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挨军棍被降职的张辅与靳荣,攻打占城的领军人选
回到王宫,李定荣当即直接去往钦天监,先行处理祥瑞的事情。
朱高煦则是让人叫来张辅、靳荣两人。
不一会,张辅与靳荣先后到来。
“参见王爷。”
“行了,起来吧,以后私下之时,可以不用这般行礼,坐。”
张辅与靳荣两人笑着直接坐了下来,是一点也没有跟朱高煦客气什么的。
这俩人,一个是和朱高煦自小就熟悉的,一起玩耍的玩伴,关系自然不用多说。
一个是靖难之前就跟着朱高煦,靖难又跟着朱高煦一起出生入死,也是朱高煦的绝对心腹。
可以说能够跟着朱高煦来到这里的,都是心腹,这俩人只是明显和朱高煦更为熟悉。
“王爷,礼不可废。”
朱高煦听着张辅这话,也是直接笑了,这两人,嘴上这样说着,但实际动作可不是这样的。
“随你们了,这次叫你们来,是问问你们,招募的五万新军,操练如何了?有没有整编完成?”
张辅与靳荣听到这里,两人尽皆神情一震。
朱高煦问起这个问题,是不是接下来要开始打仗了?
然而随后,两人又有些高兴不起来,反而一脸的愧疚。
“王爷,臣无能,新军还未操练完成,整编更是没有开始。”
朱高煦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看向张辅的目光都有些诧异,在他看来,张辅的能力无疑是很出色的,这操练新军都已经快四个月了吧,还没有完成?
随即朱高煦顿时忍不住了。
“张辅,靳荣,你们别让本王骂你们,是不是本王对你们太宽容了?连这点事到现在都还没有办好?”
朱高煦感觉是真的太文雅了,要是换成原身,这会指定已经开始爆粗口了。
张辅与靳荣顿时跪在地上,其实他们反而还挺希望朱高煦骂他们两句,朱高煦骂出来了,他们反而好受一些。
如今这样,反而说明朱高煦不是一般的生气。
张辅神情苦涩,这件事他是总负责人,也当由他跟朱高煦解释。
“王爷,新军于年前一月所募,集结完成于年前十日,而今年遭遇寒冬,气温骤降,为了保证府库有冬季作战装备,这次只拿出一万套,新军轮流穿着操练。
而在年后,气温更低,此地之人几乎没有受过此低温,从原本大明跟随王爷而来的三千新军,倒是能够坚持,但其余人难以坚持。
纵然是这样,臣为了让所有人适应低温环境,依旧操练,未曾停歇。
只是需要的时间,比往日更多,如今只完成了一半,还需要一月半的时间,才能全部完成操练。
且应王爷要求,此五万新军需要掌握火器,还需要至少二十日时间,才能初步成型。
操练完成之后的整编,臣需要二十日,新军才能投入战场,并且形成战斗力。”
朱高煦闻言,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今年确实是特殊原因,这个天气,也确实有影响。
按照张辅所言的,前前后后加起来还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救徐妙云的丹药,倒是已经不用出征扩张来达到了。
但三个月后,距离秋收也近了,又是一个需要稳定的关口,而且如今直接导致春耕出征成为泡影。
朱高煦一时有些头疼了,原本其实哪怕没有这五万新军,也能调集出几万军用于出征,但自从往大明的边地增兵之后,如今能够调动大军的极限,就在三四万军左右。
而一旦这样做,大汉若是出现任何意外,大汉朝廷将没有大军调动,因为各处都需要防备,漏了任何一处都有大影响。
就在这时,处理好祥瑞事情的李定荣匆匆走了进来。
李定荣看着一脸阴沉的朱高煦,又看向跪在地上的张辅与靳荣,片刻,顿时当做什么也没有看见。
“王爷,事情已经传达下去了,过后臣会亲自盯着的。”
“做得不错,先坐吧。”
朱高煦笑着说完,又一脸严肃的看向张辅与靳荣。
“你们两个也起来吧,这次虽然不怪你们,但你们身为将领,遇到事情本应该去想办法解决,如今新军的成型被耽搁了三个月,去年定下的目标,今年还能完成吗?
还有这么重大的事情,你们为何不向本王说明?怎么,觉得本王不应该知道吗?”
“臣不敢!此事臣以为王爷知晓,故而没有特别上报,臣有罪,请王爷责罚!”
张辅与靳荣顿时跪得更加老实了,现在他们两人算是知道问题所在了,问题的根就在这里,他们两人没有上报。
年前的时候,也就是新军刚集结时,朱高煦是去看过的,加上今年罕见的天气,他们都以为朱高煦是真的知道,俩人压根就没想过瞒朱高煦。
结果成了这个样子,张辅也没有过多的辩解,直接将罪责扛了下来。
朱高煦看着两人,心中其实也没有那么多愤怒,他气的也确实是这点,军队有任何事,都应该及时上报给他,结果张辅是一点想法都没有。
他和张辅关系好归好,但这种事情张辅要是分不清,他一样要惩处。
这次的敲打,他只希望两人能够真的记下了。
“罚?确实该罚,这是你们的重大疏忽。
王斌在北部,沐晟在清化,朱荣在顺州,都发来了消息说明情况,你们就在京城,反而出了这样的疏漏,不罚你们不足以正军法!
待会你们下去后自己去司法处吧,张辅领五十军棍,靳荣你领三十军棍。”
朱高煦话音一出,张辅与靳荣都没有反对,李定荣反而是惊了。
这是军棍,不是普通的棍子,又是朱高煦亲自交代的,他敢保证,大军司法处的人肯定不会留手,会打真的,这五十军棍下去,是真容易出现问题。
李定荣直接坐不住了,当即起身。
“王爷,张辅与靳荣固然需要惩处,但如今大汉正是需要用人之际,五十军棍下去,张辅将军恐怕难以支撑。
王爷不妨暂打二十军棍,留下张辅有罪之身,也好为大汉,为王爷征战,戴罪立功才是。
当然,二十军棍不足以服众,且此次张辅将军确实大过之错,可对张辅将军降职处理,停发俸禄三个月,靳荣将军同样如此,以示惩戒便是。”
“嗯,现在乃用人之时,便按定荣所言吧,你们待会自己下去领罚,王诏会一同而下。”
朱高煦假意思考片刻,就直接同意下来。
五十军棍,他也怕把张辅给打出问题来,留下什么暗伤,李定荣提出这个台阶,他也顺着下了。
至于降职,说白了,过后恢复的事情,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
而俸禄,他赏赐的本身也不少,三个月的俸禄,还出不了事。
二十军棍对张辅与靳荣而言,就相对好很多了,起码挨了打,还能下床活动。
这次他也算是给两人一个教训了,有的时候,态度还是得给他摆正。
张辅与靳荣两人闻言也是松了一口气,靳荣还好,原本就是三十军棍,张辅是真的不用额头流汗了,五十军棍,那真不是人受的,能够少挨棍子,就是好事。
毕竟谁也没有喜欢被打的不良癖好。
“臣多谢王爷体恤!”
两人起身后,随即又对着李定荣微微一礼,李定荣也是当即还礼。
虽然两人都被降职了,但李定荣也是丝毫没有当真,这事谁当真谁是傻子,主要还是做给全军看的。
有错就要罚,这是军法,军法不容情,这点是必须要维护的,不然朱高煦开始破坏军法,
这件事翻篇揭过,朱高煦随即开口。
“如今不算入新军的情况下,朝廷能够调动的大军有四万,这是极限。
如果用这四万军攻打占城,你们都督府做出的推演,大概需要多久时间?”
占城,这是朱高煦第一个想要对外扩张的目标,无他,只因为占城将理由都送到他嘴里了。
化州有几个县,如今还被占城趁乱占着,他没有提这件事,占城抱着侥幸心理也没有向大汉说这事。
如今朱高煦就在等着这个机会。
至于朱棣让他扫清的麓川,朱高煦如今是一点想法都没有,就他目前这点兵力,还得先打南掌,然后还要穿过群山,再去干麓川?
他是疯了才会现在去打。
而打下占城,就完全不一样了,占城实力本就弱小,又被原本的安南轮番揍了几次,差点都被安南覆灭了。
打一个弱国,同时还能将大汉的影响力延伸至南洋,以及辐射东南亚,贴近马六甲海峡,这些都是对大汉的好处。
更为重要的,就是出兵名正言顺,他占据大义。
好歹占城也是大明的藩属国,该有的理由,朱高煦还是得有才行。
李定荣此刻没有出声,四万军,是在他说的范围之内。
张辅与靳荣也在认真思考,因为之前他们推演的都是按照八万军进行推演的,如今只出四万军,虽然都是精锐,但这个时间,又会不一样。
良久,张辅缓缓开口。
“王爷,若是动用四万军,则必须要出动水师,水师规模起码要在万人,从水陆两路发起进攻。
占城的大军规模,臣让朱荣特意打探过,有军三万左右,战象约莫五百,不过这是打探到的,具体多少,不得而知。
若是我大汉以精锐出兵,加上火器的使用,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可擒下占城国王占巴的赖(阇耶僧伽跋摩五世)!”
占城的人口规模,巅峰时期也不过几十万人,如今几度与安南作战,曾一度被黎季犛攻灭的首都,也就是大明发兵,朱高煦来了,占城才得以复国。
现在占城的人口,不过四十万人左右,当然这是统计的人数,深山之中有没有人没有被统计到里面,朱高煦也不清楚了。
对于占城情报的打探,可不止张辅他们在进行,他也有暗中进行。
朱高煦听后,随即肃然看向张辅、靳荣,以及李定荣。
“你们说说,若是出兵,以谁去领军最好?”
几人顿时沉思了起来,领军打占城,可不仅仅只是打,打下来后,大概率也是领军之人驻守占城之地。
因为大汉要对其进行同化,必须要展开治理。
占城与安南就不一样了,占城占族人信奉的文化,可不是儒家文化。
只不过占城也有大量安南人,以及部分汉人的原因,文化虽然不同,但说汉语的人,也是不少。
随后,张辅率先开口。
“王爷,臣认为沐晟可以。”
张辅话音落下,靳荣当即出声。
“王爷,臣就不推其他人,臣认为自己合适!”
靳荣话一出,朱高煦顿时乐了,这可真是举贤不避亲,还直接推荐起自己了。
“靳荣,你这脸皮可是有点厚了,哈哈。”
靳荣也是乐呵的笑了,完全不在意朱高煦的打趣。
而李定荣随即也是开口。
“王爷,靳荣将军与沐晟将军确实合适,不过沐晟在清化,随时应对来自南掌国、澜沧国的威胁,且大明皇帝让王爷灭麓川,这也是必然要做的。
沐晟常年在云南,对周边可以说极为熟悉,擅长山地作战,将来若灭麓川,南掌国与澜沧国必然需要先灭,沐晟挂帅极为适合。
现在更应该让沐晟及早做好准备,到时方便出征,此次征伐安南,可换一人。
而靳荣将军需要处理都督府众多事宜,还要操练新军,且不过是占城罢了,杀鸡焉用牛刀,靳荣将军你说是吧?”
李定荣这话一出,靳荣知道自己是没戏了,但也没有跟李定荣急眼,毕竟前面李定荣才出声给他和张辅求情,人情还在这里摆着的。
“李阁老说得是。
王爷,这占城臣就不去了,臣继续操练新军,早日将他们操练出来。”
朱高煦笑了笑,也没有直接同意,他还想听听李定荣会举荐谁。
如今能够选择的,其实并不多,因为有的人只适合为将,不适合统军。
这时李定荣看向朱高煦,肃然道:“王爷,臣推荐蔡福,此人在当初攻多邦时展现了不一样的才能,如今当应重用。
且蔡福有勇有谋,稳重冷静却又善战敢战,乃是攻打占城的不二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