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沛人生 作品

第八十三章太上皇,何故造反?

太上皇和忠顺亲王不知道,京营中的那些将领以及士兵,都被换成了虎贲军。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屋

对贾环百分百的忠诚,自然不会听命于他们了。

巡防营相对于京营,还有禁军,只能算是维持治安的地方军队。

面对精锐虎贲军,自然没有丝毫的抵抗之力。

随着巡防营被收服,京城大门打开,三千虎豹骑进入京城。

“皇,皇爷爷!”

“大事不好了,贾环,贾环回来了!”

忠顺亲王惊慌失措的冲进大庆殿,对着正在给百官训话的太上皇说道。

“你说什么?”

太上皇大惊失色。

“怎么可能,贾环不是随魏仁西巡去了吗?”

太上皇难以置信。

可是一想到贾环,他就忍不住心儿颤了颤,更多的还是怨恨。

记得贾环刚崛起的时候,他是多么的兴奋。

没想到四王八公的后人,居然出现了这么一个妖孽般的人物。

他还以为贾环会投靠自己,帮他夺回皇位呢。

毕竟四王八公可都是他的心腹。

没想到的是,身为四王八公后人的贾环,居然成了皇帝魏仁的宠臣。

这让太上皇愤怒至极,却无可奈何。

但同时太上皇对贾环怀着更多的是恐怖。

要知道契丹军队的战斗力,他可是最清楚的。

在他执政几十年,与契丹大军交锋过无数次,没有一次获得过胜利。

最后不得不向契丹纳贡,保持大魏北境的安稳。

可是贾环居然仅凭着手下八千魏军,居然将二十万契丹大军击败,并射杀契丹皇帝。

由此可以看出,贾环的实力有多恐怖。

如今贾环回来了。

那对他们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还不快调集禁军,赶紧阻挡贾环!”

太上皇惊慌失措的说道。

却见忠顺亲王一脸的苦涩。

“败了!”

“禁军已经败了,一触即溃!”

“目前我们掌握着两万禁军,加上暗中招募的两万兵马,总共不过四万。”

“巡防营已经被收服,贾环手里还有四万多京营大军。”

“这些京营大军都是经过贾环亲自训练,实力今非昔比,我们的禁军完全不是敌手啊!”

听到忠顺亲王的话,刚才还意气风发的太上皇,顿时如泄气的皮球一般跌坐在龙椅上。

而下面的百官们更是吓得肝胆欲裂。

站在大庆殿上的官员,都是参与了这场叛乱的。

没有参与的,要么选择中立,像四王八公这些人。

要么选择反抗,就像曲陵候程始等人。

这些人的府邸目前就像贾府一样,被叛军围攻。

值得一提的是,反抗者中还有萧钦言,也就是顾千帆的父亲。

原剧情中他虽然是一名‘奸相’,但在清流当道的时代,只要办实事的官员,大都被称之为‘奸’。

因为这些人从来都用事实说话,而且非常现实。

清流就不同了,他们喜欢之乎者也,在国家兴亡的时候,热衷争权夺利。

在他们眼里,文可救国,最瞧不起的就是武夫,也瞧不起那些为了民生而奔波的好官员。

在清流眼里,他们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对于太上皇的叛乱,右相齐牧为首的清流们,是坚定的支持者。

因为当今皇帝魏仁是支持改革的,只是因为太上皇和清流的存在,他的手中没有权力,一直无法进行改革。

而那些清流最害怕的就是改革触动他们的利益。

所以他们根本不想改革,也不想让皇帝魏仁掌权。

这次太上皇发起的叛乱,这些清流们极力支持。

只是他们没想到,一切还没开始就要失败了。

贾环,又是这个贾环!

他怎么突然就回到了京城了呢!

“轰!”

随着一声巨响,一名禁军将领的尸体,被直接丢进了大庆殿内。

众人惊慌失措的朝外看去。

只见一个骑着乌骓马的英武将军,缓缓而来。

这可是百官议政的大庆殿啊!

而贾环骑着乌骓马,从龙道缓缓而上,霸王枪枪头在地上划出一道醒目的痕迹。

满朝文武瞪大了眼睛看着贾环。

眼中尽是呆滞,还有绝望。

失败了!

他们彻底失败了!

贾环都打到了大庆殿了,还能说明什么?

“哒哒哒!”

马蹄声响彻整个大庆殿。

贾环的坐骑乌骓马,每踏出一步,都会让百官心头跳动一下。

坐在龙椅上的太上皇,

眼中满是惊恐。

“贾环!”

“你可是四王八公之中荣国公的后人!”

“当初你爷爷贾代善可是朕最忠诚的臣子!”

“你身为他的后代,难道真的要与朕为敌吗?”

太上皇看着贾环,声音有些颤抖,显得很不淡定。

此时的贾环,一路从荣国府杀过来,身上沾满了鲜血。

一路杀死的叛军,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太上皇他们何曾见过如此的猛将。

“太上皇,何故造反?”

贾环一甩手中的霸王枪,顿时鲜血如同天女散花一般溅落在大庆殿上。

无数官员的脸上身上被鲜血染红。

以齐牧为首的清流官员们,直接吓得跌坐在地上。

太上皇摸了一把脸上的鲜血,颤颤巍巍的说道。

“这皇位本来就是朕的。”

“当初是朕让给了魏仁那小子的。”

“现在,朕的身体好了,朕只不过是拿回原本属于朕的东西。”

“可他不给,朕拿回有错吗?”

听了太上皇的话,贾环有些无奈的摇头叹息。

都昏聩成这样的了,还想当皇帝!

有这样的皇帝在,大魏朝还有何指望啊!

太上皇在位将近六十年,都可以跟qin朝的康熙大帝比较了。

早年在魏太祖悉心教导下,还算一个明君。

将魏太祖打下的江山,给守住了。

可是到了晚年,却变得越来越昏聩了。

数次下江南,耗费无数钱财,面对好大喜功的皇帝,当地官员只好将排场摆的足足的。

至于花费吗?当然从百姓身上榨取了!

后来杀了自己的太子,又接连杀了几个皇子。

等到他重病垂死的时候才发现,被自己杀的只剩下一个皇子了。

那就是远在蜀地的皇帝魏仁。

随后传位给了皇帝魏仁,可是传位后不久,他的病居然好了。

这时,他又有了重新登基的想法。

然后就造成了现在这般朝野混乱,天下不稳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