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云非晚看着她。

上辈子她在姚韵儿手中吃了那么大的亏,真的不冤。

这般情况下,还能如此镇定睁眼说瞎话的心性,上辈子的她,真的做不到。

若不是她重活一世,姚韵儿说这一番话,在这样的境地,她真的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冤枉了宋锦程。

毕竟没有实实在在的证据,而宋明简又死了,死无对证。

那么多年,她对宋锦程的付出不是假的,对宋锦程的感情也不是假的。哪怕她确认宋宴清是自己的孩子,也不会置宋锦程于不顾。

云非晚端坐首位,看着姚韵儿演戏。

看着她说完,一副痛心疾首为宋府做打算的模样,开口道:

“你说得对。”

啊?

姚韵儿抬起头来。

看向云非晚。

随即脸上露出松气的表情,“是啊二弟妹,你看你自己也清楚,没有证据的事情,人云亦云,便伤害了一家人的感情,实在不对。”

云非晚:“嗯,你说得对。”

姚韵儿心中一喜:“那二弟妹现在应该把告示撤下来,为程儿正名,然后报官府,把那些传谣言的人都抓起来,平息外头的流言。”

云非晚没接她的话,转而道:

“你跟宋明简,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啊?”

这一转折的问话,让姚韵儿有些猝不及防。

但只一瞬,她便镇定下来,“二弟妹说的,是我跟二弟吗?我们真的什么事都没有。”

从她第一次跟宋明简有私下来往,她便偷偷琢磨着,万一被人发现,该如何应对。

这么多年过去,在这时候终于遇到。

这种事情,只要没有被捉奸在床,没有确凿的证据,她都不会认。

“外头的人看热闹,自然有什么都说得出来,但是还请二弟妹相信,我跟二弟实在清清白白,现在二弟人没了,光靠我一张嘴,人微言轻,二弟妹若不信我,我也实在没有办法,但是,这种事我万万不能认。

“女子的名声何其重要,我不能因为外人的三言两语,便赔上自己的名声,赔上二弟的名声,赔上侯府的名声。

“如果有人这样说,我定然第一个上去跟他理论,俗话说捉贼捉赃捉奸在床。没有证据的事情,只靠捕风捉影,便把一个人定了罪,是否有失公允。

“二弟妹从小读圣贤书,想来一定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云非晚看着她,脸上露出微微笑意:

“是吗?

“你院里的那些丫鬟,一个个的可都招了。宋明简不止一次去过你的院子,你们大白日的在院子里便行事,跟丫鬟都不避着。

“你的屋子我也去搜过了,搜出了许多楼里的姑娘才会穿的衣裳,还有合欢香。

“门房我也去问过,那个时间,没有任何外男出入。

“还有,常常玉兰院半夜叫好几次水,柴火的数量都对得上。”

姚韵儿脸色有些苍白,没想到云非晚居然从这些侧面来查她,怪不得她院里的丫鬟都遣散了。

她咬了咬牙,辩解到:

“二弟确实去过几回我的院子,不过都是为了商议事情,比如程儿的世子之位。

“而且有几回我都是跟二弟妹打过招呼的,玉兰院起火势时,二弟确实在玉兰院,我在跟二弟商议世子一事。

“至于那些衣裳,确实是我偷偷找人做的。这是……是我自己的一些癖好,实在有些难以启齿……,你也知道,我守寡多年,总有些空虚寂寞的时候,便想着自己……,哎,这话实在没脸说,但事已至此,我也只得如实相告。

“只是,和二弟是万万没有关系。

“至于说夜里叫水,就是我自己……并没有旁人。二弟妹实在是冤枉我了。”

云非晚听姚韵儿喊冤叫屈,实在佩服她意志坚定。都这个时候了,还能毫无顾虑的睁着眼睛说瞎话。

“可还记得,年初,我们一起去城外的寺里上香,你们二人在房中肆无忌惮,是我亲眼所见。

“那时候我以为,是你的相好,你守寡多年,我理解你,便也没有声张。

“可是,这两日我派人去查,那一日,有人见到老爷去了你的厢房,时间刚刚好对得上。”

姚韵儿听着这话脸色白到没有血色,那一次云非晚真的亲眼所见,她真的百口莫辩。

那一日宋明简躲着藏着,被自己夫人撞破的快感让他折腾了她许久,她以为蒙混过关了,没想到云非晚都记得。

云非晚很满意她的神色:“难道你又要说那是外人?我的丈夫我如何会认错,只是从前我从未往那方面想。

“我从未想过他会背叛我,更从未想过你们两个会凑到一块儿去。但是现在,事实摆在我面前,由不得我不信。

“姚夫人还有什么想要辩解的吗?”

姚韵儿看着她,很是心慌,紧张的咽了一口唾沫,挣扎道:

“那不是二弟,那一日,我没有见到二弟。”

云非晚:“是吗?那一日,他的玉佩落在了厢房。被寺庙里的小沙弥捡到还了回来。

“不若咱们一起去问问,小沙弥是在哪间屋子里捡到的那块玉佩。”

姚韵儿愣住,不敢说话。

是啊,当时小沙弥把玉佩还过来的时候,只说是在厢房,却未说是哪间厢房,看云非晚这般态度,那定然就是她的厢房里找出来的。

是了,若云非晚没有证据,怎么会这般行事。

在这么确定的证据面前,姚韵儿哪里敢真的去跟小沙弥对峙。但是,她还是不愿轻易认,脑中飞快的想着,能如何辩解。

云非晚步步紧逼:“姚夫人不是清白的吗?那咱们带着宋家族人,一起去找那小沙弥问问,若是问出了个结果,姚夫人便由族人处置。”

族人处置……

听到这几个字,姚韵儿吓得一激灵。

若是事情真的闹大,又证据确凿。族人处置最轻都是浸猪笼。

那到时候谁来替宋锦程筹谋,宋锦绣又该怎么办?

这件事情被发现,捂在宋府内部总比闹得人尽皆知好。

她往后退了两步,腿一软跌坐在地上,垂下头,闭上眼睛,落下泪来,一副愧疚的模样:

“二弟妹,是我对不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