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初次上朝
他快人快语,做事也极为利落,直接说着话,就调转了方向,准备回京城去了。
看的姜瑾心里无奈,但不得不承认,她心中对此很是受用,能得人如此维护,换谁来,都是一份幸运,更何况这维护她的人,还是自己嫡亲的表兄。
姜瑾才这样想着,带人追上孟磊的马匹,连忙道。
“兄长倒不必如此,她本就是小妾生的,妾室所出之人,自然厚颜无耻,此事也无可厚非,咱们不与她多多来往便是!”
“陛下心中亦早有决断,几次三番为了维护我而训斥他们一男一女两个苟且之徒,此事并非没有公理可言。”
即便如此,孟磊还是不满意,皱着眉头道:“如此就行?那长此以往,岂不是人人都尽可欺负我家的人?”
姜瑾笑笑:“往后不会了。”
“对了,兄长刚才说要把几个表妹送过来,不知是哪几个?”
姜瑾有些局促的笑道:“我在京城中住了这么多年,与表妹们来往不多,因此对他们的喜好也并不了解,不妨提前将表妹们的喜好全都告知于我,我心头有数,也免得亏待了各位表妹。”
孟磊大手一挥,否定了姜瑾的客套话。
“咱们家的人哪有那么多的闲杂琐事,只管给她们一个地方吃喝就罢了,不过这次出门,祖父的确是与我吩咐过,他想要给这位妹妹在京城寻个夫婿。”
“咱们家的人都是直白惯了的,因此也想寻个武将之家,如今你又合离了,我想着,不如我回去禀明祖父,让祖父对陛下上书一封留,我在京城中多住一阵子,把你们的婚事全都料理好了,再行离开,如何?”
对于表哥的好意,姜瑾却是赶忙拒绝。
“不必了,我的婚事,而今暂不考虑的,几位表妹,兄长若放心的话,大可直接交给我。”
“这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孟磊大手一挥,直接拍了板。
“有你这话,我也就放心了,那此事就靠你做了。”
他嘿嘿一笑,脸上带着几分得意之色的道。
“我也正不耐烦在京城里多待呢。”
两人便又对未来的事做了些规划。
听说外祖父身子还好,姜瑾才松一口气。
尽管如此,姜瑾第二日一早上朝之时,却还是提前到了皇宫,因她功勋甚大,皇帝给了极大的体面,提前召见了姜瑾。
姜瑾也并不曾推脱,甚至做那些虚伪的模样,只恭敬对皇帝跪下磕头,主动道。
“微臣斗胆,求陛下请神医替微臣的外祖父诊病。”
皇帝眉头一皱,语气中也带着几分担忧的问。
“老将军怎么了?为何要诊病?”
看出皇帝表情中的担忧,姜瑾连忙恭敬解释。
“托陛下鸿福,外祖父而今暂且无事,只是他老人家终究年事已高,且常年对阵匈奴,夙兴夜寐,身子上也有些损伤,小人才有担忧,还请陛下答应!”
皇帝还有什么可不许的,这都是他的忠良骨干,更是一心一意,为皇族做事,他心中满意还来不及用,哪里还会有什么不许呢?
皇帝痛快答应。
“即使如此,此事也事关重大,不得耽搁,你赶紧去做,中间若有所需要的药材或是什么旁的东西,就从朕的私人库房里出。”“多谢陛下!”
姜瑾连忙对皇帝道谢,一副感动到不行的模样,这才默默的退出皇帝身侧。
早朝之时,朝中大臣再度吵了起来。
很简单,还是因三皇子和北陵王造反之事。
这次大臣们态度很是统一,大方向上,统一认为,三皇子是陛下的亲生子,自然不用如何严格的惩处。
然而,北陵王却是犯上作乱的主谋,此人不可姑息养奸。
北陵王府上下全都是抄家斩首的罪过,左右三皇子已死,他又没什么后院的女人,皇帝照旧给了他三皇子的体面?
至于淑妃,则是暴毙。
她因感染瘟病,不得土葬,已提前着人火化,淑妃娘家一脉在得知淑妃出了这样的事情之后,竟痛不欲生,全家重病而亡。
不管这消息能否糊弄得过外人,但总归面子算得上好看。
但是在处置摄政王顾寒书这事上,众人出了很大的分歧,保皇党的臣子一概认为,不管顾寒书是出于何种目的,他竟然以祖父的身份参与到三皇子谋反一事当中。
三皇子是个孩子,不懂事,难道他摄政王也不懂事吗?
因此,保皇党认为,应该将摄政王推为此事造反的幕后真凶,摄政王府应当抄没财产,摄政王直接处死,才能够表明皇帝的严肃态度。
而另一派的温和党则认为,此事如此处置未免有失公道。
摄政王便是再有胆子,难道还敢违抗皇子不成?三皇子的命令,他总是要听的。
因此,此事责任并不在顾寒书的身上。
更何况皇族本就人丁稀薄,留下一个摄政王,也能够为皇帝仁慈的名声再度添砖加瓦。
两方吵得不可开交,不知是谁,竟直接胆大包天的把此事调到了姜瑾的面前,义正辞严道。
“此事总要有个说法,旁人不知如何开口,摄政王妃总是知道的,他们是夫妻,难道彼此之间会不了解?”
“就请先摄政王妃说明此事,您看此事应当如何处置?”
姜瑾焦头烂额,一脑袋官司。
顾寒书的生死,竟然还有闹到她跟前的一天?
轻咳一声,姜瑾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的道。
“此事我不方便,我二人原先虽有夫妻之名,但却并不热络,所谓夫妻,亦不过是一句空名罢了,对于此事,我只听陛下的吩咐,陛下认为此人应当如何,便是如何。”
这一句话也让众人回过神来,大家这才想起,是了,此事是要听皇帝的处置,他们这些大臣擅自做主,未免有些胆大包天了。
众人瞬间又低下头。恭恭敬敬道:”此事,还请陛下做主!”
皇帝苦思半晌,却还是没能做出决定来,只是转而推脱。
“再等上几日吧,这几日朕实在无暇踏顾,等过几日,朕问问将军再说。”
于是众多大臣看向姜瑾的眼神中,就更带了试探的意味,谁也没想过,皇帝连这样的事竟也要问姜瑾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