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张文泽更加震惊,皇帝用简短的几句话就阐述出了这个问题的核心。

这……这简直是治世明君啊!

赵禹也很震惊,没想到皇帝对于府兵制和募兵制的优劣,心中如此清楚。

甚至分析到两国不同的国情上。

“募兵的确容易募到一些兵痞流氓,朕打算设立一个监察院,专门监察军纪,监察院里再设立一个军事法庭,士兵们遇到不公,可以直接上诉。”

“朕想着,士兵由朝廷养着,士兵得为国家卖命,士兵必须服从关键,严格的管教。既然我们要求士兵服从严格关键,那也需要保障士兵个人不受到无端的欺辱。双向付出,才能长久啊!”

这番话,又直接把赵禹和张文泽震惊的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只觉得皇帝陛下在看待一些问题的时候,几乎全部在核心点上。

尤其是张文泽,他长期在军中,对军队非常了解。

这时,外面传来王元吉的声音:“陛下,京师传来消息,说有大臣把皇后请出来了。”

李彦看完后,面色淡然。

赵禹却急忙道:“陛下,必然是有人在后方造谣,企图趁机谋反!”

“没错,有人造谣朕死了。”李彦坐下来,喝着热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赵禹和张文泽都大吃一惊,这种事发生了,皇帝陛下您还喝得下茶?

李彦道:“公孙弘和曹谦德已经处理完了,捷报也送过去了,后方无恙。”

“恐怕没那么简单,这绝不是一两个人能办到的。”赵禹说道。

“嗯,杨宁已经去查余孽了,眼下魏军的战线在收缩,不可能继续南下,大局稳住了,内部的事情也就都是小问题。等哥舒星回来,朕也该回京了。”

“魏无忌撤兵一事?”

“已经撤了,朕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李彦心中那块石头也落了下来。

朕现在要回去主持正义去了!

一家欢喜一家愁,李彦正在惬意地喝着茶的时候,魏崇延已经很多天没有睡好觉了。

哥舒星的骑兵在兖州各郡横冲直撞后,给大魏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各地人心惶惶。

政治情绪从之前的稳定、自信、从容,一下子变得焦虑、烦躁和恐慌。

这是政治环境剧烈波动的表现。

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环境变动过大,就会产生巨大的危机。

因为这个时候,有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这些人一定会愤怒,并且需要另一部分人出来负责。

那么谁出来负责呢?

大魏朝堂上的各级官员开始就此事溯源。

有官员开始活动他那小脑袋瓜子:夏军骑兵到了兖州,这事显然是发生在夏丘郡的防守被破之后。

如果夏丘郡不破,夏军那些个胖墩墩就不可能骑着蛤蟆跑到我大魏的富饶之地行凶了!

按理说是夏丘郡太守陈泰的责任?

可陈泰已经死了。

那就是兖州陈氏的责任咯?

陈泰的妈的责任!

要不是陈泰他妈把他生下来,楚丘郡就不会跑!

不不不,是陈泰他爸的责任!

要不是陈泰他爸在那天傍晚兽性大发,放弃散步,陈太他妈怎么会陈泰呢?

那也不是陈泰他爸的责任啊,说起来是陈泰他祖父的责任。

也不是他祖父的责任!

试想想,他祖父一个人能活下去吗?

还不是陈家所有人供养着。

按照这个理论,那就是兖州陈氏全族的责任咯?

又有官员提出来了:陈泰先放一边,我们聊聊四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