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朱棣:兄弟当齐心,不可亲者痛仇者快!
朱高煦还在和韦婉芸温存交代着,良久,两人才缓缓分开。
“好了,你下去准备吧,也不用全部收拾,尽量少带一些,别让府里的那些人发现了。
更重要的是,你要自己做好心理准备,将马车布置好。”
“嗯,我知道了。”
韦婉芸心中犹豫片刻,还是忍住了没有说。
在走出房门后,韦婉芸眉宇之间带有些许忧愁,双手抚摸着腹部,心间一痛。
片刻,韦婉芸深呼吸一口气,眼神逐渐坚定。
在韦婉芸下去后,朱高煦随即叫来朱武与丘平。
“王爷。”
“起来吧,事情紧急,如今在大明留了月余时间,大汉之内也不知情况如何,我放心不下,你们下去做好准备,尽快返回。
朱武,你这段时间跟着王妃,王妃怎么说你就怎么做,去吧。”
朱高煦看着朱武,心头复杂,朱武的可能性虽然很小,但他心中还是存在担忧,除非这次能够顺利回到大汉,不然他对朱武的疑虑依旧不会消除。
让朱武跟着韦婉芸,他相信韦婉芸知道他的意思,就是让韦婉芸看着朱武,因为接下来的动作,他不能告诉朱武。
无论朱武的可能性有多低,朱高煦都不想去赌,事情太大,赌赢了收获不大,赌输了一切皆休。
朱武闻言,心头满是疑惑,但也没有丝毫多言。
“是,王爷!”
朱武当即退了出去,朱高煦随即看向丘平。
“你暗中通知下去,让我们的人做好准备,后日出发!”
“是,王爷!”
丘平心头一凝,至于为什么朱武在的时候朱高煦不说,他也压根没有往其他方面想。
现在听着即将要回去的命令,丘平也有些激动。
别以为就朱高煦和韦婉芸的压力大,他和朱武,以及随行而来的护卫,压力都大,他们每个人都清楚肩上的担子,丝毫不能出错的。
尤其是朱高煦不在的这段时间,每个人的那颗心弦都是紧绷着的。
待丘平下去后,朱高煦也在思考着自己的安排,想着还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然而没多久,朱武再次匆匆走了进来。
“王爷,这是成国公送来的密信!”
朱高煦眼前顿时一亮,看向朱武的目光,都清澈了不少。
朱能传来的密信?
哪怕他没有看,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内容,但他知道一点,那就是朱武没嫌疑了。
毕竟敢在这个时候冒着被锦衣卫发现的风险给他传信,朱能态度他大概已经猜到了。
朱高煦没有说话,接过信直接打开看了起来,然而看后,朱高煦一脸的沉重,甚至有些气愤。
“满朝士大夫官员,除了少数夏元吉那几个,其他人都在上书要留下我呢。
你说这些人,什么时候对我这么关心了?
当初我离开大明之时,这些人巴不得我离开,如今又要留下我,真是稀奇啊。”
“王爷,末将一定会护送王爷回到大汉的!末将手中刀,绝不答应他们将王爷留下!”
朱武单膝跪地,出主意什么的,他完全没有想过,自己什么本事,朱武非常的清楚,他也相信朱高煦肯定有安排。
他能做的,就是护卫朱高煦安全返回,谁阻拦,手中的刀就挥向谁。
朱高煦将朱武扶起,目光欣慰,没有了猜忌,再看朱武,朱高煦只觉得很好。
“你的心意我知道了,不过只知打打杀杀,成不了大事。
我们势弱,一旦真的用刀了,我们更加难以回去了。”
朱高煦说完,不再去管朱武,当即来到桌前,给朱能写下两封信。
“你带着这封信,再带几个人,大张旗鼓的去成国公府,就说本王邀请成国公前来一叙。
期间你将这封密信暗中交给成国公,他会知道怎么做的。”
“这封信你也拿着,这是给淇国公的,同样大张旗鼓的去,不能有丝毫掩藏,也是同样的理由,暗中将信交给淇国公。”
“诺!”
朱武恭敬的接过密信,其实他很疑惑,如今这个时期,在他看来更不应该接触朱能与丘福,凭白增加朱棣的疑心才是,为什么还要大张旗鼓的去邀请?
朱武没有问,他知道一点,朱高煦这样做有这样做的道理,他只需要执行。
在朱武下去后,朱高煦顿时笑了。
朱能这封密信说的,就是如今他最为缺失的消息,关于朝堂的消息。
朱高煦都没有想到,朝中的那些士大夫,所谓的清流,在这一刻裹挟在一起,竟然全都在为朱棣求情,让他留在大明。
什么他的孝心,什么大明不能没有汉王,什么不能让汉王出去吃苦,理由五花八门,反正对着他就是一顿梦夸,目的也格外的统一。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些人都是他朱高煦的朋党呢,是他朱高煦的势力呢。
这些人,简直比他娘都还要关心他,还要为他着想。
朱高煦想想都觉得恶心,难怪能够在朝堂上立足了,并且位置还不低,也难怪是玩笔杆子的,是真的脏。
而朱能这封信中还提到了,朱高燧也想留下他,朱高炽的态度如今还不清楚。
朱能的这封信就是说这些,其他的都没有说。
对于朱高燧想要留下他,朱高煦没有丝毫意外,毕竟朱高燧一个人在京城独木难支,玩不过朱高炽,可以说完全不是朱高炽的对手,这是要让他一起对付朱高炽呢。
尤其是没有了爪牙的他,斗朱高炽的同时,对朱高燧还没有什么威胁,这简直太好猜了。
朱高炽的态度不明,这既在朱高煦的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意料之外的是,朱高炽竟然没有主动表明留下他,若是朱高炽都发声,他想要走的困难更大。
而意料之中的是,他对朱高炽能力的看好,作为一朝太子,到了这个位置,在他这个事情上,哪里能够轻易的将自己的态度表现出来。
至于朱能的态度,他也知道了,也如同让朱武当初带回来的话一般,朱能站在了朱棣那边,而不是他这里。
朱高煦没有丝毫意外,朱能、丘福这些当初燕王府的老人,可以说只要朱棣还在,就不可能跟别人。
当初支持他争夺太子,只是在他与朱高炽之间做选择,没有了朱棣,武勋的态度一目了然。
朱高煦将密信焚烧,这次朱能又帮了他一次,恐怕也是因为他送药的事情才顶着压力帮他,为他说明这些消息,朱高煦心中还是有些感动的。
尤其是朱能的态度,让他将怀疑的人再次减少一个,现在就剩下了张辅、李远、王聪、王忠四人了。
就在朱高煦沉思之时,丘平匆匆走了进来。
“王爷,有锦衣卫来了!”
看着丘平沉稳之中却又有些许慌乱,朱高煦拍了拍丘平的肩膀。
“你和朱武也跟了我快一年了,之前让你们学的,不要忘了。
你们在我身边只是暂时的,以后你们都会出去独领一军,成为主将,这个样子,如何让我放心。
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事,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慌乱,不能自乱阵脚,要稳重。”
“王爷,末将知道了。”
丘平一时有些无脸去看朱高煦,心中的慌张也很快被控制,坚定心神。
朱高煦笑着走了出去,锦衣卫能够来他府上,他已经猜到是什么原因了。
来到正堂,锦衣卫当即来到朱高煦身前。
“汉王殿下,皇上有请,请汉王殿下入宫。”
“本王知道了,你下去吧。”
锦衣卫全程拱手,缓缓退了下去,神态无比的恭敬。
朱高煦则是来到后宅,换上一身衣服,又交代了韦婉芸几句,随即往宫内而去。
路上,朱高煦心头都是思考着朱棣叫自己入宫,是让自己回去,还是让自己留下来。
他很清楚,朱棣的态度,这次见面就会出来了,对他是好是坏,他也即将能够知道。
到了这一步,朱高煦心头还是有着些许的紧张,毕竟要是朱棣能够同意他回去,他也不用折腾这么多了,虽然这个可能性很小,在他看来微乎其微。
能够和平解决,他还是希望和平解决,毕竟身在大明,他那些准备,都是为了迫不得已时有其他法子离开罢了。
一路畅通无阻来到殿内,刚进去,朱高煦看见朱高炽也在,心头微微一动。
居然不是找他谈心聊天的,还有朱高炽,朱棣这是要做什么?
而且看着朱高炽跪在地上,朱高煦都猜不到了。
“爹,你叫我?”
“怎么,还不能叫你了?”
朱高煦看着朱棣的目光径直盯了过来,嘴角一抽,他就正常的一句话,这人至于这个反应?
这时候朱高煦也差不多知道朱棣的心情了,指定不怎么好。
“爹,肯定能啊,我这是想问问爹有什么事嘛,毕竟太困了些。”
朱高煦站在朱高炽身旁,弯身说道。
朱棣闻言,看着朱高煦,最后又看向朱高炽。
“起来吧,还要我亲自来扶你?”
朱高煦当即扶着朱高炽起身,朱高炽一脸的感激。
随后一句话也没有说,两人一起站着。
朱棣走到两人身前,缓缓开口。
“老二,你是不是要准备回去了?”
“是的爹,我准备三日后返回。”
朱高煦话音落下,大殿内顿时陷入沉默,父子三人,谁都没有再出声。
朱棣看着朱高煦,对于朱高煦这么快返回,他不惊讶,要是朱高煦不着急,他反而会惊讶一番。
良久,朱棣缓缓开口。
“那些奏折,你先去看看。”
朱高煦闻言,来到龙案前,看着案上满是奏折,当即打开看了起来。
当一一看完,朱高煦才来到朱棣身前。
“都看完了,看来满朝文官,大部分都不想让我回去。
爹,你也要留下我吗?”
朱高煦直接摊牌,那些奏折,正是上书劝朱棣留下朱高煦的。
现在朱棣让他看,正好顺势而为,彻底弄清楚朱棣的态度,省得自己猜来猜去的,耗费心神。
朱棣看着朱高煦就这样平静的看着他,顿时笑了。
“留下你?当初都让你出去了,还留你做什么?让你留下来整天气我?
你看了那些奏折,心中有什么感想?”
朱高煦心头一震,朱棣这是同意他回去了?这么简单?
朱高煦控制住激动的心,现在只能说对他而言是个好消息,但只要朱棣没有开口确定,那这事就还没有定。
朱高煦不再去想,如今更重要的,还是朱棣后面的问题,这关乎着朱棣会不会同意。
片刻,朱高煦认真的看向朱棣,声音严肃。
“爹,这些人,没安好心,他们想要我老朱家乱起来!”
“哈哈,好!说得好啊!老二你能明白,我很高兴,但你旁边这个人就不明白,他还是大明的太子!
刚才,他还在为这些人开脱,真是好太子啊!”
朱棣看向朱高煦的目光更加的欣慰,出去建立了大汉国,这王位果然没有白坐,知道这些。
朱高炽在一旁再度匍匐在地。
“爹,我没有偏向他们,他们的用心,儿子心里也清楚。
但是朝廷不能离开他们,还需要他们来帮我们治理天下,即便将他们全部清除,也必然会有人上来,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
而且补上来的人,能不能做好事情,协助处理好国事,都仍未可知。
大明如今不能乱,北地有边患,天下各地百姓艰难,一旦动乱,会动摇大明国本。
儿子一心为大明,绝无任何私心,请爹明鉴。”
朱高煦听到这里,也差不多明白了,合着是朱棣想要对这些士大夫动手,朱高炽来劝的。
朱高煦都觉得朱棣冲动,这些人,在没有合适的替代之人前,确实不能动,而且也没有理由。
而朱棣看着朱高炽,也没有再说这件事。
“行了,起来吧。”
“老大,老二,现在你们知道我叫你们来的原因了吧,你们争斗得越狠,这些人越高兴。
你们是亲兄弟,兄弟当齐心,不可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大明是我们老朱家的大明,我希望你们都能明白,身为老朱家的人,应该当即大明繁荣昌盛为己任!
今天你们两兄弟当着我的面,告诉我,能不能做到和睦相处?能不能做到老朱家人该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