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朱高煦的抉择,回还是不回
王宫庭院内,朱高煦难得的享受着片刻的闲散时光。
作为大汉的王,哪怕有着李定荣等人为他分担各项事务,但能够来到朱高煦手中的事情,也是一点也不少。
这时,韦婉芸亲手拿着一个果盘走来,给朱高煦投喂着新鲜的水果。
“王爷,那个织布机与纺织机,真不错,我已经让内府的人全部都换上了。
以往这些衣物,都需要在外面找人制作,现在有了如此神物相助,只需要些许人,内府不仅可以供应宫内,还节省了不少开销。”
“那是,这两个好东西,可都是我制作出来的。
现在朝廷的纺织局,产出的纺织品比之前翻了几番,需要的人却是不用那么多,确实可以有效的节约人力。”
听着韦婉芸说起这些,朱高煦心中也有些得意,虽然谈不上什么先进与科技,但起码这是他自己动手做出来的。
韦婉芸看着朱高煦一脸自豪,也是跟着夸赞了几句,朱高煦弄出来的这些物件,韦婉芸是真的认为巧夺天工了。
不一会,两人又聊起了其他,聊了没有多久,只见丘平扶着朱武匆匆走了过来。
“参见王爷,王后。”
朱高煦看着朱武回来,心头顿时一惊,按照他的预想,朱武应该不可能会这么快回来才是。
朱高煦正心头以为是朱武在路上遭贼了,只见朱武跪在地上,用力的磕着头,额头都出现些许微红,朱高煦心头更加沉重,当即拦下朱武的动作。
“朱武!本王不是让你送药回大明吗?为何这么快回来了?你别磕头了,先把事情说清楚!”
朱武双眼通红,脸庞更是无比的憔悴,此刻虎目湿润,满心自责。
“王爷,臣愧对王爷!臣送药历时二十二日,赶至皇宫,可仍旧晚了半个时辰,皇后,崩了。”
朱高煦瞳孔一缩,完全没有去顾及跪在地上的朱武与丘平。
朱高煦满是不可置信,他记得历史上徐妙云可是七月才去世的,如今整整提前了接近三个月的时间,他不断凑齐荣耀点,期间哪怕他想兑换其他想要的,都全部忍住了。
提前了这么多时间给徐妙云送药过去,结果还是晚了?
朱高煦一时间都无法接受,为什么徐妙云会提前接近三个月就去世了?
难道真的是因为他离开大明的事情,让徐妙云操心了,导致没有能够有效休养?还是因为之前徐妙云为了他绝药绝食让朱棣同意留下那部分精锐明军而导致的?
朱高煦一时有些恍惚,他见徐妙云时,来到这个时代的时间并不长,总共就见过两面,但徐妙云两次帮他,都是真正的帮了他。
现在再回想起第一次见徐妙云时,徐妙云说的那些话,朱高煦心头满是复杂。
内心深处的情绪不断酝酿,或许是原身朱高煦的影响,朱高煦完全沉浸在悲痛之中。
徐妙云不仅是朱高煦的母亲,更是那一家子人里面,真正关心他、在意他、爱护他的人了,也是真正帮了他的人,如果没有徐妙云,他能不能离开大明,来到这里后能不能发展得比较顺畅,恐怕都是一个大问题。
朱高煦一旁的韦婉芸同样无比悲痛,她作为女子,更能体会徐妙云对朱高煦的好。
虽然徐妙云对朱高煦三兄弟都很好,但都是无比纯粹的爱。
看着依旧无法回神的朱高煦,韦婉芸紧紧挽着朱高煦的手。
“王爷,节哀。”
韦婉芸的声音,让朱高煦缓缓回过神来。
此刻的朱高煦,无比的平静,但双眼微微的泛红与湿润,却是在表明内心的不平静。
朱高煦看着朱武,说话的声音一时都有些嘶哑。
“即便是因为此事,你也应该不会这么快回来吧,说吧,朱能对你说什么了?”
虽然悲痛,朱高煦的脑海却是无比的清晰,只是这样一个消息,也是朱棣派人前来传信,朱武能够在这个时间回来,说明在大明基本没有休息,又一路疾驰,才能做到。
朱武这个动作,就顿时不一样了,说明朱武绝对有要事,而且是还要赶在朱棣派人的人之前见他,加上朱武要去见朱能,大明发生的事,朱武肯定也想不到那么多,那么只能是朱能嘱咐朱武。
朱武匍匐在地,随即将朱能的交代说了出来。
“王爷,家父言一定要给王爷说清楚,末将送药到皇宫,距离皇后崩,就相差了半个时辰。
家父言,相差数天都可以,唯独相差半个时辰,又确有救治的药,恐会让人多想。
家父另让末将告知王后与李阁老,王爷若是回京,一旦回大明,恐再难出大明。
家父让末将一定要赶在朝廷派人的人之前与王爷说明。”
朱高煦死死的看着朱武,朱能这番话,已经相当于说得非常露骨了,最后那句朱能是怕他多想,才让朱武给韦婉芸与李定荣说,不对他直接说来。
但就凭借前面两句话,朱能已经是非常不怎么委婉的在提醒他了,只要有脑子,都相当于明示了,那就是朱能建议他不要回去,回去则凶多吉少。
朱高煦非常清楚,他的势力基本都被他带出来了,在大明已经没有了势力,一旦朱棣发难,他连一个没了爪牙的老虎都算不上。
之前他在大明还有鱼死网破的能力,再回大明,就没有了。
只有一个大义之名,以及朱棣爱惜名声,不会对他怎么样,但朱能那一句,就晚半个时辰,无论是巧合还是事实,就已经让朱棣有理由那样做了。
朱高煦现在只得暂时将对徐妙云的悲伤放在一旁,如今有一个很残酷且现实的问题摆在他面前,他到底要不要回大明?
脑海里不由自主的又想到当初第一次见面,徐妙云赶他走,让他再也不要回大明,哪怕是徐妙云身死,都不要回大明的话。
朱高煦思考半响,良久,看向朱武。
“起来吧,此事不怪你,你能在二十二天内赶到,已经比预想的快了整整八天,已经尽力了。
来回奔波,你身子也受不住,下去好好休息吧。”
“芸妹,给朱武送些补物,再让太医看看,确认无碍后再回来。”
“臣,谢王爷,臣无碍,不敢再要王爷赏赐补物,臣愧对王爷信任,未能及时赶到,请王爷责罚!”
朱武痛哭流涕,他已经准备好了被惩罚的准备,哪怕朱高煦砍了他,他都不会有丝毫怨言。
但朱高煦却是没有丝毫迁怒,可以说平静得让人害怕,朱武心中满是感恩,但朱高煦对他越好,朱武心中越是自责。
就如同朱能说的,相差两三天都不会让人这么难受,偏偏就相差半个时辰。
朱高煦没有多言,示意丘平,丘平当即将朱武带下去休息。
朱高煦随即看向韦婉芸,不待朱高煦说话,韦婉芸沉重的点点头,缓缓退了下去。
这不仅仅是给朱武准备补物与叫太医,而是她知道,朱高煦接下来要找人商议,她只能先下去。
也如韦婉芸所想,朱高煦当即让人去叫来李定荣。
这件事过于重大,更是直接关乎大汉,他不得不慎重。
徐妙云对他确实有大恩,但恩情是恩情,他也必须要考虑现实。
很快,李定荣匆匆走来,刚要行礼,直接被朱高煦拉住,拉到一旁坐下。
“王爷,可发生了什么事?”
朱高煦的神情,他看得出来,肯定是发生大事了,李定荣还在想着近期大汉有没有出现什么异常。
朱高煦并没有意外,当即道:“本王母后,大明皇后,崩了。”
李定荣瞳孔一缩,同样满脸的不可置信,但不过片刻,来不及感伤的李定荣,神情无比的凝重。
随着朱高煦将朱武的事情说来,李定荣原本凝重的神情,更加的不好了。
朱高煦看着李定荣,继续出声。
“朱能的意思,你应该也知道了,他是在告诉我,让我不要回去。
之前当初离开大明时,母后也曾与我说过,若是这一天到来,让我不要回去。
你认为我要不要回去?”
李定荣没有第一时间出声回应,沉思良久,凝重道:“王爷,成国公或许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劝王爷。
若是在下料想不错,王爷若是回大明,成国公会支持皇帝,而不会支持王爷,除非会危及到王爷性命。
皇后当初所言,臣还请王爷恕罪,接下来臣所说的话,可能会让王爷生气,但臣也必须要说。
若是王爷听从皇后之言,王爷确实无忧,但若是王爷对大明还有想法,那么将彻底失去与太子争夺的权利。
皇后崩,王爷却是不回,已经有失孝道,必不得人心,便失去了大义,王爷只能在外。
皇后向来坚持立嫡立长,皇后也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王爷放弃与太子的争夺,彻底断了王爷的那些念想。”
李定荣说完,直接跪在朱高煦面前,等候朱高煦发落。
如今徐妙云已死,李定荣这般议论,可以说朱高煦砍了李定荣都不为过。
朱高煦此刻并没有去责怪李定荣,他知道李定荣是什么样的人,而且他也需要李定荣。
朱高煦则是意外李定荣的这个说法,细细想来,还确实是这样,如果还是原身,肯定对大明还有想法,肯定还会和朱高炽争。
但要是真的听了徐妙云的话,那就是真的彻底丧失了和朱高炽争的资格。
朱高煦并没有去怪徐妙云,他也明白,徐妙云一直希望他们三兄弟和睦相处,不想看见他们三兄弟相互争斗,最终水火无法相容。
按照李定荣的说法,这也确实算是一个法子。
朱高煦看向李定荣,良久,缓缓出声。
“起来吧,今后不可妄议便是。
现在按照你的意思,我是不应该回去吗?”
李定荣重重磕头,才站起身来。
“王爷,若是不回,王爷的名声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孝道有失,是祸非福啊。”
“那你给本王一个准话,你认为本王到底要不要回?”
朱高煦已经不想听这些解释了,他自己也能想到,他只想看李定荣的态度。
李定荣向着朱高煦拱手,凝声道:“王爷,臣不建议王爷回去。
如成国公与皇后所言,王爷一旦回去,皇帝若是不让王爷归来,该当如何?
如今大汉已立,王爷当以大汉为重,些许名声罢了,此刻不应重视。
如此虽愧对皇后,但大汉,不能没有王爷,不然大汉,也将亡了啊!”
李定荣知道这个抉择很难下,其实他也并没有说完,朱高煦不回大明的影响还有,但他不能说,因为他想让朱高煦留下,不去冒险。
朱高煦听后,心头一时有些失望,随即又严肃的看着李定荣,在他看来,李定荣应该是没有说全,说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劝他。
朱高煦叹声说道:“定荣,你应该没有说全吧?其实那些你不说,本王心中也知道。
但本王母后先后帮本王两次,两次都是关键之时啊。”
李定荣听到这里,也不管朱高煦会怎么对他了,当即再次开始劝说起朱高煦,说着大汉没有朱高煦之后的危害。
朱高煦与李定荣争执了许久,也聊了许久,最终李定荣神情复杂的离开王宫。
朱高煦来到韦婉芸这里,韦婉芸早已在屋内等待着,似乎知道了朱高煦会来一般。
“王爷,您决定好了吗?”
给朱高煦倒上一杯茶,韦婉芸看向朱高煦。
现在的局势,她也有自己的分析,可观的事实,她也想得到。
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朱高煦的抉择,这才是关键。
“芸妹你是怎么想的?”朱高煦没有回答,而是问向韦婉芸。
韦婉芸也没有露怯,看着朱高煦,坚定说道:“其实无论回与不回,尽皆有利有弊,且皆有重大的理由。
但我只是一个女子,是王爷的女人,我只会考虑王爷,一切皆以王爷为重。
我不想让王爷回去,但只要王爷做出了决定,我都会支持!”
朱高煦看着韦婉芸,欣慰笑了,将韦婉芸搂在怀中。
良久,才道:“我已经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