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3章

这样的话,事情应该就好办很多了。

此时只听莫雷蒂继续说道:“埃米尔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感染后自身免疫性神经病变研究……至于你这份病例报告,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鸥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性疾病杂志》……

“而且,这报告都是十多年前的了。

“这么多年,临床领域也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特殊病例。

“我不能保证他那边是不是还留着当初的详细病历,只能帮你问一问。”

说着,也不等许秋回应,莫雷蒂就掏出手机翻出了通讯录,随后拨通了其中一个电话。

此时恰好是汉斯国的上午时分。

也是工作日。

因此没过多久,埃米尔便接通了。

寒暄了一阵之后,莫雷蒂说明了来意:“埃米尔教授,你十多年前曾经发表过一篇与嗜沫凝聚杆菌有关的病例报告,还有印象吗?”

一听到这个名字,埃米尔就立马记起来了。

他当即道:“记得很清楚。嗜沫凝聚杆菌本就罕见,当初发表的那篇病例报告,直到今天仍然是临床领域的孤例。”

说着,他仔细回想了一下,之后道:“我记得没错的话,应该是那篇《嗜沫凝聚杆菌残留抗原触发分子模拟致自主神经损伤:一例罕见无菌性感染后综合征》?”

莫雷蒂看着手里的论文,惊讶于对方那一字不差的记忆力。

不过片刻后,就听埃米尔说道:“这没什么,我电脑桌面一直留着这篇病例报告,一直以来我都想找到第二例,但可惜失败了。”

“……”

莫雷蒂沉默了一下。

她差点真以为对方记得如此清楚。

不过听埃米尔说完,莫雷蒂却是明白为何对方会这么重视了。

临床领域,最有价值同时也最无用的,就是孤例。

孤例意味着自己是首个发现人。

这里面或许藏着一个全新的致病机制,或者是治疗原理等等。

若是继续研究下去,找到第二例、第三例,甚至于分析出其中的共性,就有可能开宗立派,成为这个方向的第一人,乃至于从此留名医学史。

但……

如果永远是孤例,那意味着无法复现。

而无法复现的东西,基本上就没有太多继续深入研究的价值了。

埃米尔在意嗜沫凝聚杆菌,无非就是在这个现象中发现了独特的致病机制,或许还能发掘出感染后自身免疫系统的特殊应对手段……

这里面,万一藏着通向诺贝尔奖、乃至于神经免疫学大师的重要灵感呢?

此时埃米尔叹息一声,道:“不过就像我说的,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孤例。

“我无法确定,到底是因为嗜沫凝聚杆菌本就是罕见致病菌,所以病人数量太少、还没有出现第二例。

“还是说,上一个病人是出现了什么特殊变化,或者是治疗中进行了什么操作错误导致了这一结果……

“如今我已经打算放弃这个方向了。”

说到最后一句,埃米尔多少有些无奈。

永远都见不到第二例的病例,即便再珍贵,也没有研究价值。

就如莫雷蒂。

她的连体儿颅脑分离,即便是再罕见,全球范围内每年也总有那么几个,做分离手术的次数其实不算少。

但,如果只有一个颅脑连体儿,那莫雷蒂通过这项技术取得的成就,恐怕远远没有现在高。

但眼下的“嗜沫凝聚杆菌残留后损伤”,却完全没有第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