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团子呀 作品
第171章 上元佳节混乱起 2
(上一章补了,在结尾,这一章。。。对不起!暗暗发誓,下次真不会这样了。信我吗?信我就给我个为爱发电~~~)
又见她行动迟缓,面露关切之色,问道:“姑娘还能行走吗?”
“可以的。”晴雯始终保持着三尺距离,强忍脚踝的疼痛跟上对方脚步。
二人沿着街边缓缓前行,残灯映照下,满地皆是混乱后的狼藉。
此时,街上的人群已开始慢慢疏散,不时有卫兵经过,搭救遇难的百姓。
忽听得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林祈安策马而至,勒缰之时,惊起一片尘土飞溅。
“可算寻到了。”林祈安翻身下马,目光在晴雯身前的男子身上一扫,见其容貌不俗,气质冷峻,忙拱手致谢:“多谢这位公子相护,在下林祈安。”
晴雯见着自家公子,立刻走至其身后,焦急小声问道:“姑娘呢?”
“先管好你自己吧,等着回去收拾你。”林祈安同样压低声音斥责。
白衣公子见二人相识,心中不觉涌起一丝失落,拱手自我介绍:“在下柳湘莲,只是碰巧遇见,林公子不必客气。”
闻言,林祈安上下打量着面前之人。
柳湘莲素有“红楼四侠”之称,这“侠”字赞的便是他不畏权贵、重情重义、追求自由的侠义之气。
林祈安见他果真如传闻中那般,称得上一句“冷二郎”,又深知他生活窘迫,当下摘下腰间荷包,又拿出自己的名帖,递与对方:“多谢柳公子,此时不便多叙,小小谢意,还望公子莫要嫌弃在下唐突。”
柳湘莲却只接过名帖,婉拒道:“林公子的美意,在下心领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在下分内之事,当不得这般厚礼。”
林祈安也不再勉强,诚恳说道:“他日公子若来林府,在下必当设宴相谢。”
主仆二人转身离开时,林祈安明显注意到柳湘莲的目光落在晴雯身上,久久未曾移开。
柳湘莲虽算得上一句风流倜傥,但其实则冷情,且是个颜控。
据说他整日里喜好耍枪弄剑、赌博吃酒、眠花宿柳……林祈安心下暗自思忖,此人似乎并非良配,且看以后吧。
他又回头看了看一瘸一拐的晴雯,见她满脸自责与羞愧之色,并无其他异样。
这个时代,对男子和女子的评判标准截然不同。柳湘莲纵使行为放浪,仍能被赞为“侠”,而尤三姐却因他嫌弃贞洁,落得悲惨下场。
对此,林祈安也不好过多评判。原书中这对苦命鸳鸯,虽让人唏嘘,但也并非各自良配。
“能走吗?要不骑马?”林祈安牵着马,转头询问晴雯。
晴雯看了看马,急忙摇头道:“公子,奴婢能走。”
见她显然是不敢上马,林祈安也不再勉强,牵着马走在她身前,吐槽道:“你们几个还真是有本事,小心回去被孔嬷嬷教训。”
晴雯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公子,您也得当心些。”
林祈安微微一笑:“我有什么可担心的?我可是将你家姑娘护得妥妥当当,倒是你俩跑出来,给我添了不少乱。”
“奴婢知错了。”
晴雯如今见着自家主子,方才的惊慌早已烟消云散,认错倒是爽快。
等二人到醉香楼落下,公主府的人已经寻了过来,林黛玉和灵萱也在马车上候着。
林祈安向长公主府的侍卫长方确交代一番,让他护送两位姑娘回府,又与一直在一旁的黎韫道别,随后便去找沈纪尧了。
神京城毕竟是天子辇毂之下,今夜这场骚乱,前前后后不过半刻钟,满街卫兵便已出动,往来巡逻。
受灾最严重的区域,火势虽已扑灭,但街道上行人寥寥,一片萧索。
林祈安走在其间,听到不少路人议论,心中愈发沉重。竟有传言说蒙古鞑子犯境,不仅杀害了许多无辜百姓,还四处掳掠人口。
他暗自疑惑,大雍如今威势还在,虽说北方边境偶有动荡,可远未到与外敌彻底决裂的地步。
每至年节,朝鲜、琉球、日本、安南、暹罗、爪哇等周边附属小国,都会派遣使臣赶赴京城朝贡。他们带来各地的奇珍异宝,既表达对大雍天朝上国的尊崇,也借此与大雍开展政治交流,商讨双边贸易。
然而,蒙古诸部作为游牧民族,内部本就四分五裂。
部分部落虽早已向大雍称臣纳贡,岁岁来朝;但仍有不少好战部落,倚仗兵强马壮,屡屡在边境滋事。
他们素来擅骑射,尤精游击之术。
每每纵马南下,劫掠大雍边民财物,扰得边境鸡犬不宁。朝廷震怒,遂断绝与彼等互市,更遣重兵日夜严守关隘。
纵是那些素来交好的部分部落,若要入神京城,亦需经九门提督府层层勘验,方能放行。
而今竟有鞑子敢在神京城内行凶作恶?其中似有蹊跷。
思索间,远处马蹄声碎,盛浥策马而来。
玄色大氅猎猎作响,偶然掀起一角,露出内里暗绣的蟒纹,在月色下泛着冷光。身后亲卫执炬相随,火光映得他面容忽明忽暗。
行至林祈安近前,盛浥勒马驻足,唇角噙着笑。
“呦,林公子好雅兴啊。”他漫不经心地转着马鞭,“怎么不见小黑?”
林祈安从容见礼:在下今日本来未骑马出行。
盛浥目光掠过那副锦衣卫制式的马鞍,铜钉在火光下泛着幽光。忽而轻笑:“林公子何时也入了锦衣卫?本世子竟不知。”
林祈安神色不变,只温声道:“世子说笑了,这马是好心人借予在下的。”
顿了顿,他又问:世子可曾见过沈纪尧?
盛浥轻啧一声,慢条斯理地摇头,却又意味深长的补了句:“倒是见过。”
林祈安眸光微动,未曾言语,静待下文。
“那小子啊......”盛浥忽然俯身,凑近几分,“此刻怕是追到城外去了。”
“城外?”林祈安眉头微蹙:“他可带足了人手?”
“怎么?”盛浥歪头,眼底闪过一丝兴味,“沈公子要去看看?”
他语调轻佻,似在调侃,可眼神里却透着几分挑衅,仿佛在说:就你,敢去吗?
林祈安微微浅笑,坦然相邀:“若世子感兴趣,不若我们同去瞧瞧?”
他话说的诚挚,实则另有隐情。
此刻城门已闭,若无这等皇亲贵胄领路,寻常人岂能轻易出城?
盛浥似是意外,眉梢微挑,定定看了他片刻,忽而低笑:好啊。
挥手屏退亲卫,只余二人并辔而行。
夜风掠过耳畔,盛浥的声音轻若游丝:“林公子,这月黑风高的...”
“世子放心,在下定会保护好您。”林祈安挑眉,将手置于腰间刀柄,随即一夹马腹,朝着城外疾驰而去。
这位素来在京中令人闻风丧胆的世子爷,此刻竟在个少年郎面前讨不到半分便宜。钦佩之余,心头莫名窜起一股无名火来。
“驾!”他扬起马鞭,紧跟而上。
林祈安倒也不是十分担心沈纪尧,他虽有些少年人的中二侠气,行事却并不莽撞,身边想必不会少了人手跟随。
但他对城内突然出现的乱象,倒是挺感兴趣。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
又见她行动迟缓,面露关切之色,问道:“姑娘还能行走吗?”
“可以的。”晴雯始终保持着三尺距离,强忍脚踝的疼痛跟上对方脚步。
二人沿着街边缓缓前行,残灯映照下,满地皆是混乱后的狼藉。
此时,街上的人群已开始慢慢疏散,不时有卫兵经过,搭救遇难的百姓。
忽听得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林祈安策马而至,勒缰之时,惊起一片尘土飞溅。
“可算寻到了。”林祈安翻身下马,目光在晴雯身前的男子身上一扫,见其容貌不俗,气质冷峻,忙拱手致谢:“多谢这位公子相护,在下林祈安。”
晴雯见着自家公子,立刻走至其身后,焦急小声问道:“姑娘呢?”
“先管好你自己吧,等着回去收拾你。”林祈安同样压低声音斥责。
白衣公子见二人相识,心中不觉涌起一丝失落,拱手自我介绍:“在下柳湘莲,只是碰巧遇见,林公子不必客气。”
闻言,林祈安上下打量着面前之人。
柳湘莲素有“红楼四侠”之称,这“侠”字赞的便是他不畏权贵、重情重义、追求自由的侠义之气。
林祈安见他果真如传闻中那般,称得上一句“冷二郎”,又深知他生活窘迫,当下摘下腰间荷包,又拿出自己的名帖,递与对方:“多谢柳公子,此时不便多叙,小小谢意,还望公子莫要嫌弃在下唐突。”
柳湘莲却只接过名帖,婉拒道:“林公子的美意,在下心领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在下分内之事,当不得这般厚礼。”
林祈安也不再勉强,诚恳说道:“他日公子若来林府,在下必当设宴相谢。”
主仆二人转身离开时,林祈安明显注意到柳湘莲的目光落在晴雯身上,久久未曾移开。
柳湘莲虽算得上一句风流倜傥,但其实则冷情,且是个颜控。
据说他整日里喜好耍枪弄剑、赌博吃酒、眠花宿柳……林祈安心下暗自思忖,此人似乎并非良配,且看以后吧。
他又回头看了看一瘸一拐的晴雯,见她满脸自责与羞愧之色,并无其他异样。
这个时代,对男子和女子的评判标准截然不同。柳湘莲纵使行为放浪,仍能被赞为“侠”,而尤三姐却因他嫌弃贞洁,落得悲惨下场。
对此,林祈安也不好过多评判。原书中这对苦命鸳鸯,虽让人唏嘘,但也并非各自良配。
“能走吗?要不骑马?”林祈安牵着马,转头询问晴雯。
晴雯看了看马,急忙摇头道:“公子,奴婢能走。”
见她显然是不敢上马,林祈安也不再勉强,牵着马走在她身前,吐槽道:“你们几个还真是有本事,小心回去被孔嬷嬷教训。”
晴雯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公子,您也得当心些。”
林祈安微微一笑:“我有什么可担心的?我可是将你家姑娘护得妥妥当当,倒是你俩跑出来,给我添了不少乱。”
“奴婢知错了。”
晴雯如今见着自家主子,方才的惊慌早已烟消云散,认错倒是爽快。
等二人到醉香楼落下,公主府的人已经寻了过来,林黛玉和灵萱也在马车上候着。
林祈安向长公主府的侍卫长方确交代一番,让他护送两位姑娘回府,又与一直在一旁的黎韫道别,随后便去找沈纪尧了。
神京城毕竟是天子辇毂之下,今夜这场骚乱,前前后后不过半刻钟,满街卫兵便已出动,往来巡逻。
受灾最严重的区域,火势虽已扑灭,但街道上行人寥寥,一片萧索。
林祈安走在其间,听到不少路人议论,心中愈发沉重。竟有传言说蒙古鞑子犯境,不仅杀害了许多无辜百姓,还四处掳掠人口。
他暗自疑惑,大雍如今威势还在,虽说北方边境偶有动荡,可远未到与外敌彻底决裂的地步。
每至年节,朝鲜、琉球、日本、安南、暹罗、爪哇等周边附属小国,都会派遣使臣赶赴京城朝贡。他们带来各地的奇珍异宝,既表达对大雍天朝上国的尊崇,也借此与大雍开展政治交流,商讨双边贸易。
然而,蒙古诸部作为游牧民族,内部本就四分五裂。
部分部落虽早已向大雍称臣纳贡,岁岁来朝;但仍有不少好战部落,倚仗兵强马壮,屡屡在边境滋事。
他们素来擅骑射,尤精游击之术。
每每纵马南下,劫掠大雍边民财物,扰得边境鸡犬不宁。朝廷震怒,遂断绝与彼等互市,更遣重兵日夜严守关隘。
纵是那些素来交好的部分部落,若要入神京城,亦需经九门提督府层层勘验,方能放行。
而今竟有鞑子敢在神京城内行凶作恶?其中似有蹊跷。
思索间,远处马蹄声碎,盛浥策马而来。
玄色大氅猎猎作响,偶然掀起一角,露出内里暗绣的蟒纹,在月色下泛着冷光。身后亲卫执炬相随,火光映得他面容忽明忽暗。
行至林祈安近前,盛浥勒马驻足,唇角噙着笑。
“呦,林公子好雅兴啊。”他漫不经心地转着马鞭,“怎么不见小黑?”
林祈安从容见礼:在下今日本来未骑马出行。
盛浥目光掠过那副锦衣卫制式的马鞍,铜钉在火光下泛着幽光。忽而轻笑:“林公子何时也入了锦衣卫?本世子竟不知。”
林祈安神色不变,只温声道:“世子说笑了,这马是好心人借予在下的。”
顿了顿,他又问:世子可曾见过沈纪尧?
盛浥轻啧一声,慢条斯理地摇头,却又意味深长的补了句:“倒是见过。”
林祈安眸光微动,未曾言语,静待下文。
“那小子啊......”盛浥忽然俯身,凑近几分,“此刻怕是追到城外去了。”
“城外?”林祈安眉头微蹙:“他可带足了人手?”
“怎么?”盛浥歪头,眼底闪过一丝兴味,“沈公子要去看看?”
他语调轻佻,似在调侃,可眼神里却透着几分挑衅,仿佛在说:就你,敢去吗?
林祈安微微浅笑,坦然相邀:“若世子感兴趣,不若我们同去瞧瞧?”
他话说的诚挚,实则另有隐情。
此刻城门已闭,若无这等皇亲贵胄领路,寻常人岂能轻易出城?
盛浥似是意外,眉梢微挑,定定看了他片刻,忽而低笑:好啊。
挥手屏退亲卫,只余二人并辔而行。
夜风掠过耳畔,盛浥的声音轻若游丝:“林公子,这月黑风高的...”
“世子放心,在下定会保护好您。”林祈安挑眉,将手置于腰间刀柄,随即一夹马腹,朝着城外疾驰而去。
这位素来在京中令人闻风丧胆的世子爷,此刻竟在个少年郎面前讨不到半分便宜。钦佩之余,心头莫名窜起一股无名火来。
“驾!”他扬起马鞭,紧跟而上。
林祈安倒也不是十分担心沈纪尧,他虽有些少年人的中二侠气,行事却并不莽撞,身边想必不会少了人手跟随。
但他对城内突然出现的乱象,倒是挺感兴趣。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