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配可乐 作品

第792章糊涂好人皇帝,宦官乱政,气笑刘邦

而天幕也在继续。

【如果说儒生治国只是让西汉跑偏了方向,那元帝刘奭对宦官的纵容,就是直接给王朝插了一刀。】

【元帝身体不好,经常躺床上办公,懒政怠政成了日常。】

【他觉得宦官没家室、没外戚,肯定比大臣忠诚,于是把朝政大权交给了中书令石显。】

【这位石显可不是省油的灯,他精于权术,一边哄着皇帝,一边疯狂排除异己。】

【萧望之忧虑外戚和宦官擅权,建议元帝改由贤明公正之士掌管中书。】

【这本是极具远见的建议。】

【可懦弱的元帝却称不敢冒然更改祖宗旧制。】

【这一决定,不仅让萧望之的建议石沉大海,还引发了执掌中书的宦官们的强烈不满。】

【宦官中书令弘恭、仆射石显等人,趁机对萧望之等人展开报复。】

【他们趁萧望之休假,向元帝上奏,诬陷萧望之谋划罢黜车骑将军史高,离间元帝与许、史两族外戚。】

【元帝竟稀里糊涂批准调查。】

【萧望之面对询问,如实作答,可弘恭、石显却歪曲事实,建议“谒者召致廷尉”。】

【元帝竟连这意味着下狱都不清楚,就批准了。】

【后来发现不对,怪责二人,可经他们叩头谢罪,元帝竟就此作罢。】

【等到元帝要释放萧望之并复职时。】

【石显又建议大赦天下。】

【同样是从监狱里放出来,专门释放和大赦天下出狱,可是两个概念!】

【致使萧望之虽被释放,却革职为民。】

……

而天幕外。

刘邦看到后世的汉元帝,稀里糊涂地就让辅政重臣萧望之入狱。

又稀里糊涂地,通过大赦天下的方式把他放了出来。

也是忍不住被自己的这个子孙气笑了。

刘邦苦笑着,有些无奈地说道:

“不是说这后世的元帝他学识还可以吗?他学的治国之术,这是学到哪里去了?

“怎么对国家法律的流程是一塌糊涂?”

“在一开始的时候,如果他想去质问萧望之,就直接去问,或者派使者去问。”

“为什么要让廷尉去?”

“他难道不知道,让廷尉去意思就是走司法程序,会把人给抓进去吗?”

“后面释放萧望之的时候又大赦天下,这相当于萧望之是以带罪之身被赦免的!”

“这对于萧望之的仕途和名声打击,可太大了!”

“除非元帝是真的想要打压一下萧望之,否则的话,那萧望之可就是政治生命断送了一大半了。”

“也不知道这个人的性格如何?”

“希望萧望之的性格会和朕一样,天性豁达吧,是个乐观的人。”

“否则的话,他可是够郁闷的……”

天幕继续。

【数月后,元帝准备再次起用萧望之。】

【萧望之的儿子就想着为父喊冤。】

【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萧望之是以罪人身份入狱,然后被大赦的。】

【如果此时萧望之当官,那就是以罪人身份当官,对名誉影响很大。】

【萧望之的儿子想要洗刷其父罪人的身份。】

【结果石显等人在元帝面前竭力诋毁,说这萧望之被释放了还喊冤,真是不识好歹,浪费了陛下的善心。】

【于是建议又把萧望之抓进牢里。】

【士兵们包围了萧望之的宅邸。】

【萧望之觉得,自己和皇帝之间的事,不至于让皇帝杀自己。】

【但再次入狱又确实对名声影响太大。】

【最终萧望之也是误信一个儒生徒弟的话,觉得不能被皇帝抓去坐牢,还不如以死抗争保全名节,于是饮鸩自杀。】【元帝知道后痛哭流涕,哀悼萧望之。】

【本来打算追究宦官们的责任,但看到弘恭、石显磕头求饶,最终元帝只是口头批评一下,转头继续宠信石显。】

【就这样,在元帝的混乱处理下,外戚、儒臣、宦官三种势力角逐,宦官暂时胜出。】

弹幕:

《这萧望之也是人机啊?》

《当时许多大臣一般都提前自杀,秦汉传统。》

《萧望之没想死,他夫人也说稍安勿躁,等后续发展,结果学生劝他早点自杀。》

《真是好学生,太坑师了!》

《脾气也太硬了吧!》

《当年的儒家,其实也是非常刚烈的,可不是后来的腐儒。》

《宦官崛起可不是好事。》

《石显恶名昭著,但他是汉宣帝亲手提拔的左膀右臂,为汉宣帝立下汗马功劳……》

……

【萧望之死后不久,弘恭病死,石显继任中书令。】

【此时元帝生病体弱,寄情于音乐,不再亲躬政事,竟将朝政全部委任给石显。】

【石显此人机敏灵巧,擅长诡辩,睚眦必报。】

【他一面讨好元帝,一面党同伐异。】

【太中大夫张猛、御史中丞陈咸、魏郡太守京房、侍诏贾捐之等企图进言石显专权的大臣,先后被石显所害;】

【而匡衡、贡禹、五鹿充宗等见风使舵依附他的人,皆得宠位。】

【石显为了测试皇帝的信任度,还演了一出苦情戏。】

【他说自己业务繁忙,有的时候回宫太晚,于是事先得到元帝的许可,可以在晚归时让人开门。】

【然后就故意晚归宫门。】

【果然有人控告石显假传圣旨。】

【于是石显就哭着对元帝说:“陛下太宠我了,别人都嫉妒我啊!我干脆辞职去后院扫地算了。”】

【元帝居然信了这伎俩。】

【还觉得石显委屈,从此对他更加言听计从。】

【从此,公卿以下皆畏惧石显,朝中大小事宜都由他决断,纲纪紊乱,吏治腐败,国家陷入混乱。】

天幕外。

崇祯皇帝看天幕看到这里。

也是觉得深有感触。

不由得说道:

“果然,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这宦官就是一群祸害,不除不行。”

“汉朝有宦官乱政,唐朝宦官更是废立皇帝,无法无天。”

“而朕在登基的时候,国家大半也都被阉党所把持,简直是乌烟瘴气。”

“还好朕拼死一搏,以惊人的勇气和胆识除掉了魏忠贤集团。”

“否则的话,大明恐怕提前10年就灭亡了。”

“朕这一生自从登基以来,应该是做了不少的错事。”

“但是除掉魏忠贤绝对是朕做的最正确的事之一。”

……

【元帝的另一个神操作,是给外戚王家开了绿灯。】

【他年轻时宠爱的司马良娣病逝,伤心过度,一度拒绝碰其他妃子。】

【他爹汉宣帝急了,硬塞给他几个宫女让他选,元帝随手一指,选中了相貌平平的王政君。】

【就这一次临幸,王政君竟然怀孕了。】

【生下了后来的汉成帝刘骜。】

【王政君成了皇后,她的家族——王家,开始疯狂上位。】

【而王政君的侄子是谁?】

【正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王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