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扇 作品

第520章 浓淡相宜倾国色,微风隐隐弄天香

宋允棠来到凉亭中的时候,有人在抚琴,有人在作画,还有人正捏着笔杆子在脑海中思索诗句。


她无意出风头,跟皇后行礼之后,只想跟大多数夫人一样,找个位置坐下。


一旁作画的庄紫晗早就发现了她。


“徐夫人难道不想要皇后娘娘的彩头吗?”


宋允棠面上看不出喜怒,她双手叠放在身前,转而朝着皇后颔首。


“倒不是不想,只是珠玉在前,臣妇深知自己才疏学浅,没有这个实力,便不在皇后娘娘面前丢人现眼了。”


沈颜华展颜一笑,瞧着如阳光下的牡丹一般,色泽艳丽,高贵优雅。


二十八岁的年纪,尚且瞧不出岁月痕迹。


“徐夫人倒不必自谦,徐大人才学兼备,徐夫人定也是个兰质蕙心之人,彩不彩头的不重要,重在参与。”


她说着,眼神似有若无的往参与比试的女子们方向望了眼。


虽未说什么,其用心不言而喻。


宋允棠见状,便也不好再推辞。


她朝着沈颜华行了一礼。


“那臣妇就献丑了。”


沈颜华淡淡点头,看着宋允棠让身旁的丫鬟去取了画纸。


初见宋允棠时,她只觉得出自农门的女子,能有这般样貌气质,言行举止丝毫不显小气,当真叫人感到意外。


后来一想,状元之妻,受丈夫熏陶,想来跟寻常农女还是有所不同的。


庄紫晗先是相府嫡长女,年初选秀又被封了贵人,陛下看重相府势力,选秀过后,特意恩准她回家陪父母一月,五月初再入主永和宫。


往年刚入宫的妃子,封的都是答应和常在的位份。


就算封贵人,也是侍寝之后。


眼下庄紫晗还未入宫便被封了贵人,还赐了永和宫主殿作为寝宫,这般优待,从未有过。


眼下庄紫晗风头正盛,自是受京中夫人小姐们的追捧。


且她在京中本就顶着才女的名头。


今日才艺展示,只要是有点眼力见的,该是都不会越过她去。


庄紫晗不藏锋芒,相府又高调张扬。


可她才是一国之母,今日也是她的生辰,她自然不能叫相府和庄紫晗的风头越过她去。


否则她这个后宫之主,将来还如何震慑后宫?


独独这位徐夫人不同。


庄相之前当着陛下的面拉拢徐大人未得逞,这件事徐夫人该是知晓的。


虽不知她才情如何……


至少,两人之间存着过节,她不会在庄紫晗面前放水才是。


还有她这张脸,看着真叫人缅怀。


突然想到,这位徐夫人是陛下特意嘱咐她邀请进宫来参加宫宴的,之前以为陛下是看重徐大人,才侧重提了一句。


可近期陛下都未出过宫,该是未见过宋氏这张新面孔。


难道除了样貌之外,她还有何特殊的地方?


皇后身旁,一袭蓝紫色宫装、头戴金步摇、腰间配着紫罗兰翡翠玉佩的贵妃娘娘慵懒一笑,贵气美艳,国色天香。


“看来皇后娘娘要失算了,庄小姐可是咱们京城的第一才女,论才艺,怕是无人能比得过她。”


容贵妃抬眼扫过身旁端庄优雅的皇后,慵懒的神情中带着看好戏的神情。


“徐夫人看着和寻常农女虽不同,可出身摆在这儿,京中贵女从小便有嬷嬷和夫子教养,才情俱佳,哪里是区区农女能比的?不过是多一个人沦为紫晗的背景罢了。”


庄相和容贵妃的母亲是隔了两个辈份的表姐弟,她和庄紫晗之间还有些沾亲带故的联系。


庄紫晗入宫,必定是她这边的人。


容贵妃和皇后同时期入宫,两人斗了这么些年,皇后身为太傅之女,出身高贵,往常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眼下能看到她吃瘪,别提多开心了。


沈颜华却并未将容贵妃的话放在心上,仍旧是那副淡定从容的模样。


“谁赢了不重要,本宫既然拿出了彩头,也并非小气之人。”


顿了顿,往庄紫晗的方向望去,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庄小姐年轻貌美,又得陛下看重,她入宫之后,怕是会分走宫中姐妹的恩宠,不过妹妹和庄小姐是远房表姐妹,想来是不会计较的吧?”


她身为皇后,父亲又是皇帝年轻时候的老师,皇帝就算没有将她放于心尖上,也会给予她最基本的尊重和认可,初一十五都会来她宫中用膳就寝。


后宫佳丽三千。


眼下陛下正值壮年,身强体壮。


其余妃嫔能否得到恩宠,就全看自个儿的本事了。


没有男人不喜好颜色。


向来新人进宫的时候,总是比旧人要得恩宠一些。


沈颜华往容贵妃的方向望了眼。


“我要是妹妹,便多花些心思在自个儿身上,想办法笼络住陛下的心,为他添一个皇子或者公主才是。”


说起皇子公主,无疑戳到了容贵妃的痛处。


她原本也有个孩子,还是个聪颖可爱的小皇子,两岁时候高烧夭折。


之后倒是又怀了一次,彼时圣眷正浓,她又不想失了皇帝的恩宠,对于怀孕一事秘而不宣,夜夜承欢,最终身体受不住,胎儿不到三月便没了。


皇帝以为是自己的过失造成了她滑胎,心生愧疚,将她封为贵妃。


可自此之后,她便再未受孕。


只能眼睁睁看着宫中妃嫔们的肚子一个一个瓜熟蒂落。


容贵妃将宽大衣袖下的玉手收紧,染着丹寇的指甲嵌进掌心,方才让她的心里平静一些。


好片刻,面上神情终于松懈下来。


她展颜一笑。


“姐姐说的是,我会努力的。”


皇后往她的方向看了眼,再未多说什么。


随着时间推移,在场的年轻夫人和小姐们,一个一个都完成了自己的才艺。


皇后见状,站起身来,在身旁嬷嬷的搀扶下,领着诸位夫人们在亭子中的画架和案几旁流连。


看了几幅差强人意的诗词和画作之后,众夫人随着皇后在一处案几旁停住了脚步。


戴着护甲的纤细玉指伸出,从案几上拿过那张宣纸。


“傲立枝头压群芳,桂子苔花皆效颦。


浓淡相宜倾国色,微风隐隐弄天香。”


……


(诗词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