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
他脑海中突然想到,好像从小到大姚韵儿都对他特别好,特别照顾他,他跟宋锦绣起了冲突,姚韵儿也都是向着他。
小时候甚至还问过他多回:当他的母亲好不好?
又说让他唤她一声母亲,说她没有儿子,想听儿子叫自己母亲是什么感觉……
还有父亲一直跟他说,要对大伯母好一些,要敬重大伯母……
还有上一回,因为岑嫣然的事,他来玉兰院找父亲,正好碰到二人衣衫不整。
他早该想到的。
原来一切,都有迹可循。
宋锦程咬牙切齿。
旁边的小厮一动不动,一句话不敢说。
宋锦程看到旁边的屋檐下放了好几桶灯油,快步走上前去,把灯油泼在了窗户上,还往窗户里面泼,然后从怀中掏出火折子,点燃,丢入了灯油中。
“唰”的一声。
火焰,高高燃起。
因为有灯油,火势窜得特别快。
屋子里传来姚韵儿的哭喊声,院子里却没有任何动静。
火势越烧越大,姚韵儿不知道,此时丫鬟们都从屋子里出来,静静的退到了院门口,就这么看着面前这场大火。
想到宋敏简对她们做的事情,眼中映着火光,带着恨意。
有一人从屋子里冲出来,听到里面姚韵儿的呼喊声,冲进了屋内。
是春杏……
消息传到云非晚这里的时候,长公主府正准备开宴。
丫鬟满脸惊恐,脸上挂着泪水,见着云非晚便直直跪下:“夫人快回去吧,府中走水了。”
周围的客人听到声音都看过来,却不敢多话。
云非晚更是震惊的从椅子上站起来,也顾不得身边有人瞧着,问道:
“可有人员伤亡?是哪个院子?发生了什么?”
听着这问话,丫鬟看了看周围,又低下头,支支吾吾的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说话。
云非晚急了:“怎么,可是情况不好?”
那丫鬟低着头,始终不敢开口,云非晚急得不行,也没有再问,对长公主道歉:
“长公主实在抱歉,臣妇府中发生了急事,得先回去。”
长公主没有为难她:“去吧,若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让人来公主府传话。”
云非晚一脸感激,对长公主行了大礼:
“臣妇多谢长公主。”
云非晚带着自己的人离开。
虽然刚刚那传话的丫鬟没有说,但是大家都能看出来宋家定然发生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不过因为前车之鉴,那些爱多嘴的夫人们都忍住没有说话。马车上,云非晚问起府中的情况,那丫鬟一改前面支支吾吾的神情,伶俐回答,把府中发生的事情,前前后后都说了一遍。
云非晚点点头,全部都在她预想以内。
丫鬟:“火已经被扑灭了,春杏冲进去,和大夫人一起把二爷扶了出来,出来之后二爷晕过去了,虽然受了伤,但是还有气,大夫人也有些皮外伤都不严重。
“之后大夫人把昏迷的二爷送出了府,找了个和二爷身量差不多的乞丐,打晕丢进了火里。
“奴婢出门的时候,大夫人还在哭诉:
“说大爷和她在商讨为大公子请封世子的事,没想到小厨房走了水,大爷没了,大爷离开之前还记挂着大公子的世子之位,说让她转告夫人,务必为大公子请封世子……”
云非晚点点头:“姚韵儿还不知道宋锦程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丫鬟:“奴婢看起来是不知道。也不知道是大公子放的火。”
云非晚想了想,让马车停下,叫了秋桐过来,嘱咐了几句。
秋桐一一记下,在前头岔路的地方换了方向,去了铺子里。
云非晚回了宋府。
看到被烧得焦黑的尸体,都没有上前,直接嗷了一声,晕了过去。
曲嬷嬷和夏莺眼疾手快的接住,把人送回了萃竹院。
云非晚不知道姚韵儿想做什么,反正不会想让宋明简好就是。
而宋明简的“死”,她也喜闻乐见,也便没有拆穿。
姚韵儿让管家把“宋明简”入了殓,挂了白幡,设了灵堂,也“晕”了过去。
宋明简“死”了,宋锦程很快就会成为世子,一切如她预料的发展。
虽然这场大火来得莫名其妙,但是这个结果,她很满意。
姚韵儿累极,完成了一件大事,也来不及去想,这件事有些不合理的地方,沉沉睡去。
长街上,酒楼里。
坐着那几个公子哥。
从宋府出去,他们便商量着怎么解决这件事。
到底闹出了人命,若是宋家怪上了他们,那他们可得吃不了兜着走。
几人一合计,干脆把宋家的丑事都爆出来,如此,那就是宋明简自己造孽,跟他们可没有关系。
说办就办,大家当即寻了酒楼,把这件事挑挑拣拣地宣扬了出去。
这么大的事,有些看客,也只当一个乐子听,并没有当真。
而且这几个公子哥平时便不着调,没有人相信他们的话。
还有人提醒:“造宋家的谣也就罢了,怎的还造云夫人的谣,现在云家出了一位状元,可是朝廷的香饽饽,可别被人家盯上。”
“这位大哥可说错了,我们说的都是真的,没有一句虚言。”
“我们这就是在为云夫人打抱不平,云夫人为侯府殚精竭虑,没想到自己的丈夫却和大嫂勾搭在了一起。可怜云夫人啊,听说从前的侯府那可就是个破落户,云夫人嫁过去之后才在云夫人的经营下越来越好,谁能想到宋家二爷能做出这种事来,实在天理不容。”
“对对对,就是就是,我们哥几个虽然平时不务正业,但是也绝对不赞同宋家二爷的做法,对此嗤之以鼻……”
宋家本身破落,宋明简虽然有官身,却只是个芝麻小官,宋锦程更是烂泥巴扶不上墙。
但云家可就不一样了,云家蒸蒸日上,任谁也知道,这个时候该为谁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