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秀场(5)
“……”
这一连串提问实在突然,田馨猝不及防,一下子懵了。压根没想到这个时候会来这么一遭。
显然其他人也没想到。
那人话音刚落,围在t台周围的十几个媒体记者马上齐刷刷的将镜头对准了她:“你好,同学,请问你认同她说的吗?”
“请问你是学院毕业的学生吗?”
“你叫什么名字?”
“这些设计打算卖出吗?”
“你对汉服有做过研究吗?”
“是怎么想到做这样的设计的?”
“同学……”
“……”
台下围着她提问的记着越来越多,提问的内容也越来越刁钻。眼看话筒都快伸到台上了,负责活动安全一应事宜的场务和工作人员象征性的将记者往后推了推,但却没有阻止他们的提问。
评委们也很淡定,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面,并没有打断记者们的提问。
围坐在评委周围,面前立着牌子的各品牌商家也饶有兴趣的看着她,所有人的目光此时都聚焦到了t台上那一团小小的光里。
田馨深吸了一口气,闭上眼睛缓缓将气吐出。脑海里、耳边同时穿过林周的声音——“静下来”、“静一静”“请大家安静一下……”
她睁开眼,微微偏过头,看见林周正费力的将拥挤的人群往后压,脸上慌乱不已,早已不似平时那般沉静。
在他身边的还有一些看起来似乎很熟悉的身影,也在和他一起,奋力的将人群往后压。观众席灯光昏暗,她实在看不清。但心里突然就静了下来。
她蓦的想起林周在茶馆里写的那个“静”字,想起他送给李柯的那副“上善若水”。
静下来……
她抬起头,迅速将手里的团扇递给旁边的模特。而后,缓步向前,直走到媒体记者面前,伸手接过一个递上来的话筒。
林周的瞳孔瞬间放大,担心她突然被人群拉下来伤到,马上转过身挡在记者面前,紧皱的眉头此刻已经将他的状态暴露无遗:他静不下来了。
田馨微微转头,用余光扫了他一眼,嘴角快速上扬,给了他一个微笑。
而后,她清了清嗓子,缓缓开了口。
“大家好……”
人群瞬间静了下来……
这一声并不高,却中气十足。
围堵的记者们停止了提问,也停止了拥挤。商家和评委们依旧抱着手臂,饶有兴致的看着她。
林周的手不可察觉的抖了一下,也站定不动了,眼神直直的看着她,没有再偏移。
“《礼记》说:‘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她握紧话筒,裙摆上的满月此刻全暴露在众人眼前,明亮如斯。
“如果我们的祖先一味守旧,就不会有从深衣到襦裙的演变。如果这些衣服做出来,只是为了复刻祖先们的智慧,那做它有什么用呢?留在博物馆里展览吗?”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设计院的学生,要是没有点创意思维,那这设计还能叫设计吗?
这些衣服上的装饰元素,我用的苏州缂丝工艺编织,所有的绣品工艺,用的全是苏绣工艺,请的是苏州的老师傅们一针一线完成的。要说传统,我比任何人都尊重传统,但我认为,做汉服不仅仅要尊重传统,更要力求创新。我们设计衣服,不是为了让它陈列在博物馆里被人观瞻,是为了让它有价值。那怎么样体现它的价值?”
她突然停顿,眼神扫过台下的每一个人。媒体、评委、品牌商此刻都保持着同一种表情,没人回答这一句。
她笑了笑,继续往下说:“我认为,穿在身上才能发挥它的价值。”
说完,不等众人反应,她举着话筒大声报了姓名:“我叫田馨,是本院大四学生甄珍请来的模特兼助理。这一套服装的总设计是由甄珍完成的,虽然不是专业的设计,但我全程参与了她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今天她意外扭伤了脚,不能亲临现场,所以由我代她谢幕。”
这句说完,她把眼神转向刚才第一个发声的女生那个方向:“虽然不知道你为什么会这么问,但还是要谢谢你。你说的对,汉服的确讲究的是‘衣裳之制’,这是传统,是根本,就算再怎么改制,这个传统也不能丢,因为这是老祖宗遗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但我想,除了这一点,我们是不是也该与时俱进?至于你问它凭什么登上t台?我想,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相信在座的各位心中自有一杆秤,掂得出——它价值几何?”
静……
太静了……
现场突然鸦雀无声,静到她甚至听到了旁边模特的呼吸声。
“啪、啪、啪……”
突然,台下传出一记鼓掌的声音,正中间刚才第一个提问她的评委面带微笑,一脸的欣赏喜形于色,中气十足的喊了声:“说的好!”
这一句盖棺定论,给了现场一个契机。旁边的评委马上跟着鼓掌。旁边的品牌商一看,立时也笑容满面,跟着鼓起掌来。紧接着,现场向多米诺骨牌一样起了连锁反应,所有人包括媒体在内,全都开始鼓掌。
庄严肃穆的《大唐雅音》悠然而起,田馨与一众模特半蹲下身,朝众人行了一个标准的唐礼。而后,在众人的瞩目中,缓缓退场。
“等等——”
刚走了几步,背后突然又传出一个声音。
四下立时又安静了。
她回过头,见传出声音的依然还是刚才那个评委。
“田馨是吧?”评委问道。
“是!”她转过身,面对着评委应了一声,有些不明所以。
评委点了“嗯”了一声,继而又问她:“你刚才说的那个设计师……是叫……甄珍?”
“对!”她点了点头:“是叫甄珍!”
“嗯!”评委应了声,转过头朝一旁站着的一个年轻人低声耳语了一阵,随后微笑着朝她摆了摆手。
台下再次喧闹起来,记者们开始对着镜头做报道,品牌商们也开始跟身边的人窃窃私语。
她松了口气,再次转过身,回了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