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时节逢上君 作品

第73章 与死神抢时间,朱棣的无助与悲痛!

王宫承天殿,这是朱高煦处理国事所在的大殿。

这个名字也挺有意思,大明是奉天殿,朱高煦这里搞了一个承天殿,也就是不在大明,不然这个名字就要引起误会了。

此刻朱高煦神情凝重,正在将丹药刮下粉末,这一次,朱高煦直接包装了两份,并且每一份的份量,都比给陈姝用的份量还要多。

这也是朱高煦为了确保万一,防止有意外发生。

弄好之后,朱高煦想了想,又刮下些许粉末,再次包装起来。

一颗丹药,如今比起之前,瘦小了一圈,但起码还能用大几十次。

全部包装好,朱高煦当即看向殿外。

“朱武,进来!”

“王爷。”

朱武匆匆走入,他知道,在陈姝痊愈离开的那一刻,他就要有任务了。

朱高煦看向朱武,神情肃然。

“事情的经过,你都看见了,这份清单,以及这两个木盒你拿着。

这是医治我母后病症的法子,清单是药材,木盒里面装的是药引,一日一次,连服两日即可。

这里还有一份,同样分别是药材清单与药引,是给你爹治疗当初受伤遗留的暗伤的,服用一次即可。

你立即下去,带几个人,一人三马,哪怕就是将马跑死,给本王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大明京城,将这些,亲手交给皇帝!”

如今时间已经来到三月下旬,尽管理论上的时间还有几个月,但朱高煦怕有什么意外,只能让朱武尽快赶去大明了。

朱武小心翼翼的将朱高煦手中的清单与药引接过,心头无比的震惊与感激。

他没有想到,朱高煦竟然还找到了治疗朱能暗伤的法子,他可是清楚,朱能的暗伤,太医都医治过,也找过不少名医,但只能让朱能暂时无事,无法根治。

而且平日还看不出什么,只有发病时才能发现。

朱武完全没有想过,朱高煦竟然能够找到法子,尽管他不知道朱高煦是从哪里得到的,也没有亲眼见到能不能医治,但只因为这是朱高煦给的,徐妙云的病症都能治,他相信治疗他父亲,肯定也没有问题。

朱武接过后,单膝跪地。

“请王爷放心,一月之内,末将必然赶到京城,亲手交给皇帝!”

朱武清楚这件事的重大,在这一刻起,他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一个月的时间,其实已经非常紧了,毕竟距离太过遥远,这是时间与距离,是一个容易不仅跑死马,还能跑死人的时间与距离。

朱高煦看着朱武,并没有说什么让朱武慢一些的话,只是拍了拍朱武的肩。

“下去吧,多带几个人,沿途注意安全,这是本王的王令,你带在身上。

此次以加急的形式回去,有着这个腰牌,沿途大明的地方官员,都会配合你,官驿的好马,都能随你使用。”

大明的官驿,在洪武时期就重修过的,若是不以加急的理由,朱武将无法使用官驿的上好马匹。

大明每一处官驿,理论上都是有上好的马匹,也就是脚力好的马,这是用于各地向朝廷传递加急情报用的。

当然,是理论上的有,实际上,朱高煦很清楚,其实未必,因为中间是人在负责管理,只要有人,就很难达到理论。

朱武接过朱高煦的腰牌,当即下去准备。

加急的装束,也是与平常不一样的,尤其是还要带人,毕竟要是遇到山匪什么的,劫传信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尤其是传递加急情报的快马,但难免会有愣头青。

朱武下去后,整理不过两炷香不到的时间,挑选出几人,换好装束,当即向东狂奔而去。

解决了这件事,朱高煦心头的大石,也总算落地。

忙了许久,朱高煦也有些疲惫的向着后宫走去。

当朱高煦来到韦婉芸这里时,看着韦婉芸、郭兰陪着一个他无比熟悉的人聊着天时,朱高煦顿时惊了。

“陈姝?本王不是派人送你回去了吗?你怎么在这里?”

陈姝赶紧起身跪在地上,向着朱高煦行礼。

“参见王爷。”

这次陈姝也没有叫大王了,直接称呼王爷。

朱高煦随即看向韦婉芸,眼神疑惑。

韦婉芸先将陈姝扶了起来,随即挽着朱高煦的手,待朱高煦坐下后,郭兰在一旁给朱高煦倒茶,韦婉芸才缓缓开口。

“王爷,陈姝妹妹人挺好的,长得也貌美,品行也佳,我就让陈姝妹妹留在了宫内。

王爷您正好了,你给陈姝妹妹起一个妃号吧,

朱高煦刚喝进口的茶,顿时喷了出来,不可置信的看向韦婉芸,又看了看陈姝。

合着他只是让朱武找一个人来试药的,试成了自己的妃子?

天地良心,他朱高煦真没有这个想法,没想到韦婉芸居然这么做了,他还一点也不知情。

打量了陈姝一眼,朱高煦突然发现,经过打扮的陈姝,样貌还真的是不差,就外貌而言,不说其他,郭兰甚至都差了一筹,都快赶上韦婉芸了。

很快,朱高煦也回过神来,如今韦婉芸明显将这件事给定下了,他不能拆韦婉芸的台,韦婉芸的威严,他必须要保留。

思考片刻,朱高煦缓缓开口。

“既然如此,以后你便是淑妃,贤良淑德的淑。

兰妃,你带着淑妃去王宫里面逛一逛,熟悉熟悉,也让

服侍淑妃的人,芸妹既然安排好了,就按照芸妹的要求去做,去吧。”

郭兰知道朱高煦要和韦婉芸说事了,当即笑着应下,拉着还在震惊没有回过神来的陈姝走了出去。

当剩下朱高煦与韦婉芸时,韦婉芸笑着开口。

“王爷,您是要兴师问罪了吗?”

朱高煦很想严肃,但看着韦婉芸的模样,想着韦婉芸还是为他好,为他挑选妃子,又严肃不起来。

朱高煦无奈苦笑。

“芸妹,这么大的事,你怎么就不能跟我说一下呢,突然给我来这么一个惊喜。

不对,只有惊,没有喜。”

对于陈姝,尤其是看到了打扮之后的陈姝,朱高煦心中是不反对的。

作为男人,一个正常男人,他没有主动出去找,他觉得自己已经算得上是好男人了。

现在韦婉芸主动给他找,还直接安排好了,朱高煦心中还是有些高兴的。

说实话,以他的身份,只要他自己想,后宫佳丽三千虽然夸张了,但几十个,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他知道自己的重心还是在国事上,在大事上,后宫的人一旦多了,事也会多,更会牵扯他不少的精力。

有着韦婉芸与郭兰两女,其实差不多也够了,韦婉芸惊艳好看,郭兰耐看,只单单看外貌,不算气质什么的,其实他也没有想其他的。

就拿这段时间而言,他哪有什么时间去在乎那些儿女情长?

如今大汉初立,可以说他已经开始了创业,事业不搞好去谈情说爱,不是本末倒置是什么?

韦婉芸看着朱高煦,却是收起了笑容,幽怨的看了朱高煦一眼。

这一眼,在朱高煦眼中,却是有些惊艳。

不待朱高煦多想,韦婉芸缓缓开口。

“王爷,我知道你找陈姝进宫是为了什么,但是啊,我的王爷,你这动静是不是闹得有些大了?

现在外面都知道了,王爷从民间找了一个年轻女子。

虽然后宫不能干政,但王爷也不管,我只好让李定荣将这个风声压下去了。

而且王爷还和一个年轻姑娘同处一室,这会让人怎么想?

即便陈姝妹妹出去了,又有谁敢娶一个和王爷单独相处过的女子?

陈姝妹妹的品行,我也了解了,正好王爷后宫也该添新人了,才做主留下陈姝妹妹。

后宫的事情,当初和王爷可是说好了的,归我管,王爷可不能插手。”

朱高煦闻言,也不再接茬,后宫的事确实他是交给韦婉芸了,可以说只要关于内廷的事务,韦婉芸有着绝对的权威。

韦婉芸见朱高煦没有出声,也没有再提这件事,虽然她是这样说,但尺寸韦婉芸还是拿得准的,随即说起另外一事。

“王爷,陈姝妹妹的弟弟,我让人接进宫里了。

名叫陈至,如今已十五,这孩子有些瘦小了,钟爱于习武,我让朱武派了一个侍卫教他,如今正在学习着。

王爷准备怎么安排?”

“既然如此,等他身子恢复一些,让他先跟着瞻壑学学经义,后面再安排他去军营吧。

一个不懂知识的武将,只能充当一个先锋,若是能够读懂一些兵策,起码可以为将了。”

朱高煦这个安排,也是让朱瞻壑熟悉陈至,能够让韦婉芸这样特意说的,说明陈至肯定在某一方面是极为优秀的,只是需要培养。

以陈至的年纪,正好给朱瞻壑培养一个心腹了,而且还是绝对不会背叛的心腹。

后面他对朱瞻壑的历练也要涉及军事,有个伴陪着朱瞻壑,朱高煦也放心。

韦婉芸也没有再说,朱高煦这样安排她知道是在为朱瞻壑考虑,也可以说对陈至也有期待了。

这时朱高煦继续开口。

“人既然在宫内,待会带过来我看看,正好与他聊一聊。”

“好,既然要聊一聊,就将陈姝妹妹也叫来吧,她是姐姐,还得让陈姝妹妹也知情才是。”

时间缓缓过去,身负重任的朱武已经是赶到了江州。

二十天的时间,朱武一路快马加鞭,以西南加急的名义在沿途官驿更换马匹,剩余的路程,按照朱武的速度,三日可至京城。

比朱高煦定下的一月时间,足足缩短了七日。

大明京城,皇宫之内,此刻皇宫弥漫着一股紧张、悲伤的情绪,所有人都无比的小心翼翼。

大明皇后徐妙云所在的宫殿内,朱棣、朱高炽、朱高燧、朱瞻基等人全部齐聚一起。

床榻上,躺着的正是当今大明的皇后,徐皇后。

此刻徐皇后一脸苍白,毫无血色,极为虚弱,就连呼吸,俨然也不及平常。

床榻旁,是几个太医正在医治,然而这些太医却是频频的在擦着额头、脸上的汗水,逐渐越发开始不安。

朱棣来回踱步,频繁望向徐妙云,脸上满是焦虑与不安,甚至还带有些许愤怒,对太医的愤怒,只是暂时被朱棣压制着,生怕影响到医治徐妙云。

不一会,太医纷纷离开床榻,朱棣当即来到太医身前。

“如何?可严重?可有药可医治?”

朱棣双眼满是期待,然而看着这几个太医神情惶恐的径直跪在地上,头埋在地上,朱棣一颗心顿时跌落谷底。

“皇上,皇后病情严重,臣无力回天,恐就这两日...”

后面的话,太医颤抖着身子,怎么也不敢说出来,但朱棣哪里还能不知道后面是什么。

就这两日?

朱棣如遭雷击一般呆立当场,眼中满是不可置信,神情肉眼可见的开始慌张。

片刻,朱棣的愤怒再也无法压制。

“废物!你们无能!朝廷给你们如此之多俸禄,朕给你们的赏赐也不少,如今却是连皇后都无法救治,朕要你们何用!”

朱棣很想将眼前几个人砍了,但他知道,后面徐妙云还需要这些人医治,只得一脚踢开,径直来到徐妙云的床榻前。

朱高炽与朱高燧、朱瞻基紧紧跟在朱棣身后,显得同样焦急、慌乱、担忧,却是无能为力。

朱棣看着眼前无比虚弱的徐妙云,拉着徐妙云的手,双眼通红,眼中隐隐泛起泪花。

徐妙云也在此刻睁开了眼,看着朱棣以及朱高炽几人,缓缓笑了。

“四郎,答应我,不要为难太医,他们已经尽力了,只是我命数已定。

更不要迁怒任何人,他们没有做错什么,已经服侍得很好了,好不好?”

“咱应你,什么都应你,没事的,一定会没事的,我不允许你有事!

我是皇帝,怎么会让你有事,我一定会寻找名医,医治好的。

你好好休息,不要说话了,不要多想,我陪着你。”

一个从战场上出来的皇帝,内心本早已锻造成钢铁之心,此刻却是那么的无助,但为了成为依靠,却是强忍着悲痛,不断宽慰着徐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