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两个月后,“龙域”系统的初步框架已经形成,并在模拟环境中进行了首次测试。

测试结果令人振奋——即使面对数量优势明显的敌方,“龙域”系统也能通过协同作战,实现以少胜多。

“首长,我们需要一次实战验证。”

张明辉提议。

陈风考虑片刻:“组织一次实兵对抗演习,红蓝双方都装备我军最先进武器,但只有红方使用‘龙域’系统。让我们看看系统整合能带来多大的差距。”

演习在西北某秘密军事基地举行。

红方装备了“龙域”系统的原型版本,由“龙魂-5”特种部队、“苍龙—2”

坦克旅、“神龙-2”战机联队和各类无人作战平台组成。

蓝方则由同等规模的常规部队组成,装备相同的武器系统,但使用传统的指挥控制模式。

演习开始后,红蓝双方的差距立即显现。

得益于“龙域”系统的信息整合能力,红方对战场态势了如指掌,每个作战单元都能获得来自其他平台的关键情报。

当蓝方的坦克部队试图实施包抄时,红方的无人机早已发现其动向;当蓝方的战机准备突袭时,红方的防空系统已经锁定了它们的来袭路线。

演习评估组的少将感叹道,“拥有‘龙域’系统的红方,在信息和决策速度上具有压倒性优势。”

最终的结果令人震惊:红方以极小的损失完全击败了蓝方,摧毁或“俘获”了蓝方80以上的作战力量。

“‘龙域’系统将是我们军事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演习结束后,陈风做出决定,“加大投入,争取在三年内实现全军覆盖。”

这一决策将对龙国军事力量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推动其从“跟随者”向“引领者”的历史性转变。

在陈风的领导下,龙国军事科技的道路越走越宽,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也随之稳步提升。

随着“龙域”系统的初步成功,陈风的战略视野更加开阔。

他意识到,要巩固和扩大龙国的技术优势,仅仅依靠内部研发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全球军事科技发展的脉搏。

东部战区秘密会议室。陈风正在与情报部门的核心成员召开一次非常规会议。

“各位,今天我要讨论的是一个特殊项目——‘猎鹰’行动。”

陈风环顾四周,确保每个人都明白这次讨论的敏感性,“这不是常规的军事行动,而是一项全球范围的技术情报搜集计划。”

情报处长孙卫国立即理解了陈风的意图:“首长是指建立针对关键军事科技的全球情报网络?”

“正是如此。”

陈风点头确认,“我们需要及时掌握全球军事科技的最新发展,特别是那些可能影响战略平衡的关键技术突破。”

“具体目标领域?”

武器专家杨建国问道。

“优先关注五个方向。”

陈风列举道,“超高速武器技术、新一代隐形技术、量子计算与通讯、人工智能决策系统、先进材料科学。这些领域的任何重大突破都可能改变未来战场格局。”

会议确定了“猎鹰”行动的基本框架——建立一个由技术专家、情报人员和外交官组成的全球情报网络,通过合法渠道和特殊途径收集关键技术情报。

“记住,我们的目标不是窃取技术,而是掌握技术发展方向。”

陈风特别强调,“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需要知道对手在研究什么,才能做出正确的战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