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你父亲当年可是鸭片大王
他话锋一转,看向林铭泽:“你父亲当年可是鸭片大王,虽然你后来走上了洗白转型之路,但那段历史毕竟摆在那里。”
林铭泽闻言,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今年给我父亲上坟的时候,我肯定得骂他一顿。当年做什么不好,偏偏要碰那害人的玩意儿。”
此时,霍英南突然开口打破了沉默:“我看不如这样,我去接触一下林楚涛,看看能不能把他拉过来喝茶。王社长、铭泽哥,你们觉得如何?”
被称作为王社长的中山装男子皱了皱眉,沉思片刻后看向林铭泽:“你觉得呢?”
林铭泽沉吟了一下:“林楚涛这小子虽然有些想法,但终究还是太年轻了。他很可能被曾石爵士的糖衣炮弹所迷惑。不过,既然南哥愿意出面去接触他,那就试试吧。但我们要做好两手准备,万一他不肯回来,我们也要有所行动。”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知道,在这个圈子里混,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利益才是最真实的。而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和清醒的头脑。
港岛,这座繁华与喧嚣交织的都市,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其中,管道煤气行业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了无数资本的贪婪目光。煤气公司,这块众人眼中的“肥肉”,更是成为了各路财团竞相追逐的对象。
怡和与港灯,两大巨头联手,意图通过敌意收购,将煤气公司纳入囊中。
然而,煤气董事局的利铭泽等人,却怀揣着一份深厚的民族情怀,誓死捍卫煤气公司的华商血脉。他们深知,一旦煤气公司落入外人之手,不仅意味着华商势力的削弱,更将是一场民族尊严的丧失。
于是,他们找到了李肇基,这位在地产界声名鹊起的华人巨擘。
李肇基,一个有着敏锐商业嗅觉和坚定民族信念的商人,他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公开在市场上购入大量煤气公司股份,以雷霆万钧之势,击败了英吉利资本的野心勃勃。
从此,港岛的煤气生意,牢牢地掌握在了华人手中,成为了一段佳话。
而霍英南,这位后来居上的商业奇才,他的加入,更是为这场保卫战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与林铭泽的相遇,仿佛是命运的安排,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林铭泽不仅教会了霍英南如何在银行开户,还为他担保贷款,助他一臂之力。
正是这份深厚的情谊,让霍英南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成为了保卫煤气公司华商血脉的重要一员。
在梨园的会议上,面对林楚涛这个充满争议的人物,霍英南和鲍玉刚等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林楚涛,一个赌业大亨,手上沾满了人血,名声狼藉。然而,鲍玉刚却力排众议,认为林楚涛虽然有着不光彩的过去,但他却是一个手脚干净、实打实做慈善的人。在鲍玉刚的坚持下,林铭泽最终同意了邀请林楚涛前来喝茶的决定。
会议结束后,霍英南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这场保卫战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未来的路还很长,挑战和困难依然重重。他暗暗下定决心,要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为华商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翌日,怡和总部,港岛渣甸大厦。
林楚涛、吕港生、曹人超与曾爵士,在鲍富达的带领下,踏入了这座充满历史沉淀的大楼。
林楚涛与曾爵士一行人步入怡和大班那富丽堂皇的办公室。
纽壁坚端坐在一张雕花精美的花梨木办公桌后,手中把玩着一支熠熠生辉的万宝龙钢笔,眉头紧锁,仿佛正陷入沉思。
“纽壁坚先生,有贵客到访。”鲍富达轻轻叩响门扉。
“曾爵士,真是久违了!您风采依旧,令人钦佩。”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纽壁坚先生,别来无恙?”
两人寒暄过后,曾爵士将目光投向林楚涛和吕港生,“这位是吕港生小姐,想必纽壁坚先生早有耳闻。而这位林楚涛先生。”
纽壁坚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随即恢复了平静,微笑着向两人点头致意。他心中暗自盘算,这两位可都不是等闲之辈,尤其是林楚涛,近年来在商界声名鹊起,不容小觑。
“林先生,真是后生可畏啊!听说您最近荣膺太平绅士头衔,恭喜恭喜!”纽壁坚的话语中带着几分真诚与客套。
林楚涛淡然一笑,不卑不亢地回应道:“纽壁坚先生客气了。”
一番客套之后,几人分宾主落座。
“纽壁坚,咱们明人不说暗话,这次我带林先生和吕小姐前来,想必你也知道是为了什么。吕小姐已经和我说过,你们怡和对于港灯集团的态度。”
“曾爵士,您也知道,怡和作为港岛实力最为雄厚的财阀之一,我们并不缺钱。港灯集团虽然不是我们的核心产业,但也不是随意可以放弃的。”
林楚涛见状,轻轻一笑,“纽壁坚先生,我理解您的立场。但港灯集团如今的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而我们涛友实业则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我相信,将港灯纳入我们旗下,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纽壁坚闻言,心中暗自盘算着林楚涛的底牌。
然而,林楚涛却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纽壁坚先生,我实话实说,涛友实业已经向交易所举牌,目前我们手上持有港灯集团八千万股股票。我们愿意以溢价五块钱的价格,收购怡和持有的六亿股港灯股票,总价三十亿港币。”
此言一出,就连曾爵士也忍不住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三十亿港币,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然而,林楚涛却显得胸有成竹,仿佛早已成竹在胸。
纽壁坚沉默片刻,目光在曾爵士和林楚涛之间来回游移。
如今怡和系虽然表面上风光无限,但实际上却早已负债累累。
尤其是在全球各地的投资项目迟迟未能回笼资金的情况下,怡和系的资金链已经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