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因为另外一句话叫做“在独立带组之前,你的每一分汗水,都会成为主任别墅的一块砖”。
医疗领域,就是一个金字塔结构,上层动辄百万的收入,就是靠着一个个住院医、主治医贡献出来的。
说起来。
当年何恒进、雷鹏等人就是冲着霍院长“尊重人才”“尊重技术”,才支持他当院长。
而申昆仑、曾主任,其实都是霍院长上任之后才终于晋升科室主任的。
如果不是霍院长大刀阔斧、猛药去疴,两人可能这会儿还是个副主任,连当主任都还要熬!
“临医其实算是特例了,这边的上下级关系没有这么严苛,利益分配也不恶劣。”蒋建明也忍不住评价道。
申昆仑点头。
省院那边,光是一个评奖评优,就能扯出一大堆事情。
每天工作至少十二个小时、频繁加班的做题家主治医拿不到奖,最后是坐办公室、每天点点鼠标、甚至连个阑尾连脓肿都清不干净的关系户拿了这评优的五百块钱……
“一个院士,别说是许医生一人。就是一家医院、一个地区的发展,都能压得住。”蒋建明摇头道。
汤姆森大受震撼。
他看向戴楠,发现后者表情凝重,问道:“连戴教授都不行?”
蒋建明苦笑一声:“远远不行。”
汤姆森突然感觉嗓子有点发干。
戴教授在大夏神经外科的地位,和汤姆森在手外科的地位差不多。
甚至对方还要高一些。
霉国也有院士,但这些所谓院士,权利没有想象中的大。
至少面对汤姆森这种手握科研项目和技术的教授,也差不多是平起平坐。
对方想要打压汤姆森,根本就是做梦。
蒋建明自然是清楚汤姆森心里所想,道:“大夏的院士,是学术荣誉,更是一种……官方认证。
“院士是学科的先锋,也能直接决定一个领域的未来走向。
“汤姆森教授,您觉得宁氏集团如何?”
汤姆森有些发怔,但听到这个问题,还是迅速给出了答案:“很有实力的医药集团。”
蒋建明点头:“实际上,宁氏集团是大夏医药巨头之一。在国际领域也有一定的影响力,算是全球医疗界的新鲜血液之一。
“汤姆森教授,如果是在霉国,打造这样一家医院,需要多大的成本?”
汤姆森陷入了思索。
半晌后给出了他的答案:“无法估量。这涉及到经济投入、时间成本等等。
“就算能花资金聘请教授、院士、诺贝尔奖得主,他们想要在医药领域站稳脚跟,还是得研发出自己的药物。
“而这个时间,短则四五年,长则几十年!”
宁氏集团虽然在全球医药界不算顶尖。
但也绝对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超越的企业。
蒋建明却笑了笑。
他伸出了一根手指,道:“打造一个堪比宁氏的医药集团,只需要常院士的一句话。”
汤姆森猛地愣住,眼神睁大,脸上不再是震惊,而是骇然。
……
此时,戴楠和许秋的交谈还在继续。
“总之,对你来说,未来的路太宽广,但唯独不要尝试脊柱外科。连骨科都不要进!”戴楠语重心长地道。
许秋沉默了一下。
看到这副表情,戴楠心头一跳,道:“你……难不成真有这个打算?”
许秋实话实说道:“我会参加骨科精英大赛。”
戴楠愣了半晌。
随后才问道:“为了什么,医疗资源?骨科先进技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