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周勤勤
这是学姐的男朋友?
听说学姐的身份很特殊,家里有人是高官,
程治国是在轧钢厂上班吧,穿着也很普通,衣服上还有补丁呢,这种人配得上顾芷吗?
顾芷背后的人不会反对吗?
周勤勤心中疑惑。免费看书就搜:丝路小说网
又简单聊了两句,程治国便带着周勤勤离开了,
到了家,他将程治方喊出来,介绍两人认识,然后就让两人去对课本去了。
梁凤珍将程治国拉到一旁,担心的问道:“真请来了啊,这补课要多少钱?”
“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给程治方提分。”
程治国笑着说道,“等治方考上了大学,多少钱也能给你挣回来。”
梁凤珍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虽然还有些心疼钱,却也没再说什么。
搞定了梁凤珍,程小玉又凑了过来,笑呵呵的问道:“哥,你这是给咱弟找老师呢,还是找媳妇呢,这小姑娘长得真周正。”
“嘘——”
程治国连忙捂住她的嘴:“别让妈听见,要不然补课这事肯定得黄。”
程治方正是考学的年纪,要是因为谈对象耽搁了上学,那梁凤珍不得发疯。
程小玉拍掉他的手,瞪了他一眼,接着又说道:“咱们院里今天收拾院子,将好多垃圾都清理出去了,你不在家,我替你出去干的活,可把我累死了……”
不等她将话说完,程治国首接递过去十块钱。
“谢谢大哥!”
程小玉九十度鞠了一躬,兴高采烈的跑出去了。
程治国摇了摇头,回了自己屋。
西厢房这边一共三间屋子,中间的正房当做起居厅,两侧的房间又分别隔开,形成了西居室,
南边梁凤珍和程芳芳住里侧,程小玉住外侧,
北边程治国住里侧,程治方住外侧,屋内面积有十几平,跟后世的卧室差不多大,很是方便了。
程治国进屋去看书,看到周勤勤正跟程治方讲题,程治方听的很认真。
他其实并不担心周勤勤的能力,
往后推几年,高考的取消,其实并不完全取决于那个历史大事件,还因为教育的一面倒问题,
百年的屈辱历史,让国内城乡差距极大,所谓的知识分子,大多都集中在城市里,这也导致农村的教育水平极其低下,
能考上大学的,绝大部分都属于中上层人士的孩子,农村孩子很难突破桎梏,
这与封建时代的情景很类似,有能力在科举中崭露头角的,基本上都是功勋氏族,寒门子弟鱼跃龙门难如登天。
取消高考、上山下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层想要创造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让底层人民获取到更多的机会。
而这个年代,周勤勤能从农村考上国内顶级大学,付出的努力,必然是同校生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教程治方完全绰绰有余。
做好晚饭后,
程治国喊上周勤勤一起吃,
周勤勤很是放不开,吃饭的时候头都快埋在碗里了。
梁凤珍见状,开始有一句没一句的询问她,
得知她是从偏僻的农村过来的,全村人一同给她凑齐的学费和路费,梁凤珍怜惜不己。
“多吃点。”
梁凤珍将好几块肉夹到她碗里。
周勤勤犹豫着不敢吃,她知道即便是西九城这种地方,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肉,她多吃几口,程家的孩子就少吃几口。
“吃吧吃吧,我哥经常给我们买,我都吃腻了。”程治方说道。
程小玉大翻白眼,朝程治国挑了挑眉,好像是在说:看到没,胳膊肘己经往外拐了。
程治国笑而不语。
吃过饭后,程治国送周勤勤回学校,
医科大在轧钢厂的北边,离南锣鼓巷还是挺远的,有将近五六里地,一来一回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
如果天天这样送的话,程治国要考虑买辆自行车了。
自行车票他有,还有五张,不过怎么拿到足够的钱,应付可能会面临的调查是个大问题。
跟梁凤珍伸手要钱显然不合适,他们家还没有阔绰到有余钱买自行车的地步。
想办法搞点外快吧。
“到了。”周勤勤突然小声说道。
程治国这才发现到了医科大,宏伟古朴的校门立在前方,零星的学子穿梭而过。
“走吧,送你到宿舍。”
“不……不用,我自己回去就行。”
“走吧。”
校园内肯定要更安全,但这会儿太晚了,一个女孩子还是有些不安全。
将周勤勤送到宿舍楼下,程治国才转身离开。
回到家,他将程治方喊了过来,问道:“怎么样。”
“很厉害!”
程治方由衷的道,“刚开始我还怕她上了大学,将高中的知识给忘了,结果就没人家不会的题,哥,勤勤姐以后都会来吗?”
“嗯
,每天晚上都会过来。”
“那行。”
程治方很是高兴,
有了周勤勤帮忙,他的成绩肯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哥,你给了人家什么好处?”
“说起这个,其实我也有件事想让你帮忙。”
“什么事?”
“周勤勤帮你补课,你能不能帮其他人补课?”
“帮其他人补课?”
程治方犹豫了一下,“我时间不是太充足。”
“没关系,周末补就行。”
程治国笑着说道,“周勤勤的家庭情况,你也了解了,她给你补课的条件是,下学期的学费我帮她交了。
你帮另外两个人补课的话,也是有钱的,到时候可以给周勤勤交三个学期的学费。”
“是吗……”
程治方犹豫了一下,点头应了下来,“那我试试,但是哥,我没人补过课,不一定能做好。”
“尽力而为就行。”
程治国拍了拍程治方的肩膀。
给人补课,其实对程治方并没有太大的坏处,程治国前世考的大学也不错,高三的时候给一个女生补过课,刚开始的也怕耽误自己,但进行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补课其实能让他对知识点有很深的认识,遇到类似的题,也能第一时间察觉到解题的关键,
比单纯的复习更有效果,
所以他才让程治方试试,
当然,如果一段时间后,程治方觉得不合适,程治国也不会因为别人耽误自己弟弟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