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莲心

莲心侃侃而谈:“我是看了惠兰姐姐保存的草稿才感兴趣的,虽是草稿,便已经能从中看出书中的深远意义。这书写的都是女子们的丰功伟绩,并不是叫人看着取乐的,实际上是教导女子们要自强自立的。”

“你的意思是……”先前说话的女子询问道。

后面那个女子悄声告诉她:“你想啊,这些细节都写了出来,不就是明摆着告诉咱们,照着学也能成为那样厉害的人物吗?”

“哎呦,怎么可能。那都是话本子罢了,看个稀奇的,你真当照着她们学,能成女皇帝大将军啊?做梦去吧。”

“嘿,怎么不可能。你还别不信,这谁说得准啊。”

“少来了,大家不过是看个新鲜罢了。”……

思凡动了动耳朵,听着那些女子们的议论,默默叹了一声。

她找到二楼的陆锦语,将听来的这些话告诉她。

“怎么了?”陆锦语正在练习走路,她的腿很久没有走动,愈发地没力气,走得很辛苦。刚练了没一会儿,便满头大汗的。

思凡连忙扶着她坐下,抿了抿唇,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锦语,这几日是有不少客人进出锦黛阁,也有人买了《女书》回去看。但是大多数都只当个新鲜玩意儿,根本不像我们想的那样被这书打动,觉醒思想就更不用说了。”

陆锦语笑了笑:“你就为这事儿着急啊?”

“不然呢?”思凡看她一脸平静,自己急得跺了跺脚,“这不就说明我们辛苦了这几日,一点儿用也没有啊。”

陆锦语拿起帕子擦着脸上的热汗,安慰她道:“你别急,我们本就没打算唤醒所有人。这事儿也急不得,男尊女卑这块大石头在女子们的身上心上压了上千年了,哪里是我们一时半会儿能搬动的?”

“你这话听着好令人沮丧啊。”思凡悻悻地坐在她身边,给她倒水喝。

“这就沮丧了?你也不想想,这种事儿有多难。我只希望这些女子里有一两个被打动的就成了,旁的也不奢望。”

思凡没想到她这么平淡,唉声叹气道:“就这样?我们折腾这么久,就这样的结果,你能接受吗?”

陆锦语始终淡淡的:“我能接受啊。这样新奇的思想并不是那么容易传播的,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思想颠覆了大家以往的认知,更是因为这思想会触及到旁人的利益。”

陆锦语轻轻地叹了一声,目光掠过窗外看向远方,低声呢喃:“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找上门来,要焚毁此书了。”

她的声音低,思凡没听清楚,问道:“你说什么?”

“没什么。”陆锦语摇了摇头,“情况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等一等看吧,肯定会有人被这本书打动的。”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妙光欣喜的声音:“锦语,有几位小姐想要见你呢!”

思凡惊喜地站了起来,连忙去开门迎接。

门一打开,外头竟然几个陆锦语的熟人,分别是徐文心、柳惠兰、安知宁、王灵韵几人,还有一位面生的小姐。

思凡不知道这些小姐是陆锦语熟识的,误以为都是被书吸引来的,高兴得要跳起来,热情地招呼她们进来坐,又是端茶又是端点心的。

陆锦语知道她误会了,笑着跟她解释:“这几位是一通编撰《女书》的小姐。”

思凡的笑脸立刻垮了下来,端茶的动作都没有那么积极了。

妙光在这儿一同陪客,见状忍不住偷笑了一下。

陆锦语也忍不住笑了笑,然后向思凡一一介绍徐文心等人,介绍到那位面生的小姐时,陆锦语疑惑地看向柳惠兰。

“这位小姐是……”

柳惠兰笑着介绍:“她啊,是我的远方亲戚,叫莲心。”

徐文心忽然哼了一声,脸臭臭的,撇向一旁,不看那位莲心姑娘。

陆锦语的眼眸闪了闪,知道这里头有猫腻。不过眼下人多,不好细问,既然柳惠兰说她是远房亲戚,她就顺势而为好了。

“莲心姑娘,幸会幸会。这位是妙光,这位是思凡,都是我们锦黛阁的老板之一。”陆锦语借机与她攀谈。

这位莲心姑娘看着文文静静的,脸庞细白,眉眼淡淡的,整个人由内到外散发着书香气质。

陆锦语觉得她应当是会喜欢这本《女书》的人。

果不其然,莲心目光灼灼地看着陆锦语:“惠兰姐姐所说的主持编撰《女书》的那位小姐就是你啊!百闻不如一见,果然是个极聪明机灵的女子。”

陆锦语的脸颊闪过一抹绯红:“莲心姑娘过誉了。你来这里是想买一本《女书》吗?既然我们有缘,我便做主赠予你一本好了。”

莲心连忙笑着推脱:“这怎么好意思呢,我还是出钱买下吧。这书要几两银子?”

陆锦语挑了挑眉,笑道:“哪里需要几两银子这样贵?只需要十五文就够了。”

莲心惊讶地瞪大眼睛:“十五文?这样便宜?你们恐怕连刊印的本钱都收不回来吧?”

陆锦语听她懂得不少,更起了跟她深聊的念头,往她身边凑了凑:“你不知道,这书原本是长公主定下来的,打算广发给百姓们,这才定了这样的价钱。本也不是打算用来卖钱的,所以亏不亏本的,也没什么。”

“是长公主吩咐的啊。”莲心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柳惠兰见气氛要冷下去,连忙暖场子:“哎,这书好卖吗?”

陆锦语没说话,扭头看向思凡。

她这几日一直在二楼收发信笺,除此之外便是锻炼行走能力。对于卖书的事情,很放心地交给了思凡她们,所以并不清楚具体情况。

思凡摆了摆手:“看的人多,买的人少,大多是当个新鲜看。更多的人是冲着锦黛阁里的衣裳首饰来的。这不是因为孟家绸缎庄没了吗?她们便都来这儿选衣裳料子了。”

柳惠兰点了点头,这也在她的意料之内:“反正也不指望这个赚钱,只是奉长公主之命,编写一些优秀女子事迹给人传看罢了。”

其他人都点点头,觉得是这个道理。

莲心却道:“惠兰姐姐,你这话就片面了,这书的意义远大着呢。”

“怎么说?”柳惠兰问道。

陆锦语认真地看着莲心,眼里饱含希冀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