑的一丝思念之情回到了自己家,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去南锣鼓巷三十三号看看小姑,也好让她知道还有亲人惦记着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