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章
离开的几天,他只是没有在临医做手术,但各种大事还是会向他汇报的。
比如神经外科领域,戴楠准备向上面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而关于申报书的手术细节方面,就需要许秋补充各种细节。
毕竟技术层面,许秋无人可替代。
同时,随着大夏神外年会迫近,天都市那边也开始了各种布置。
这就相当繁琐了。
从无到有的世界性会议,哪怕如今大夏神外年会的知名度还没有打响,但既然是对标霉国年会,就必须用顶尖全球会议的眼光去对待。
因而,从学术到技术,从后勤到前台的各种流程安排,戴楠几乎都是一手操办。
其中光是筛选合格的科研项目,就能耗费掉一大半精力。
另外,还需要一系列的病例展厅,这其中还有一个关键——确认参会人员。
如果有可能的话,戴楠自然是希望把国内外顶级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教授,都喊过来。
毕竟会议的含金量,和参会人员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关系。
含金量高,参会人员越重磅。
同样,参会人员越重磅,也说明年会含金量越高。
不过让戴楠颇为头疼的是……业内的顶尖教授,几乎都被霉国神外年会给囊括了,不可能放下霉医研究院主办的会议不来,转而跑来大夏。
因而,至少这首届神外年会,参会人员的名额就只能一再压缩了。
宁缺毋滥。
而大部分事务敲定完毕后,戴楠这才把信息汇总到许秋这边。
此刻,只是翻看这一页页神外年会的计划书,许秋就能感受到这些天戴楠有多心力交瘁。
趁着时间还早,他直接给戴楠打去了电话。
“戴教授,这些天辛苦了。”许秋主动问候道。
戴楠本来还有些疲倦,一听到这话,顿时感觉心情都好了不少,道:“你都这么拼命了,我这个连颈七互换术都还不熟练的教授,要是反而比你还先休息,我如何自处?”
这话说得轻松。
其实她承受的心理压力一点也不小。
戴楠的性格本就强势。
这次的颈七互换术,能完成最后一步,几乎完全是许秋的功劳。
因而,只有做更多的事情,戴楠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这项成果带给她的荣誉。
“戴教授不必有太大压力,我也就是恰好能做颈七互换术而已。”许秋实话实说道。
戴楠闻言,哑然失笑。
开什么玩笑。
当初你还说不是很懂神经缝合来着。
转头就拿出了颈七互换术,甚至都研究出“颅脑内有淋巴系统”以及“颈七互换术必须进行淋巴管修复”了……
这是一般人能搞出来的?
就是神经外科大家、让沃森这种全球顶尖术者来,可能碰十几年的运气才能有一次灵光一现。
而在许秋手上,就跟变花样似的冒出来了。
这便是许秋神经外科钻研极深的最有利铁证了。
至于为何许秋在除了颈七互换术之外的神外领域表现得颇为稚嫩……
想一想就能明白。
无非是许秋怕自己劝他成为全职神外医生。
对于一个志在各个领域精通的人来说,与其在每个领域都展露出极强的天赋,不如随便露两手,其他方面全部藏拙,如此就能避免许多麻烦。
比如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