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时节逢上君 作品

第155章 朱棣的抉择,朱高燧立国大赵

朱高燧紧紧盯着朱棣,脸色微微涨红,额头、脖子的青筋还有些许浮现,胸膛剧烈起伏。

朱高燧很是不甘,又是无比的愤慨,这次他没有隐藏自己任何的情绪,全部爆发了出来。

这次去见朱高煦,让他深深知道了权力的重要性,而权力,来源于实力,唯有大军,才是最为直接的实力源泉。

他本以为与朱棣说这件事,朱棣会同意,因为他出去同样也是不让朱棣为难,而且不过是离开大明打下自己的藩地罢了,已经有朱高煦走这条路了,朱棣总不能再拦他了吧?

朱高燧是真没有想到,朱棣还会阻拦他。

居然是怕他与朱高煦联合起来靖难,朱高燧是真的想笑。

他都朱高煦都那样了,朱棣还在怕什么呢?

一个皇帝,怕这怕那的,真是一种讽刺。

至于朱棣给他准备的这条后路,之前他还没有想法,但现在他不想了,他凭什么要去成为朱高炽以及朱瞻基上位后的牺牲品?

他凭什么只能做一个闲散王爷?他朱高燧就不能像朱高煦那样吗?

他明明都已经不再对朱棣那个位置有幻想了,他现在只想像朱高煦那样,去外面打一个自己的藩地,建立自己的国度,自己就是那个国度的王,他就是那个国度的主宰。

没有做大明皇帝的希望了,他还不能出去做一个自在的王吗?他为什么时刻面临朱瞻基的监视,一辈子就那样?

至于大明之外都是贫瘠之地,他不在乎了,朱高煦都能将大汉发展起来,朱高燧相信自己同样能够做到。

朱棣听着朱高燧悲愤的怒吼与质问声,心头满是悲凉,没想到自己的儿子,都是这样想他的啊,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他啊。

转过身不再去看朱高燧,他没有想到,当初明明是和煦的一家人,最终却是走到了这一步,自己的儿子都要离他而去。

他就想不通了,朱高煦也就算了,为什么朱高燧也对朱瞻基这么不放心,就那么觉得朱瞻基会沾至亲的血吗?

此刻他已经不想去理会朱高燧在朱高煦那里受了什么刺激,只有无比的复杂,双眼隐隐有些红润。

此刻,朱棣仿佛更加能够理解什么叫孤家寡人了,皇帝为什么是孤独的了,他其实很不想这样,奈何自己的这几个儿子,总是在逼他。

但这些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他终究是皇帝,情绪的变化,不过就是瞬间罢了。

朱棣赫然转身,威严的看着朱高燧。

“既然你想要出去,我允了。

但是,具体去哪里,等北征结束,再来和朕说。

现在,全力备战,先灭鞑靼!”

“是!”朱高燧也不在乎朱棣用‘朕’这个称呼了,只要答应了他就好。

至于去大明以外哪里,他自己其实也没有多少想法,但无论朱棣安排哪里,他都能接受。

出去自己闯荡,自己建国,总比留在大明要好,这是他心中的想法。

斡难河畔,明军与鞑靼可汗本雅失里展开大战,明军大胜,本雅失里率领数骑而逃。

朱棣率领大军继续深入,又在兴安岭与阿鲁台展开激战,最终阿鲁台部众被击溃,阿鲁台带着家眷仓皇北逃。

在明军的威势下,阿鲁台只得向大明请降,递上降书,再次与大明恢复朝贡关系,阿鲁台也被朱棣封为和宁王。

随即朱棣率领大军班师,回到大明之内,朱棣来到顺天府,找来在这里的姚广孝。

“贫僧恭贺皇上解决鞑靼,大胜归来。”

“不过是解决鞑靼侵犯我大明边地之事罢了,等哪一日能够彻底解决边患,才值得庆贺。

来找少师,是为另外之事。”

朱棣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欣喜,在他眼中,自己带了几十万大军,要是连一个鞑靼都打不过,那才是真的耻辱。

赢了在他眼中本就是正常的事情,这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姚广孝也是看出了朱棣有心事,没有再言。

片刻,随着朱棣将朱高燧也想离开大明的事情说来,姚广孝顿感诧异。

他是真没有想到,朱高燧竟然也想要离开大明。

而他也来不及多想,朱棣的声音继续传来。

“他们既然都想离开大明,我就让离开,现在我还没有想好让老三去哪里,少师可有主意?”

这个问题朱棣想了许久,心中也有了一点想法,但始终犹豫。

虽然他对朱高燧很是生气,但说到底是自己的儿子,他也不想让朱高燧去太过苦寒贫瘠的地方。

但他看了大明周边的地图,实在想不到哪个地方是贫瘠的。

尤其是还需要避开朱高煦那个方向,不能让朱高煦与朱高燧又走在一起。

这两兄弟走在一起,他自己是不怕的,相反,朱高煦与朱高燧要是真有那个本事,他反而还期待两人做那样的事,他也正好会会自己的儿子有几斤几两。

但这个想法不过是转瞬即逝,大明如今内外都有困难,他可没有心思和朱高煦、朱高燧过家家。

如今杜绝朱高煦与朱高燧再度走到一起,主要是担心后面的朱瞻基压不住这两个叔叔。

对朱高炽他都是放心的,朱高炽看着敦厚老实,但实际上却不是那样的人,朱棣心中很是清楚。

唯独就是朱瞻基,面对上这两个到时候手握大军的叔叔,朱瞻基会忍不住主动出兵,他怕因为这件事影响到大明内部,尤其是北边的蒙古诸部,恐怕也会兴风作浪。

只要将朱高煦与朱高燧分开,两人都无法对大明造成什么危险,因为外面,是真的无法和大明相比。

姚广孝不断沉思着,这个问题,他很是慎重。

想了一会,姚广孝缓缓开口。

“皇上,当初汉王殿下出去,是为了充当大明的西南屏障,皇上也让汉王殿下解决麓川问题。

那么赵王殿下同样可以从这点入手。

如今大明的威胁,就是北边的鞑靼与瓦剌,以及南方沿海的倭寇之患。

其中又以北边的瓦剌与鞑靼才是大明心腹之患,而要是让赵王去面对,恐怕力有未逮。

贫僧有两个地方可供皇上选择。”

“何处?”

迎着朱棣的目光,姚广孝轻声道:“哈密,吕宋。”

看着姚广孝缄口不言,朱棣开始沉思了起来。

这两个地方,他也是有考虑过的。

吕宋在南洋,距离倭国不远,朱高燧一旦过去,那么可以从海上将侵犯大明的倭寇拦下来。

尤其是可以让朱高燧如同他让朱高煦解决麓川一样,也可以让朱高燧解决倭国,彻底解决倭寇袭扰的问题。

而且吕宋也是大明的附属国,吕宋的总督许柴佬,都还是他让郑和带着诏书过去册封的,作为朱高燧的藩地,完全没有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吕宋岛与朱高煦所在的大汉,距离也远,有着大海相隔。

在海上,大明水师的实力,就是当世最强,尤其是还有郑和的舰队在下西洋,随时可以监测海上,他也不担心朱高燧能够做什么。

而在西北方向的哈密卫,也是他才设立的,还是因为哈密酋长依附大明,才因此设立了卫所,与如今奴儿干都司,是有些相像的。

哈密的位置,比起吕宋就重要太多了,丝绸之路的枢纽,也是朝廷如今对西北各项情报打探的来源地之一,可以说是西北地区的情报中心。

同样也是大明与西北之外各国往来的要地,可以说是必争之地。

但哈密同样面临一个极大的难题,那就是因为与瓦剌接壤,可以说时常被瓦剌入侵,为此在哈密卫那里,除了原酋长组成的大军,他还特意派了四千精锐明军前去抵御瓦剌。

原本在建文时期渐渐有些糜烂的肃州卫、罕东卫等,他都有所加强。

其实除哈密外,这些地方是与他原本同为九大塞王之一的肃王朱楧负责,但在建文时期,因为朱允炆干的那些事,朱楧退至兰州,那些地方都基本糜烂,几乎都是他重新打造出来的。

如今他在那里的建设基本完成,现在让朱高燧去,朱棣心中其实是不想的,因为那个位置,对大明而言非常的重要。

哈密在朱棣心中的战略位置正是因为无比的重要,后面他还想要将哈密卫提升为哈密都司,这样的情况下,他又怎么放心将朱高燧放过去乱搅合。

只是朱棣现在还不知道,等他的好大孙上位,不仅西南舍弃交趾,东北舍弃奴儿干都司,北弃开平,这西北的哈密,也被主动丢了。

也就是南方没什么可让朱瞻基丢的了,不然恐怕南方都还得接着丢不少。

也不对,最后朱瞻基停止了郑和下西洋,也算是丢了吧?

毕竟南方沿海,也只能丢这个了。

朱棣费尽心思打造的重地,在那时都将会全部化为乌有。

姚广孝看着朱棣皱眉沉思,心中点头。

他猜得到朱棣在沉思什么,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欣慰,朱棣没有因为朱高燧的事情就乱了心神。

哈密的重要性,他同样非常清楚。

随即姚广孝在此刻缓缓出声。

“皇上,若是想让赵王殿下去往西北处,也不仅仅是哈密。

当初汉王殿下离开大明建立大汉国,是自己打下来的。

皇上不妨给赵王殿下一支兵马,让赵王殿下自己去打呢?”

朱棣一愣,这个他还真没有想过,因为西北那边与西南完全不同,当初朱高煦可是带着三十万军去打安南,如今他还能给朱高燧三十万军?

就在这时,姚广孝的声音再度传来。

“贫僧知晓皇上其实不舍赵王殿下离开,从赵王殿下为锦衣卫指挥使司那一刻起,皇上就为赵王殿下准备了退路。

如今皇上让赵王带着兵马去哈密以外自己打下疆域立国,若是赵王殿下成功,皇上如今又何须忧虑太多?

而若是赵王殿下不成功,那么皇上让赵王殿下回来便是,继续掌管锦衣卫,如此皇上更是不用担心。

且赵王殿下在那个方向,要么夺东察合台汗国的疆域,要么夺瓦剌的疆域,无论赵王殿下怎么做,无论成与不成,对大明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不过在那些地方需要熟知游牧,擅骑战才可,贫僧听闻前番同安侯火真受伤,同安侯原本为蒙古人,对游牧与骑战尽皆精通,让其辅佐赵王,可助赵王一臂之力。”

朱棣闻言,心头很是心动,让朱高燧出去开疆扩土立国,还是从东察合台汗国或者瓦剌之中抢过来,朱棣想想,是真的意动。

因为无论如何,让朱高燧去走这一遭,必然都会对两方造成削弱,这不就是在变相的减少大明的压力吗?

尤其是瓦剌,要是朱高燧选择瓦剌,更是可以削弱瓦剌的实力。

尽管意动,朱棣面色丝毫不显,平静的看向姚广孝。

“少师,吕宋之地,为何不可?”

现在朱棣很想听听姚广孝为什么不认同这个地方,既然不认同,刚才还要说出来让他选?

姚广孝闻言,不紧不慢道:“倭寇对大明只是小癣,大明有着强大的水师,在沿海各个要地均有成熟的卫所,朝廷只要需要,随时可以解决。

唯独北方的瓦剌与鞑靼,不可轻视,北方,才是朝廷真正需要重视之地。”

朱棣认同的点点头,如今虽有倭寇袭扰,但在朱棣眼中不过就是些水匪罢了,大明只要想针对,有的是法子。

而朱棣内心深处同样还有担忧,那就是朱高燧去了吕宋,一旦与朱高煦联合,不是他想看见的。

尽管有宽阔的海域阻隔,但真要联合,并不难。

而朱高燧要是去往西北,朱高煦与朱高燧想要联系,可就难了。

将朱高燧的事情定下,第二日,朱棣就叫来朱高燧,将决定说了出来。

朱高燧听后,心头虽然沉重,但也没有说什么。

难了点就难了点,他相信自己能够做到。

“爹,给我多少兵马?”

“你原本的王府三卫都让你带走,另外再给你三千骑兵,同时还将火真跟着你。

当初给了老二多少,也不会少你的,物资也给你准备了,不过后续就靠你自己了。

你要是真能建立大赵国,那是你的本事。

但要是做不到,就回来继续掌管锦衣卫。”

朱棣看着朱高燧,心中也是格外的期待,他朱棣的儿子到底是龙是虫,就看朱高燧自己的了。

他能做的,也就是这样了。

要是朱高燧真的建国成功,并且稳定了下来,今后大明针对瓦剌,就又多了一种方法,多了一条路。

朱高燧听得激荡,得到朱棣的允许,当即开始准备出去建立自己的大赵。

朱高燧是一刻都等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