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德意志统一之路,铁血宰相!
第193章德意志统一之路,铁血宰相!天幕外。
嬴政看着天幕上,那德国被列强瓜分的惨状。
又想起后来统一的德国,拳打波兰,脚踢法国,几个月消灭苏联数百万人的狂野实力。
也不禁感慨万千。
“朕一度以为,德国是一个在欧洲范围内一直很强的国家。”
“没想到曾经的德国那么的不堪!”
“根据天幕上给的时间,被列强欺辱瓜分的德国,和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相隔也就一百年。”
“是什么让一个碎成一地的德国,甚至连名义上都已经不存在的德国。”
“在一百年的时间内,就快速的崛起。”
“在强敌遍地的欧洲,成为了最强的国家呢?”
嬴政更加好奇地看着。
【拿破仑战争结束之后。】
【在英国和俄国的主导之下。】
【德意志邦联宣布成立,取代了曾经神圣罗马帝国的地位。】
【但邦联内部,各邦依然享有独立的权利。】
【因为欧洲列强们,谁都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德国,在欧洲中部崛起。】
【回到了勃兰登堡门上的和平女神像,她所看到的依然是一个分裂的德意志。】
【历史之所以耐人寻味。】
【或许就在于它的复杂和微妙。】
【征服者拿破仑,带给了德意志这片土地屈辱。】
【但他也成为了,推动德意志民族崛起和统一的推手。】
【拿破仑用武力扫荡了德意志土地上,存在了上千年的封建统治秩序。】
【并且在德国范围内,传播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的思想。】
【在法国大革命思想的影响之下,德意志的民众们,愈发寻求建立一个统一的自由的国家。】
秦朝。
嬴政看到这里,隐隐约约有一些不安。
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
这自然是嬴政想看到的。
大秦几百年来,数代人的努力,为的就是统一华夏。
天幕上说的统一。
嬴政很喜欢。
大一统,很好!
但天幕上,后面说的什么自由平等?
那些嬴政可不喜欢!
但天幕要播放,嬴政也没办法阻止,只好更加谨慎的看着天幕。
天幕上。
【李斯特,他是在德国统一过程中,最活跃的人物之一。】
【李斯特认为,德国必须统一,才能够和英国法国等强国抗衡。】
【但德国的统一,很难用暴力的方式来实现。】
【而需要采用和平的方式才能实现。】
【并且李斯特知道,德国的统一,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不能依靠军事一蹴而就,而需要循序的渐进。】
【为此,需要首先建立一个德意志范围内的经济同盟。】
【在十九世纪,其他的国家大部分还在使用战争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纠纷。】
【而李斯特,则超前的提出了用经济方式来统一德国。】
【因为在当时,德意志的经济发展受阻于国家分裂的现状。】
【在整个德国内部,无数的邦国林立,导致商品流通非常不便。】
【最多的时候,德国内部同时流通的货币达到了六千多种!】
【再加上各种关税的障碍,更是十分夸张。】
【从柏林到瑞士,如今只需要几个小时的车程。】
【而在当时需要经过十个国家,报十次通关手续,换十次流通货币,缴纳十次关税。】
【沿途需要缴纳的税收,甚至已经超过了货物本身的价值。】
【所以,先建立一个经济联盟,在内部统一实行关税,是有现实需求的。】
【只是当时的大部分邦国,对李斯特的全德关税同盟的想法都不太感兴趣。】
【因为没有哪个国家,想取消关税这一重要的收入来源。】
【李斯特成为了不受欢迎的人。】
【成为了奥地利口中:危险的煽动者。】
【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李斯特周游列国,终于在普鲁士,让自己的方案获得通过。】
【1834年1月1日,在德意志的土地上,几百年来第一次,货物通关无需停下缴纳关税。】
【在这一天,德意志关税同盟正式的成立了。】
【而当时在德意志内部排名第二的普鲁士,也成为了德意志关税同盟的主导者。】
【虽然李斯特贫病交加,最终绝望的自杀。】
【但他提出的关税同盟,在德国内部发展的很快。】
【到后面,几乎所有的邦国都已经加入了关税同盟。】
【以普鲁士为中心,德国的经济快速的流通和发展。】
【到了十九世纪中期,关税同盟地区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了欧洲第三,仅次于英国和法国。】
【德意志经济统一的目标实现了。】
【而政治统一也呼之欲出。】
天幕外。
嬴政露出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
忍不住称赞后世李斯特,先经济后政治的方式,以及他所提议的关税同盟。
“妙啊,妙啊。”
“朕算是看出来了,当时的德国,地盘在欧洲算是很大的,但是处于分裂状态。”
“如果采用战争手段,强行统一的话。”
“那些被统一的邦国,绝对不会配合。”
“同时周围的英、法、俄等列强,也绝对不会坐视德意志内部某一个邦国,武力手段强行统一德国。”
“采用武力手段强行统一。”
“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将引起大量国家的忌惮。”
“而通过经济方式,先形成一个整体,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渐渐的让彼此分不开。”
“则可以用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方式,形成实际上的铁杆同盟。”
“乃至最后形成一个统一的德国!”
“毕竟他们本来就都是德意志民族的人,而且也处在一个神圣罗马帝国或者德意志邦联的框架之内。”
“天然的具有统一的基础。”
嬴政又不禁想起了当年的大秦。
大秦很强。
但在后期,也因为恶名爆炸吃过不少苦头。
打赢了长平之战,却20年不敢东出。“要是当年,秦国可以在武力统一天下之前,先通过经济手段,建造一个以大秦为中心的周朝诸侯共同体!”
“那么在统一的道路上,肯定会轻松许多许多。”
“而且必须要注意到,我大秦统一的时候没有太多的外部干涉力量。”
“最多也就是匈奴会稍微烦人一下。”
“而德国周围那么多的强国。”
“必须谨慎且低调。”
“可以说,普鲁士的关税同盟的确是一部妙招。”
“这个李斯特了不起。他简直就是德国历史上的商鞅啊!”
“只是普鲁士,只是德国内部排名第二的邦国。”
“那排名第一的是谁?奥地利吗?他就这样坐视普鲁士发展?”
“奥地利让普鲁士这个第二,拿到了话语权。”
“那奥地利岂不是被边缘化?”
“这可真是一个十分不明智的决定。”
三国。
诸葛亮看到随着关税同盟的建立,德意志诸国之间关系更加的紧密。
而原本是排名第二的普鲁士,也俨然成为了德意志内部话语权最大的邦国。
在思考了数秒之后。
诸葛亮突然是眼前一亮。
“很显然,普鲁士已经成为了其他德意志邦国,在经济上的领导者,管理者。”
“而经济之后,在政治上的话语权,也绝对会越来越大。”
“不战而屈人之兵!用和平的方式统一内部!”
“太精彩了!”
“不知道有没有一种手段,可以让我大汉在目前仅有西南一隅的情况下,在经济上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优势呢?”
“不仅仅是收入上的优势,而是让对方在经济上依赖我们。”
诸葛亮思考着。
但诸葛亮觉得目前天下三分的现状。
和天幕上德国,那几十个上百个邦国林立的局面,还是有着较大差别的。
可能春秋战国时期,相对容易一些。
而天幕也在继续。
【到了1848年欧洲革命时,浪潮席卷全德意志。】
【许多邦国原有的封建君主被推翻。】
【新兴的多个邦国的代表们聚集起来,准备开会商讨成立一个类似于美国的新德国。】
【但议会还在开的时候。】
【旧势力封建君主,就集结了强大的力量反扑。】
【议会做鸟兽散。】
【而这次议会的失败,也宣告着通过议会和平统一的方式,是不可能成功的。】
【那么,如何实现德意志的统一呢?】
【谁将承担起,让德意志统一的历史责任?】
天幕此时。
专门给一幅世界名画的油画给了特写。
油画上有许多黑色制服的人。
但唯有一位老者,身穿白色制服,特别的显眼。
甚至比油画上的皇帝更显眼。
特写镜头最后聚焦在,身穿白色制服的俾斯麦。
【在整个德国统一的过程中,俾斯麦的发挥也是有声有色。】
【由于他的发挥过于出色。】
【以至于俾斯麦成为了许多后发国家的首相们,所纷纷效仿的榜样。】
【比如被称为东方俾斯麦的大清重臣李鸿章,就曾经不远万里来到欧洲拜访他。】
【而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第一任内务卿大久保利通。】
【也以东洋俾斯麦自居。】
【那么俾斯麦,他究竟以何种方式主导了德国的统一呢?】
【首先,在俾斯麦刚刚被任命为普鲁士首相的时候。】
【他就发表了一次著名的演说。】
【俾斯麦在议会里强硬的说道: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以及多数人的决议就所能解决的。】
【而是不可避免的,将通过严重的斗争,一场只有通过铁与血才能解决的斗争来达到目的。】
【而从此以后,俾斯麦也被世人称之为铁血宰相】
《弹幕:李鸿章跟俾斯麦比可差远了!》
《裱糊匠,而已,李鸿章。》
《李鸿章能力不算差,但满清和当时蓬勃向上的德国没法比。》
《看到李鸿章被德国人欢迎的一幕,看到这里,真的是百感交集!》
《德国人评选的最伟大的德国人。》
《铁血演说牛b,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虽然是铁血宰相,但其实俾斯麦是猥琐发育流。》
《德国作为后发国家,历史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最后能做到那个程度,已经非常炸裂了。》
天幕外。
华夏古代的名臣们。
看到后世的俾斯麦,主导了德国的统一,并且备受推崇。
也都是很感兴趣。
秦朝。
李斯看到天幕上说,俾斯麦成为后世多个国家,甚至包括后世华夏的大清王朝所推崇的,全世界闻名的铁血宰相。
心里也是有些羡慕的。
“铁血?难道他是一名非常强力的战争狂人首相吗?”
“他既然成为了统一德国的大功臣。”
“并以此青史留名。”
“那么在大秦的统一过程中也出了力的我,后世会给予我如何的评价呢?”
三国。
诸葛亮也是全神贯注的,看着天幕上的俾斯麦。
同时在观察俾斯麦的人物表情,试图通过面相学来分析一下,后世俾斯麦的施政风格。
明朝。
张居正也微笑着说道:
“刚才看天幕介绍俾斯麦的时候,有弹幕提起了我,说我是铁面宰相张居正。”
“那么不知道,是否俾斯麦的风格,和我个人很相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