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采买
喻晨没说什么,两人吃了饭又乘骡车去了集市上。
过了早高峰,集上就没剩什么好东西了,大多卖完货的都收了摊,因此路边已经没那么热闹了。
戚月在前头走着,身后不远不近缀着个牵着骡车的喻晨,后者看她悠闲的模样,不禁有些好笑。
这女人表现出来的,和紫苏村村民口中传的完全不一样,真不知是村民有误解,还是戚月本身就有古怪。
逛了一会儿,戚月统共买了十斤大米,五斤黄豆。价格都比在村子里买的要便宜一些。
她到这里以后,也就糙米吃得不习惯,想偶尔换换伙食,还想喝豆浆。
在粮食摊旁边,有个卖点心的摊子,戚月驻足看了看,虽然剩的不多,但看着都挺好看的。
卖货的见她感兴趣,忙介绍道:“夫人看看点心?这点心都是我早起新做的,有山楂糕、绿豆糕还有枣泥糕,都是有身子的夫人爱吃的。就剩这么多,卖完我就收摊了。”
戚月便顺口问了句:“怎么卖的?”
“二十文钱一斤。”卖货的笑眯眯地答。
戚月目光略略一扫,见也就剩二十来块了,便道:“我都要了,三十文。”
卖货的一听登时摇头,“不行不行,这些足有四斤多了。”
“哦。”戚月面无表情转身就走。
别说卖货的,就是喻晨也愣住了,还从没见过这么杀价的。
卖货的在后面喊:“哎!夫人别走啊,不然,不然五十文?”
戚月头也没回。
“四十五文?”
“四十,四十文!”
“三十五文不能再少了夫人!”
没人理她,眼见着戚月都要走远了,卖货的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喊:“哎呀哎呀三十文就三十文吧,你这夫人也太能杀价了。”
戚月立马转身,动作轻盈矫健哪有半分有身孕人的沉稳,引得喻晨一阵失笑。
两人继续逛,很意外地看到了青菜,卖菜那老妇人说是搬了个大盆在自家屋子里种的,虽然长势不好,但也比放在外头长得快得多,戚月花很便宜的价格就把她摊子上剩下的各种青菜都包圆了,老妇人收了摊,欢天喜地地走了。
一圈逛下来,戚月虽没买多少东西,却把这里的物价打探得很清楚,喻晨在后头听着,发现的确如戚月所说,这个时辰来,集市上的东西都很便宜,而且大多数东西也并没有那么不新鲜,不介意的话往后都赶在这个时间上集,不仅不用人挤人,还能省不少银子。
最后,戚月进了一家布庄。她自己倒是没什么,可孩子还有两个多月就要出生了,她家里还什么东西都没准备。
戚月挑了一匹红色的面料柔软的棉布,打算用来给孩子做襁褓和小被子,又咬咬牙选了匹绢布,打算给孩子做几件贴身的小衣物。
其余倒还好说,就是衣服她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保险起见,她还是决定买两件成品。
伙计听了她的要求,便找了几个小孩的衣服给戚月选,随口道:“这还在肚子里的小娃娃不知道男女,夫人可要粉的蓝的都来一件?就算现在用不到,保不齐还要生二胎不是?总能用上的!”
戚月想都没想,随口道:“是男孩,不生二胎。”她跟谁生去。
男女这一点她早在刚穿过来那天,切了个脉就知道了,自己前世一些经验丰富的老中医都会这个,因此并没觉得有什么,却不知一不小心又惹麻烦了。
一旁的喻晨听了只是意外地挑了挑眉,伙计却直接惊了:“夫人怎知是男是女?难道是找大仙儿算过?”
戚月蹙眉看了他一眼,莫名道:“我找郎中看的,怎么?”
“郎中?”伙计更震惊了,“咱们县里什么时候竟出了这么了不得的郎中吗?这这这,小的也只是听说,说京都皇城里的太医才有这本事啊!夫人是在哪家医馆看的?”
戚月:“……”得,又多嘴了。不是她说,这地方的医疗水平怎么这么落后?
喻晨难得看她吃一回瘪,颇觉得新奇,便饶有兴致地在旁看着,一点都没有要替她解围的意思。
诚然他也解不了什么围。
“……医馆还没开,等开了一定告诉你。”戚月干巴巴道,而后祭出杀手锏:“你还做不做生意了?”
伙计碰了一鼻子灰,也只能干笑一下,麻利地将小男孩常见的颜色款式都拿出来给戚月选。
看了一阵,戚月发现刚出生的孩子能穿的也就是兜兜、半臂这一类,小袴的尺寸看起来怎么也得是会走的孩子才穿得上的。后来一想也就释然了,这里没有纸尿裤这种东西,光屁股还是比较方便。
兜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戚月就买了套红色的半臂和小袴,打算回去后研究一下多做几身。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买现成的……成衣太贵了,还是直接买布来的划算,同样的钱,却能多出几身来,省下的钱,留着给崽买吃的多好。
戚月心满意足地正要付钱,瞥见店里摆在显眼位置的绸缎。这东西太贵了,买不起,但是她前世刷视频曾经刷到过用碎步给孩子做百家被的,如果能要点剪裁下来不要的碎布,那她也能给肚子里的崽做一个了。
想到这里,戚月就真的去问伙计了。
伙计听了笑道:“夫人赶得真巧,正好有客人刚定做了几身绸缎衣裳,剩了不少碎布,你要的话,二十文都卖给你!”
伙计拿出来足足一打筐的碎布,戚月看了一眼,里面绸缎居多,还有些绢布棉布,可以用来做孩子的尿布,对戚月来说都是很实用的东西。
算清价钱,还没等戚月付钱,喻晨便从袖中拿了钱递给那伙计,让他帮忙把东西都搬到骡车上。
一直到坐上骡车打道回府,戚月才忍不住问:“我给我的孩子准备东西,你掏什么钱?”
背对着戚月赶车的喻晨微微侧目,面色有些复杂,良久才道一句:“就当是我送给孩子的见面礼了,毕竟相识一场。”
戚月:“……”
出城时排队的人不多,两人很快就被放行了。
一路无话。
到家的时候太阳还没下山,但老远就能看见胡氏在喻晨家门口焦急地来回踱步,似乎等了很久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