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知礼,无须挂念。

第一百章 知礼,无须挂念。

太皇太后寝宫中,烛火摇曳。

自边境捷报传来已有数日,然而姬致与姜妩却迟迟未归。太后原本忧心忡忡,近日却忽然眉开眼笑,龙颜大悦。

“怎么还不见摄政王的消息?”太后手中捧着茶盏,问身旁的心腹嬷嬷。

嬷嬷低声回道:“回太后,摄政王已派人传信,说事情已经办妥,陛下和贵妃恐怕已经——”

“很好。”太后冷笑一声,放下茶盏,

嬷嬷正要应和,殿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太后微微蹙眉:“何人喧哗?”

一名宫女慌慌张张跑进来:“太后娘娘,不、不好了!宫外突然来了许多侍卫,将整个坤宁宫围得水泄不通,说是奉陛下之命,监视坤宁宫,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出!”

“什么?”太后猛地站起身来,“放肆!哀家乃太皇太后,何人敢如此无礼?传哀家懿旨,立刻退下!”

宫女垂泪道:“奴婢已经传达太后懿旨,可那些侍卫就是不听,说是奉丽妃娘娘之命,务必严守凤仪宫,直到陛下回銮。”

“丽妃?”太后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好个丽妃,竟敢监视哀家!她如何得了陛下圣旨?姬致不是已经——”

太后猛然止住话头,面色阴晴不定。她背过身去,沉声道:“传令哀家亲信,前去探查,看陛下和贵妃是否真的遭遇不测。若摄政王已经得手,丽妃如何还敢造次?”

殿外,丽妃领着一队侍卫,目光锐利地盯着坤宁宫的每个角落。

“娘娘,”一名亲信低声道,“太后已经派人出去打探了。”

丽妃冷笑一声:无妨,“让她探去。陛下与姜姐姐已经胜券在握,太后的小动作翻不起大浪。”

太后的探子被轻易拦下,但通过宫中暗线,她还是得知了一些消息。

“太后娘娘,”嬷嬷神色凝重地回报,“边境战事已平,摄政王的部署全盘失败。陛下大获全胜,而摄政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在北疆煽动起义军反叛。端妃已领兵前往平叛,但叛军势如破竹,已连下数城。”

太后听完,面色苍白,踉跄后退两步,扶着案几才勉强站稳。

“摄政王败了?”她声音有些发颤,“陛下和贵妃安然无恙?”

嬷嬷垂首:“是的。据说陛下已下令班师回朝,但尚未抵达京城。”

太后沉默片刻,忽然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来人,取纸笔来。”

“太后要做什么?”

“摄政王已败,哀家不能坐以待毙。”太后眼中精光闪烁,“北疆起义军势头正盛,若能暗中助其一臂之力,未必没有转机。”

“可是,太后,此事风险太大,若被发现——”

“住口!”太后厉声道,“若姬致回朝,哀家等待的只有死路一条。现在唯有破釜沉舟,才有一线生机!”

太后提笔疾书,写就一封密信,交给心腹太监:“务必将此信送到北疆起义军首领李闯手中,告诉他,哀家愿倾全力相助。”

与此同时,姬致与姜妩已带领亲卫,一路北上。沿途百姓闻听皇帝亲征大捷的消息,纷纷夹道欢迎。

“陛下万岁!”村民们跪倒一片,欢呼雀跃。

姬致骑在马上,意气风发,向百姓频频挥手:“平身,都平身!”

一名老者颤巍巍上前,捧上一坛酒:“陛下亲征敌国,为我大秦争光,老朽敬陛下一杯!”

姬致翻身下马,亲自接过酒坛,仰头痛饮一口,满面红光:“好酒!多谢老丈盛情。大秦有你们这样的好百姓,何愁不兴盛?”

百姓们欢呼声更加热烈。姬致满足地笑着,转身上马,继续前行。

“陛下如今深得民心啊。”姜妩微笑道,

姬致点头:“多亏爱妃助朕,才有今日声威。待平定叛乱,朕必为边关百姓减免赋税,犒赏有功将士。”

正说话间,前方斥候飞马而来:“启禀陛下,前方五里处有一座小镇,镇上百姓逃难而来,说是叛军已攻下冀州,正向南推进,势如破竹!”

姬致面色一沉:“冀州已破?速传军令,加快行军速度!”

姜妩眉头紧锁:“陛下,叛军进展太快,恐怕我们大军难以及时赶到。不如派一支精锐先行一步,支援端妃娘娘,稳住局势。”

姬致点头:“爱妃所言极是。但谁去合适?”

姜妩沉思片刻:“知礼武艺高强,又熟悉北疆地形,可令他带领百名精锐,连夜赶往前线。”

知礼闻讯而来,单膝跪地:“陛下有何吩咐?”

姬致将计划告知,知礼面露难色:“陛下,娘娘,奴才愿意前往,但娘娘身边不可没有人保护。方才探子回报,叛军已遣出死士,专门袭击陛下和娘娘。奴才不在,谁来保护娘娘?”

姜妩神色坚定:“知礼,前线战事紧急,端妃娘娘孤军奋战,若无援军,恐生变故。你多年跟随本宫,武艺谋略皆属上乘,此去必能助端妃一臂之力。”

知礼仍不放心:“娘娘,奴才深知前线紧急,但您的安危更为重要。不如我留下,另派他人前往。”

姜妩目光一凛,语气陡然严厉:“知礼,此乃军令!你可知抗命之罪?”

知礼一惊,连忙叩首:“不敢!”

姜妩语气稍缓:“知礼,本宫知你忠心,但大局为重。陛下亲卫众多,足以保护我等安全。前线战事才是当务之急。你速去调集百名精锐,连夜启程,不得有误!”

知礼无奈,只得领命而去。

姬致看着知礼离去的背影,转向姜妩:“爱妃如此坚持,可是有什么担忧?”

姜妩神色凝重:“陛下,北疆叛乱来势汹汹,起事时机又与摄政王的布置完全吻合,恐怕内中有诈。知礼武艺高强,能为端妃分忧,也能暗中查探叛军究竟与摄政王有何联系。”

夜深人静,知礼率领百名精锐,悄然离营。临行前,他来到姜妩帐前告别。

“娘娘,喔这就启程。只是……”

姜妩却打断他,递给他一封密信:“知礼,除了支援端妃外,还有一事需要你去办。”

知礼接过信函:“娘娘请吩咐。”

“此信交与端妃,告诉她,太后恐已通敌,必须严加防范。另外,暗中查探起义军首领李闯的底细,看他是否与摄政王有所勾连。”

知礼恍然大悟:“娘娘是担心叛军背后另有主使?”

姜妩点头:“起事时机太过巧合,恐怕不止摄政王一人在其中谋划。你务必小心行事,若有异常,立刻飞鸽传书。”

知礼将信函贴身收好,“只是娘娘一人……”

“去吧,勿须挂念。”姜妩挥了挥手,早去早回。

知礼不忍再拖,深深一揖,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