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沾到林栀,他还真不敢蛮干!不说林栀娘家到底背景有多深,单就一个县城武装部,他就不敢乱来!于是只能将气撒在两个儿子身上!

一晚上鸡飞狗跳

又过了两天,这天,天还没有大亮,大队部前就灯火通明了,原来今天是江安大队准备集市的一天。

“东西都放在后面车斗里,张婶,您这篓子摞在李大伯的麻袋上!”刘向阳站在拖拉机边上有条不紊的指挥着。毕竟是第一次举办集市,大伙心里都激动得很,有用的没用的都想往拖拉机上装——晒干的蘑菇、织的麻布、甚至还有自家腌的咸菜坛子远远超出了之前登记的品类!还全都用麻绳捆了编号,整得还挺专业!

等所有东西都装稳当,岳瑶便利落的去发动车,随着"突突突"的轰鸣,整个车斗的货物都跟着颤动起来。刘向阳一屁股爬了上去坐在驾驶座边上,他们要先拉着货物去公社规划的集市地点布置,村民们在后面慢慢跟上,林栀早就在集市点等着了。

“这有车就是好啊,不用挑着推着去了!多省力呀!”

"谁说不是呢,还省鞋!"

“哈哈哈哈”后面跟着的村民们七嘴八舌的唠着,也不觉得累了。

林栀这边,好家伙,活脱脱把二十一世纪的文艺市集搬到了七十年代的乡野。入口处,一条红底白字的横幅"江安大队大集市"在风中猎猎作响,底下还别出心裁地缀着村民手剪的纸灯笼。

往里走,尼龙布搭成的天幕在阳光下泛着蓝光,为一个个摊位撑起一片阴凉。每个摊位都按"前低后高"的阶梯式排列,凉床棍铺就的台面上铺着一张张废品收购站收来的报纸,等待村民们前来摆放自己的货物。竹编簸箕里盛着新摘的瓜果,陶罐里插着野花,连称重的杆秤都系上了红布带。

整个集市布置得非常松弛又有趣。除开村民们的手艺大赏外,还有舌尖上的手作盛宴。要问什么手作盛宴??那就是林栀和岳瑶连夜鼓捣出来的冰粉!这事儿还得从两天前说起。

前天,岳瑶刚当上拖拉机手也没啥活,下午日头没那么晒了,便带着豆豆又上山去捡柴火了,林栀叫都叫不住!!

豆豆蹦蹦跳跳走在前面,突然蹲在草丛边"咦"了一声。"瑶姨快看!"豆豆揪着几串灯笼似的果子。

岳瑶拨开杂草一瞧,眼睛顿时亮了——竟是成片的假酸浆!她蹲下身,指尖轻轻捻开一颗干枯的果荚,里头芝麻粒似的籽儿簌簌落在掌心。因为家里世代行医的原因,岳瑶对一些草药也耳濡目染,她知道这假酸浆籽洗净后加适量清水小火煎煮 20 - 30 分钟,煎好后去渣取汁饮用,有比较好的清热退火、消炎等功效。这三伏的天气,她就想着摘点回去给大家熬水喝。

岳瑶先在背篓里铺了一层大一些的树叶,便带着豆豆开始采摘。背阴处的假酸浆长得尤其肥硕,不一会儿就采了半篓子。

下午回到家,岳瑶便在院子里开始晾晒山上摘的假酸浆籽。她从堂屋拿出一个大的簸箕,把假酸浆籽都均匀的铺散开,林栀从堂屋走出来一瞧,哟,这不是“姑娘果”吗?原来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有“姑娘果”了?她顺手拈起一个,剥开那层蝉翼似的宿萼就往嘴里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