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攒欧气 作品

第182章大圣巧斗玉罗刹,小桃心馋美人妻

--

两人转变方向,寻到翠云山芭蕉洞前,但见那两扇门紧闭牢关,洞外风光秀丽。

真个好去处!正是那:峰作云之脊,云为岭作裳。雾霭凝朝露,松涛唤晓光。

巍峨势镇凌阆苑,清幽气逸胜瀛洲。几丛古柏栖白鹭,数叠流泉漱琼浆。果然是百代奇观,千秋胜境。

猴子带着小桃到洞前叫门:“牛大哥,开门!开门!”

两人全不知罗刹女已经整齐披挂,拿两口青锋宝剑,就等着他们上门哩。

那石门打开,猴子忽见寒光,急忙扯着小桃后退。

罗刹公主闪身出洞,那小桃全然不想人妻为何凶恶,只盯着人家的模样和妆容:

乌云堕马髻,斜簪雷纹铁抹额;两弯远山眉,浸着寒星冻春水。

点绛唇噙三更雪,削玉肩披九秋霜。

贴身锁子甲是西海蛟绡裁,龙鳞细叠掐得蜂腰一捻。

犀皮护腕紧束笋指纤纤,玄色披风猎猎作响。

足踏步云靴,尖缀珊瑚珠,青锋双刃映得桃花面愈冷。

好个玉罗刹!分明是月宫仙子降煞斗,偏生把冰肌艳骨裹战袍!

“你就是孙悟空?”罗刹公主喝问道。

猴子虽心中有疑,却还是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

罗刹公主咄的一声道:“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

猴子道:“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

罗刹公主恨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打杀我子?我正没处寻你报仇,你今上门纳命,我肯饶你!”

猴子闻言松了口气,想是对方有些误解,于是满脸赔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侄儿因是捉了我师父,阻我西去之路。我虽与他斗过几场,却也没有伤他,反倒是被他烧了个够呛。”

罗刹公主被好师弟‘提醒’,只认猴子在巧嘴,一心要为爱儿报仇。

“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若忍耐不得,教你早见阎君!”

那小桃此刻也稍微清醒了些,他们都还没说要借扇子,娇娇人妻就算猜到他们的来意,也不会如此说才对。

她忙扯住猴子嘱咐道:“待会要是打起来,猴哥你下手轻点。你若是见她用扇子,你就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猴子点头,上前将脑袋伸了过去,笑道:“嫂嫂切莫多言,老孙任尊意砍上多少,但没气力便罢,是必借扇子用用。”

罗刹公主不容分说,双手轮剑,照猴子头上乒乒乓乓,砍有十数下。

猴子全不认真,那宝剑轮到他头上,连根毫毛都伤不了。

罗刹公主心中惊吓,回头要走,猴子急道:“嫂嫂,哪里去?快借扇子我使使!”

罗刹哪里肯借宝给仇人,只道:“不借。”

猴子道:“既不肯借,吃你老叔一棒!”

好猴王,一只手扯住,一只手去耳内掣出棒来,幌一幌,碗来粗细。

罗刹公主挣脱手,双剑似银蛟出水,左刺‘玉女穿梭’直取咽喉,右划‘白虹贯日’斜削腰腹。

剑锋未至,寒芒已割裂三丈内松柏。

猴子却不掣棒相迎,只将身一拧,金箍棒倒竖如旗杆,借那剑刃劈砍之力腾空翻起,恰似鹞子穿云掠过双剑。

“嫂嫂当心脑后!”猴子出声提醒,棒头点向她玉枕穴。

罗刹女听得风声急回身,双剑十字交叉架住铁棒,却见那猴头单足点在剑刃上,另一腿倒勾住古柏枝桠。金箍棒忽如灵蛇绕颈,贴着她抹额雷纹转了三圈,却未伤分毫。

罗刹女怒叱一声,使个‘双龙戏珠’的险招。左手剑虚晃面门,右手剑暗藏袖底直掏心窝。

猴子也不避让,任那青锋刺破直裰,胸毛触及剑尖时忽缩骨三寸。铁棒顺势往地上一杵,借反弹之力倒翻至罗刹身后,棒尾轻轻一挑,竟将她披风系带解了。

小桃在旁看得真切。那棒影看似绵软,实则解数周密。时而化枪挑灯,时而作棍扫堂,偏又留七分余劲不吐。

娇娇人妻的双剑虽舞得泼水不进,却总被棒头黏着剑脊游走,十成气力倒泄了九成。

斗了三十个来回,那罗刹女香汗浸透蛟绡甲,忽使招‘流星赶月’左剑掷向猴子眉心,右剑紧随其后直刺丹田。

这招弃剑搏命,只为寻个脱身之机,岂料猴子张口咬住飞来剑刃,铁棒横摆如门闩架住第二剑。猿臂轻舒,竟用腋窝夹住剑身。

咧嘴笑道:“嫂嫂的剑,还是还给老孙当牙签罢!”

罗刹女气恨,猛拽剑柄,那剑却似生了根。忽觉腕间一麻,原是猴子足尖踢中她曲池穴。

双剑脱手时,金箍棒画了个浑圆,将两柄青锋挑到半空,应声插入石壁,距罗刹女双耳不过半寸。

“承让!”猴子倒提铁棒唱个大喏,道:“如今可借扇子与老孙了?”

罗刹公主冷哼道:“孙叔叔莫急,我这就借你!”

小桃见状知道人妻是要使芭蕉扇了,急呼道:“猴哥小心!”

罗刹女忽退七步,柳腰轻折。纤指抚过朱唇,那抹绛色褪作海棠娇粉。

但见檀口微启如红莲绽蕊,一点丁香舌尖托着寸许大的碧玉扇,恰似含露花瓣捧出翡翠蕊心。

她并指拈扇取下,左手大指头捻着那柄儿上第七缕红丝,念一声哃嘘呵吸嘻吹呼,即长一丈二尺长短。

幌一幌,一扇阴风啸啸!

哪知那猴子也伸手往腰后一带,也取出把芭蕉扇儿。

幌一幌,一扇阳火艳艳!

但见那阴风凝作玄冥巨蟒,鳞片间滚着九幽霜晶;阳火聚成金乌神鸟,羽翼下抖落扶桑流焰。

两股神力在半空撕咬缠斗,蛇信吐出的极寒冻气;鸟喙喷吐的阳火真精,撞出万千星爆。

山涧忽而半边结出冰凌牡丹,忽而半边燃起赤焰红莲。

两把宝扇互不相让,竟在天地间撕扯出个阴阳漩涡,坎离二气如磨盘旋转,将漫天阴风阳火皆碾作虚无。

猴子笑道:“嫂嫂勿得悭吝,我是个志诚有余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还的小人。

嫂嫂若不放心,我可将这把阳扇与你抵押,你的阴扇借我使使。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

罗刹公主见猴子手上竟有师父烧炉用的阳扇,心中惊疑不定,但若要她借扇给孙悟空,那是万万不肯。

她也不回猴子的话,转身取走石壁上双剑,闪身回到洞里闭紧石门。

猴子碍于礼,不敢强闯,遂问道小桃:“你这丫头主意多,竟晓得让我用阳扇抵她的阴扇,可惜我这阳扇不能熄火,就是能熄,我也不会。你可还有法子?”

小桃呵呵笑道:“这有何难,我只要略微出手,不仅能把扇子弄来,人我都给弄来!”

--

--

--

有人问太师害死了那么多男人,为什么就洗白了!

首先没人洗白太师。

我觉得认真读这本小说的,应该能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简单的黑与白并不能去阐述社会的复杂,太师该不该死这个问题,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

想让太师死很正常。

但站在西梁女国的角度,太师拿外部的男人,供给本国,让国民长寿青春,我想大部分的西梁国民是不会觉得太师有罪的。

就如女王,她享受着太师夺取来的好处,那她就没有资格去指责太师,所以女王即便知道太师的行为是不善的,但她却没有阻止。

而本书的主角哪吒,作者特意写了一段小桃和敖艺的对话去侧面阐述,哪吒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或者说她是作者心中,神仙应该有的样子。

她与凡人有着本质的差别,不仅仅是武力差距那么简单。

神仙不要过多的去参与凡人之间的争端,这样只会造成更大的矛盾发生。

还有一个问题,很多人一直问作者是‘democraticparty’还是‘republicanparty’。我一个‘communistpartyofchina’怎么回答你,真奇怪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