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贾政道大笑起来:“信陵君说笑了,你说一匹布在江宁卖200文,运到我大魏境内,卖220文一匹,这恐怕连运费都不够吧?”

“如果运一万匹,那就是多赚200两,一万匹布,只需要三艘船就能运到,从江宁运一次到兖州,三艘船的运费只需要20两左右。”

“不可能这么便宜!”贾政道否定道。

魏无忌说道:“上面可不仅仅只有布匹,还有丝绸,还有茶叶,一艘船1000两,加上起来的货品,一个来回赚100两,只需要10个来回,两年之内可以回本,以后都是赚的。”

“陛下,治国何必算这点小买卖。”贾政道立刻转移话题,“陛下是拥有天下的人,一艘船,一些匹布,不足道哉!”

“一艘船,三艘船的确不足道哉,但夏主现在在江宁增设了三个船坞,如果他制造出3000艘货船,在汉江、汴河、成河、渭河、淮河等河流之上穿梭,会赚多少钱?会将多少商品卖到我们这里?”

魏无忌的话让贾政道哑口无言,也让魏崇延面色难看起来:“如此说来哦,允许夏国商人自由进入我们这里,对我们反而不利?”

大殿内沉默下来。

这时,太子魏程说道:“信陵君说的很有道理,夏国在这方面的确比我们有优势,因为他们比我们先用新式纺织机。我们还在追赶中,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这场商战角逐中会落下风。陛下,臣尽早接到了刘尚书的奏疏,晋国的林良沅已经答应卖给我们青白盐,一斤30文!”

他此话一出,大臣们纷纷震惊。

“陛下,我们可以把这些青白盐都高价卖到夏国!”贾政道连忙道,“我们就卖60文一斤!每斤我们自己还可以赚30文!”

“好!好得很!”魏崇延大喜,“只要青白盐一进入夏国,吃过青白盐,就都不愿意吃夏国原本的盐了!我们一年卖一亿斤,也能赚300万两!300万两,足够我们在南线布置50万兵力了!”

魏国采取的是府兵制和世兵制结合,府兵制讲究的是闲时务农,战时上前线,而且装备都是自己准备。

世兵制就更夸张,军户在边境屯田,没有军饷。

魏崇延说布置50万兵力,还说少了,300万两足够100万兵力。

但府兵制和世兵制都有一个问题:影响社会民生发展。

世兵制将人圈了起来,府兵制因为战争不确定性,影响地方农耕。

也就是说,这两套制度,其实都是为战争而生的。

都可以低成本的动员大量的军队。

世兵制的巅峰是在三国到南北朝时期,这个阶段,恰好是年年征战的乱世。

也就是说,魏国的体制,本身就是为战争而生。

这套体制好不好?

这套体制其实并不差,如果全面推行均田和府兵,魏国国力将会短时间内暴涨数倍!

其中包括军队的战斗力。

府兵虽然是耕战结合,但一定比世兵制强。

世兵制的士兵虽然是军户,听起来好像是职业军人,但其实军户社会地位非常低,根本没有荣誉感。

府兵制不一样,府兵都是良家子弟,家里都是官方分配了田的,除了本身家庭环境不错塑造出的坚韧性格,他们出征的时候,也会认为自己是在保卫自己的家园。

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关联的。

而且府兵制里,士兵地位高,从精神层面来说,功勋奖赏都非常舍得给。

从物资层面来说,府兵虽然自备兵器和粮食,可在战场上缴获的财富,可以自己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