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五郊乐章之三《雍和》
五郊乐章之三
五郊乐章·雍和
金县夕肆,玉俎朝陈。
飨荐黄道,芬流紫宸。
乃诚乃敬,载享载禋。
崇荐斯在,惟皇是宾。
逐联赏析
首联
“金县夕肆,玉俎朝陈。”起笔描绘祭祀前夕与清晨的准备场景。“金县”指悬挂的钟磬等金属乐器,“夕肆”表明在傍晚就已将乐器整齐陈设。“玉俎”则是摆放祭品的玉制礼器,“朝陈”说明清晨便将祭品庄重摆好。此联通过对金器、玉俎这些祭祀礼器以及陈设时间的细致刻画,构建出庄严肃穆的场景,让读者从祭祀准备环节,就能感受到仪式的隆重与神圣,奠定了全诗凝重的基调。
次联
“飨荐黄道,芬流紫宸。”此联深入描绘祭祀过程。“飨荐黄道”点明在良辰吉时进行祭品献祭,“黄道”象征着祥瑞、正统的时刻。“芬流紫宸”描绘祭品散发的香气袅袅升腾,弥漫于象征帝王居所的紫宸之地。这不仅体现出祭品的珍贵与献祭环节的严谨,更通过香气的蔓延,营造出神秘庄重的氛围,进一步渲染祭祀的神圣性,使读者仿若嗅到那缭绕的祭香,目睹这庄重的仪式。
三联
“乃诚乃敬,载享载禋。”这两句着重刻画参与祭祀者的态度。“乃诚乃敬”直白地表明祭祀者内心怀着赤诚的敬意,“载享载禋”指他们全身心投入到祭祀活动中,以庄重的仪式感祈求神明庇佑。通过对祭祀者态度的描写,生动展现出人们对神明的虔诚敬畏,以及对祭祀仪式的高度重视,突出祭祀活动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四联
“崇荐斯在,惟皇是宾。”尾联将对神明的敬意推向高潮。“崇荐斯在”强调眼前的祭祀活动,是怀着崇高敬意进行的。“惟皇是宾”把神明当作尊贵的宾客,期望神明能够欣然接受祭祀,庇佑天下太平、人民安康。这两句明确表达了对神明的尊崇和祈愿,体现出祭祀活动背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凸显出祭祀对于维系社会精神信仰的重要性。
整体赏析
《五郊乐章·雍和》由唐代名臣魏徵创作,诗歌围绕祭祀场景展开,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神明的敬仰与祈愿。通过对祭祀过程、场景以及参与者态度的细致描写,全方位展现唐代祭祀仪式的庄重神圣,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的重视。
在意境营造方面,诗人运用庄重肃穆的语言,从祭祀准备到仪式进行,营造出神秘庄严的氛围,让读者如临其境,深切感受到祭祀的隆重和神圣。在情感表达上,诗歌不仅表达了对神明的敬畏之心,更借对神明庇佑的祈愿,传递出对国家繁荣、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情感真挚而深沉。
在艺术手法上,诗歌用词讲究,运用丰富的细节描写和工整的对仗,如“金县夕肆,玉俎朝陈”“乃诚乃敬,载享载禋”,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使诗歌朗朗上口。同时,通过对祭祀细节的入微刻画,如黄道献祭、香气缭绕等,不仅展现出唐代宫廷文化中对仪式感的追求,也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对皇权与神明的尊崇,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