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而很可能导致韧带撕裂并造成极大的椎管不稳定性,患者生前可能因此而剧烈疼痛甚至瘫痪。

“接着逐步打开椎管,避开重要结构,将骨折对韧带的撕扯范围标记出来……借此也可以初步勾勒力学模型来分析椎管不稳定的程度。

“……此外还有撕脱骨片。由于碎片极小,所以常规办法不好找,此时应用高倍显微镜来探查,就可以轻易找到。

“并且顺便检查每条神经根,也不会遗漏重要压迫点。”

“……”

许秋娓娓道来,两分钟就把他解剖全程给讲了个清清楚楚。

各种关键环节一个都没漏掉。

先前对第三病例有诸多疑惑的人,此刻也只觉得恍然大悟。

一个个都生出“卧槽,原来如此”的念头。

不过让他们心情复杂的是……

许秋那随口说出来的“仔细辨别就能发现”“逐步打开椎管”“避开重要结构”……

任何一步,事实上都并不简单。

在场的人都很仔细了。

否则也不可能脱颖而出。

他们仔细甄别怎么就没发现有问题!

还有“逐步打开椎管”……说得轻巧,却是需要极其深厚的手术记忆!

此刻,他们有种强烈的既视感。

就像是一群原始人,听着数学大佬们讨论费马大定理。

“显然如此”

“轻易可得”

“注意到”

这特么……好像没有这么显然啊!

作为原始人的他们,除了摸着下巴假装融入进去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了……

着实是差距太大!

不只是诊疗思维上的差异。

更是技术上的鸿沟!

他们相信有知识诅咒、技术诅咒这东西存在。

而且切实体会到。

毕竟,他们在各省都是顶尖精英了。

作为精英的他们,经常无法理解其他医生……这么简单的常理,为什么会不明白?

如此轻松的技术怎么还能做错?

但他们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们会反向感受到“知识诅咒”……

在许秋身上,他们被狠狠地碾压了一遍!

还是渣土车来回碾!

……

此刻,郑酉与柴行思等人对视一眼,眼中都有惊疑。

他们之前就是因为这一番话,才聚拢在许秋这边。

并没有听到前面的完整分析。

而此刻,重新跟着录像走一遍,他们才发现许秋的思路比答案还要逻辑分明!

而且更加符合临床直觉!

“他到底有没有发现病人的脑部问题!”郑酉突然有些紧张了。

他和段顺等人没有在许秋这边停留太久。

毕竟不合规矩。

也就待了两分钟走了。

所以没有听完整。

如果连第三病例的脑部问题都发现了,那许秋妥妥地拿95分以上的成绩了。

相反……

若是漏掉了这一点,许秋的分数可能瞬间跌落至70分之下!

因为没有发现颅脑疾病,就意味着这若是在临床,许秋已经害死了一个病人!

即便没有死,病人也是轻则半身不遂,重则变成植物人!

郑酉抬头,重新把注意力放回大屏幕中。

画面里,许秋有条不紊地阐述着病变路径。

他和其余人的思路不太一样。

像佟雪龄、薛宏两人,更像是按图索骥。

是根据之前影像中已有的发现,去找解剖中的问题。

这个好处就是心里就有了腹稿,不容易错漏。

但缺点就在于……可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没有章法、不分次序。

其中薛宏更差。

主要是他自身的诊疗经验更薄弱,所以分析时不够精准。

而傅元魁、黄立岷,则是结合了影像与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