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还有别的!还有别的,找了许多人,派人去连哄带骗地卖田,也伪造了很多契约!”

“契约是具备朝廷的律法效用的,这你也敢伪造?”

“我弟弟是县令,我弟弟是县令!这位郎君,您是大人物,但这种事其实并没有冒犯您的利益,我只是高价卖一些田,那些田我不会不给他们!他们最后也拿到田了啊!田是他们的,他们以后想怎么种就怎么种!”

“郎君高抬贵手,没必要把事情闹得如此僵硬。”

“那就对不起了,我这个人向来喜欢把事情闹僵硬,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郎君您今日惩处了我,我弟弟知道了,您能惩处他吗?他是朝廷命官,虽然只是县令,可没有京师的命令,没有皇帝陛下的旨意,谁能擅自动朝廷命官呢?哪怕您是京师来的,位高权重,真的要管这件事吗?这件事背后可不是我一家,而是苏州各郡,您是要得罪各郡名流吗?”

李彦的眼睛顿时亮了:“你不妨把话说清楚一些。”

张善强忍着剧痛说道:“您需要多少,我这里都有,我只是不想当那个典型被立起来。”

这个时候,张善明显已经猜到李彦来历不凡,甚至可能是京师的大官,是来苏州有重要事情的。

说不定就是来调查新政执行情况的。

调查新政执行情况,张善也不怕,因为这种故意隐瞒信息不是休宁县一处。

正如他所料,苏州各郡都有这种情况。

朝廷的人要查,能把整个苏州都查了?

“你是要给我钱吗?”李彦问道。

“您要多少,开个价,我尽量满足。”

“从你这话中似乎猜到我来自京师,可能官位不小,你想消灾。”

“郎君是什么身份,在下不知道,也不想知道,郎君必然是上层名流,上层名流讲究的不是你死我活,也不是正义公道,而是利益。我满足郎君的利益就是了,郎君没必要置我于死地。郎君如果要交差,完全可以说各地都在努力积极落实新政。只是新政需要普惠万民,在传播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延迟。上面也不会仔细追究,他们也不会认真去问。”

张善全身颤抖,额头冒冷汗,但语气却很平静:“大家都好,不是吗?”

“大家都好吗?”李彦的声音突然变冷了,“刘三这样的人也好吗?”

张善愣了一下。

刘三?

张善忍不住看了一眼,这个也是人吗?

但这种话,对于士绅来说,通常不会直接说出来。

士绅之所以能站稳脚跟,是在儒家社会里按照儒家的等级关系发展出了一套他们自己的智慧。

例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都是用来装扮自己的最好工具。

为自己穿上一层漂亮外衣,将正义凛然写在脸上,不断地给平民百姓做精神按摩,就会有人称赞。

在这样的权力社会里,被大多数人称赞的人,就是贤德之人,这种人会被官方认可。

就有机会做官,或者出书了。

有了权力和影响力,就有了收入来源,而且是丰厚的收入来源。

有了丰厚的收入来源,就可以一边举着贤德的大旗教化百姓,一边私下大肆兼并资源。

这就是独尊儒家社会关系里的权力游戏。

独尊儒家和儒家是两个概念,儒家和儒家贤者也是两个概念,放在一起说很容易混淆概念。

李彦观察到了张善的眼神,他也知道张善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