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尽管这台技术在降低难度后,依然有着非常高的基本功要求,需要持之以恒的苦练才有可能达标……

但,这正是他们这些一无所有,只有一腔无用热血一条烂命的人最不缺的东西。

也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一个机会。

……

同一时间,国内各地,各家医院都在发生着相似的事情。

一个个陆启山,在见到这台毫无保留的手术后,一个个视若珍宝,开始了苦练。

而残酷的现实是——很多人觉得二代医生只是有背景而已。

但事实上,很多二代医生,不仅更有背景,而且也更努力。

倒不是说他们比普通人更能拼命。

而是……

普通人需要为下个月的房租发愁。

需要为耗费精力的写病历、换药等打杂琐事困扰。

而二代医生,却能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精进技术之中。

不过也并非毫无出路。

毕竟对于二代医生来说,他们的选择太多太多了。

这种情况下,不少人会放弃需要下苦功夫的颈七互换术。

而这,也是普通医生出头的唯一机会。

……

而医学论坛上,话题已经爆了。

各种帖子不断地顶上来。

全部是围绕着《技术报告》的。

“我凑,许医生真有东西,真给啊?”

“昨天才宣布要给技术报告,今天就写完了?这是早就写好的?难不成研究所那边早几年就已经出成果了,藏到现在才发?”

“不可能!许医生做手术的时候我在现场,戴教授的表情比我们还震惊,不可能是假的!”

“也就是说,许医生一天晚上就搞定了《技术报告》?”

“这可不是凑字数的一万字,这里面的内容我研究了一个多小时,惊了!太完备了!”

“我哭死。许医生担心我们够不到技术门槛,甚至还专门准备了‘不切断术式’,而且还告诉我们可以尝试‘电刺激引导再生’……这是生怕我们没有研究方向!”

“要是给其他专家的话,估计要凭借这些立项,拿几千万的经费,培养几个自己派系的博士了……”

“……”

而也是在此时,各地医院,都开始着手学习颈七互换术。

毕竟它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

国际上,其他偏瘫疗法有效率只有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四。

个位数!

但颈七互换术,预估有效率在百分之二三十。

而目前许秋做过的三台手术,其中两台已经证实了有效。

另一台因为做的是不切断术式,恢复起来会稍慢,但根据术后的电生理监测,病人的患侧肢体也已经能动了,基本上也可以确定有效。

仅看许秋一人的手术成功率、有效率,那就是百分之百了!

这毫无疑问预示着手术的极大成功。

即便随着手术台数上来,能做手术的医生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但这仍然是偏瘫领域毫无争议的第一术式!

……

而此时此刻,天都神外研究所,所长办公室。

戴楠又将《技术报告》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越是深入,戴楠就越惊叹于许秋的能力。

这真的是一个晚上熬出来的东西?

戴楠翻阅时,只觉得有一台手术浮现在眼前……许秋对颈七互换术的了解得到了何种程度,才能做到这一步。

她原以为,这篇《技术报告》只是敷衍公众的文章,不会太细致,也没法太细致。

那样的话对自己就没有半点作用了。

但现在戴楠才发现……即便是她,也需要潜心钻研这篇《技术报告》中提到的种种手术技巧、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