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可不能乱喝啊

那丫鬟缓缓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后,便将地上的食盒给端起。

她细心地将食盒打开来,想看看里面的饭菜有没有异样。

只是刚一打开,便瞧见里面放着的,赫然不是自己为主子所提的饭菜。

她面色一惊,方才那小厮定是拿错了食盒!

但对方走得太快,她没看清对方的长相,也不知去何地寻他。

毕竟她所提的,是她主子荣姨娘的饭菜和汤药。

荣姨娘身子虚,吃食不仅清淡,而且每一样饭菜都是放了大补的药材的。

那汤药就更别说了,为了调理荣姨娘的病症,还特地放了一些鹿茸进去。

鹿茸是什么东西,那可是壮阳补肾的药!

哪能随便喝啊!

想到此,小丫鬟不禁在心中默默祈祷。

希望对方能像自己一般,细心一些检查一番,千万别随便将食盒送了出去。

丫鬟默默祈祷的时候,苏木却是提着食盒快步往府外走。

刚走到大门口,便看见谢思宜等人还未离开。

苏木见状,有些疑惑地挠了挠头。

他脚步虽快,但也不至于起飞吧。

怎么自己跑到大厨房提着饭菜出来了,夫人她们还未走。

苏木走上前去,询问道:“夫人,可是出了什么事?”

谢思宜此时正走到马车旁,她听到声后转过来,同苏木说道:“没事,只是漏拿了个东西。”

“原来是这样,那夫人您慢些走,小人就先去给国公爷送吃食了!”

苏木坐着马车先行离开,谢思宜则在梵音的搀扶下慢慢上了马车。

走到车厢坐好后,谢思宜便问梵音:“这次都备妥了吧?”

梵音点点头:“奴婢上来前确认过了,没有漏下东西了。”

之前她们走出大门时,梵音将两个丫鬟手中的东西接过,放到马车内。

可数了数发现少了一样东西,便让谢思宜来辨认一番。

谢思宜看着那些礼物,一时间也未能想起少了什么。

她便又一一指着那些礼物同梵音说着,这个是要送谁的。

说到最后,主仆俩才想起来,原来是谢思宜二哥的礼物给漏了。

谢思宜不记得自己是漏在私库忘记拿出来了,还是梵音出来时拿漏了。

便同梵音描述着那个礼物的模样,然后让梵音去主屋和私库都找找。

自己则是在原地等着她。

梵音离开后,谢思宜本是想先行上马车的,可走到马车旁时,又忽然想起上次和陈喻宁一起坐马车所出现的意外。

一时间有些害怕,怕又遇上什么不好的事。

上次有梵音在,又因萧珩赶来得及时,才没摔胳膊断腿的。

若这次只她一人,她是不敢的!

……

马车缓缓行驶着,燕国公府离谢府距离不算近,因而梵音还特地为谢思宜准备了一些糕点。

谢思宜捻起一块自己最爱吃的栗子糕,吃到一半忽想起苏木给萧珩提去的那个食盒。

现在已过了早膳时间,但离午膳也尚早,怎么现在就提过去了?

难不成……

谢思宜将剩下的栗子糕吃完,擦了擦手后,便打着哈欠不再想这事。

萧珩的身体比她能抗,自己还是先好好该怎么调理身子。

叶大夫的医嘱其实就是让她注重口腹,调整自己从前习惯的吃食。

她自小便爱重口味的饭菜,有时虽会吃些清淡的,但多是以重口为主。

依着叶大夫的意思,其实是让她接下来都要忌口。

谢思宜很清楚,短时间内自己或许能坚持下来,但连续三五月这种,还是颇为困难。

她轻叹一声,同梵音说道:“梵音,我接下来的吃食该怎么办……”

谢思宜说这句也只是简单发发牢骚,并不是真的要不遵医嘱了。

梵音听着,自然也明白谢思宜的意思。

她柔声安抚着:“姑娘,您别担心。等您的嗓子调养好之后,您就能吃了。”

“不过您不能再像从前那般放肆吃了,奴婢接下来也得跟随您一起调整。有奴婢陪着,您应该就不会觉得难过了!”

听此,谢思宜感动地看向梵音。

“梵音——有你在我身边,真好!”

“奴婢能在姑娘身边,也是奴婢的幸运呀!”

梵音弯唇笑着,她家姑娘是顶顶好的人。

小时候能分到姑娘身边照顾她,也是旁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好运气呢!

两人又说了些话,休息了一会儿,马车便很快停了下来。

谢府的门房看见那挂着燕国公府标识的马车后,当即就惊喜地上前,快步走到马车外,朝车夫问着:

“这位大哥,敢问马车里面的,可是你家国公夫人,我家的三姑娘?”

车夫点头,门房听到后,连忙朝里面的另一个门房打着招呼。

“快,快去告诉夫人和老夫人,三姑娘回来了!”

听着这熟悉的声音,谢思宜在马车内,笑得格外灿烂。

还是这般熟悉的大嗓门!

谢思宜下了马车,便见门房一直在马车旁候着。

一见到谢思宜,门房便立马向她行礼。

“三姑娘,”他下意识开口,想到谢思宜的身份,连忙轻扇了自己一嘴巴,“燕国公夫人!”

“您莫怪,小的也是没叫习惯。”

谢思宜轻笑:“不怪你,是我太久没回来了!”

门房听着谢思宜的声音有些嘶哑,神色不禁慌张了起来。

三姑娘莫不是在燕国公府受了什么委屈吧?

这要是让夫人和老夫人知道了,指定得心疼!

要知道三姑娘自小就是谢府主子们的心尖尖,磕着碰着一点他们这些下人都心惊胆战的。

好在三姑娘性子好,是怎么磕的就是怎么,不会妄怪旁人。

将谢思宜客客气气送进府内后,门房便松了口气。

三姑娘回来带了不少礼物,他粗略看着都是些贵重之物,想来在燕国公府是受重视的。

这样夫人和老夫人见到了也能心安一些。

主子们心情平顺了,他们这些下人的日子自然就更好过些了。

门房想着,忽有些怀念燕国公和三姑娘一同来谢府时的情形了。

当时正逢夫人生辰,又因燕国公上门,他们这些下人各个都收到了赏赐。

想到此,门房有些感慨,怎么今儿个燕国公就没跟着一起来呢!

在门房为赏银而感慨时,大理寺内被念叨着的萧珩,却是遇到了不小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