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耳听怒
--
小须弥山,祥云飘飘,瑞霭纷纷,山凹里有一座禅院,只听得钟磬悠扬,又见那香烟缥缈。
往里观看,只见那满堂锦绣,一屋威严。
众门人齐诵《法华经》,老班首轻敲金铸磬。
佛前供养,尽是仙果仙花;案上安排,皆是素肴素品。
辉煌宝烛,条条金焰射虹霓;馥郁真香,道道玉烟飞彩雾。
正是那讲罢心闲方入定,白云片片绕松梢。静收慧剑魔头绝,般若波罗善会高。
“菩萨,国师王菩萨来了,同行众多,有和尚也有妖怪。”
灵吉闻言整衣出迓,添香迎接。
国师王菩萨率众登堂,坐了客位,同行的除徒弟小张太子外,还有取经队伍,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编外人员法海及陈秋桃。
还有黄毛貂鼠,石母,沙国王(斯哈哩国国王),以及石敢当(佛头石怪)的石头尸体。
陈秋桃的目光死死地盯着灵吉,好似在审视一个即将无处遁形的罪犯。
然灵吉却脸色平静的命人给众人看茶,这让陈秋桃心中非常的不爽。
崽种!做了那么多伤天害理之事,现在还装出一副风平浪静的模样,她倒要看看这畜生能装到什么时候。
“灵吉,贫僧今日来此...”国师王菩萨刚开口,却被灵吉一个抬手打断。
“国师王菩萨不必言说。”灵吉脸上浮现出一抹慈悲的微笑,那笑意中似乎隐藏着丝丝欣喜与解脱。
“三太子殿下,贫僧知晓您定然在此,何不现身一见?”
灵吉话音未落,堂外便落下数道云驾。
为首的哪吒,她身着琼华圣母娘娘的大红宫装,踏着步伐迈入殿中。
跟随在她左侧,落后半个身位的还有酆都大帝,身后则是十二药叉将。
和之前不一样,这次哪吒既没穿火莲裙甲,也没调兵遣将,行动比以往略显低调。
“吾等见过圣母娘娘,娘娘慈悲。”
众人起身相互见礼后,座次也随之改变。灵吉地让出首座于哪吒,自己则谦逊地站在了堂中。
“因空见色色生灾,因慈生欲欲如海。灵吉,你可曾悔过?”哪吒望着灵吉,脸色平淡地问道。
“阿弥陀佛。”灵吉缓声答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释然,“前事快意后事悔,洗心绝念等风来。贫僧如何能不悔?只求娘娘惩治。”
陈秋桃闻言,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愕然。
灵吉这是认罪了?就这么简单地认罪了?
他们一群人费尽周折,搜集了一大堆罪证,还没来得及一一摆出,他就这么轻易地认罪了?
她原本还想着,要拿着那些证据将灵吉怼得哑口无言,狠狠地打他的脸,然后在嘲笑他狼狈不堪的样子。
她还期待着看到灵吉被处罚时,那不甘心、甚至癫狂的画面。
然而所有的一切都出乎她的意料。
不解、困惑。
陈秋桃不明白为什么灵吉已经认罪,但她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反而心中有种说不出的烦躁。
“灵吉菩萨,你因一时嗔怒,致使一国臣民遭难。本宫今日代天行罚,削去你的菩萨果位,神魂打入畜生道轮回,你可服气?”
哪吒清冽的语气,平淡的样子,也让陈秋桃感到难受。
“阿弥陀佛,罪僧领法。”
灵吉的脸色坦然自若,仿佛早已做好了接受惩罚的准备。
言罢,他的身躯开始化作无数光点,隐没于空中,那是他主动将身体中的灵蕴归还于天地的表现。
酆都大帝见状,施法将灵吉的神魂收取。随后向哪吒辞行道:“娘娘,吾就先带灵吉的神魂回归地府了。”
哪吒微微点头,道:“烦劳帝君来此一趟,你去吧。”
酆都大帝离开后,众人似乎还沉浸在灵吉主动散去灵蕴的震撼之中,久久无法回神。
“貂鼠。”哪吒的声音再次响起。
黄风大圣闻言,身体猛地一个哆嗦,连忙疾步来到堂中,跪伏在哪吒面前,神色惶恐。
“貂鼠,你有功有过,本宫罚你镇守南洲极西之地千载,不可放过任何西洲妖邪过界,你可服气?”
黄风大圣闻言连忙道:“服气服气!小妖领罚!多谢殿下开恩!”
“此乃最后一次机会,你若再敢伤生造孽,本宫定要你到斩妖台上走一遭!”
哪吒的声音冷厉如刀,让黄风大圣不禁打了个寒颤。
“是是,小妖谨遵娘娘嘱咐,绝不敢再伤生害命。”
--
就这样散场了,陈秋桃心中却泛起些许茫然无措之感。
她回首望向禅院之中,见那些僧人跪地哭泣,哭声悲切,刺耳入心。
“嘁,一个虚伪的畜生罢了,竟然为他哭得这么伤心!”陈秋桃心中暗自嗤笑。
这时,她左耳忽感一阵冰凉,陈秋桃不禁一缩脖子,侧头望去。
只见哪吒手中拿着一个拳头大小之物,方才就是这东西贴上了她的耳朵。
“这个,便送给你吧。”哪吒温和一笑,将手中之物递给陈秋桃。
陈秋桃接过一看,发现是一个石器,形状宛如鸡蛋,其上孔洞繁多。
“此物名埙,是一种乐器。然你观其形,有没有觉得它很像耳朵。”
陈秋桃心中疑惑,不明白哪吒为何要送她这个玩意?这埙明明更像鸡蛋,为何却要说它像耳朵?
忽地,陈秋桃心中一颤,记起黑神话中,猴哥的根器之一不正是化形为这埙的模样吗?
而且正好就是黄风岭这一章节,根器--耳听怒。
“耳听怒...耳听怒...”陈秋桃在心中默默念叨,再抬头时,哪吒的身影却已消失不见。
“嘿嘿,别找了,哪吒妹子现在说不定都到骊山了。”
孙悟空笑着走上前来,拿过陈秋桃手中的埙,仔细端详,“此物确有几分似耳之形。”
猪八戒闻言,不禁嘁了一声:“人都走了,猴哥你还装甚?拍那马屁人家也听不见。”
“你这呆子,休要聒噪。”孙悟空嫌弃地挥了挥手,又转向陈秋桃言道:
“以埙代耳,一风入而数风出,其声千变万化。就好像同一句话,不同人听到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说起来,我等在黄风岭上,所念之事皆由他人之口拼凑而成。彼等或有隐瞒,或因立场而有所偏颇,皆不得而知。
然丫头你,却着相矣。
你只闻你欲闻之声,只信你愿信之言。
世间万物,皆有其表里,言语之间,亦藏玄机。
还须得用心聆听,方能洞察其真意。”
--
话分两头,离开小须弥山的哪吒并没有回到骊山,而是被两个黑衣人拦住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