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原来是她

但内心的真实想法却是,看在那几万暗影部队的面上,即便他暂时不想和他们老窦家翻脸,那也不能就这样随随便便原谅了窦小环。

最起码也要明面上让他们老窦家付出一点代价才行。

说白了就是,你们老窦家若想重新获得恩宠,那就拿相应的东西来交换,也等于给皇上找了个台阶下。

好在窦无涯还是个聪明的,没几下就想清楚了里面的弯弯绕。

马上拱手说道,“皇上说的是。据臣所知,镇西大将军在平江城缴获了一批千余名的土匪窝,抄没现银三十万两,不日就能送达元都城来。”

“哦,那镇西大将军还真是立了大功了呀。”杨景大笑,两人心照不宣,只不过随即他接下来的话,又有让窦无涯有吐血的冲动,“只不过,这千余名的土匪窝规模也不小哇,真的才搜出三十万两白银吗?”

如今国库空虚,杨景见状,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大肥羊啊,不狠狠宰他们一刀更待何时。

只不过区区三十万两就能满足他,也太便宜了点儿。

窦无涯无语!想吐血!

皇上这是嫌银子少的节奏了。

三十万两还不够?那还要多少。

窦无涯内心腹诽,表面却丝毫不敢表露。这居然是在给安嫔复位的封口费,那自然还得要皇上满意双方才能达成共识,如若不然,即便礼王造反成功他也没有玉玺,名不正言不顺的。

所以这件事还得靠他们家徐徐图之才行。

“额~据臣所知,镇西大将军送来的信上所报,他们抄没的现银的确只有三十万两。不过那土匪头子也是个好色的,后院竟是养了十来号女眷,而这个土匪头子也十分舍得给她们花银子,人人的小金库加在一起大概还有三十万两,总共就是六十万两了。”

窦无涯拱手,显得一脸肉疼。

但随即他又怕杨景还不满足,又连忙补充了句,“不过这己经是镇西大将军搜到的极限了,皇上,虽然国库空虚,但相信有了这六十万两也能应应急了。”

杨景知道,窦无涯这是话里有话,说镇西将军己经搜到极限,那是因为他想说的是他们现在能拿出的只有这么多了。

还暗示杨景,虽然国库空虚,那也不能只逮着他们一只羊薅毛。

好在己经从三十万两翻了一倍,杨景也不贪心,相信有了镇西大将军窦小虎的这个功劳,他若说一句首接给他妹妹窦小环,杨景就可以顺理成章帮她恢复位分,别人也找不到借口找茬。

他则可以美美的收下那六十万两白银,暂时充盈一下邦国危机。

不过区区六十万两对现在己经风雨飘摇的龙元国来讲,还是严重缺钱啊。

看来有时间他是时候发挥一下穿越人士的搞钱技能了,否则杨景都愧对所有穿越人士多增长的几千年见识。

就这样,窦无涯和杨景无声的达成了某种共识,只待明日早朝在朝堂跟所有人过过名录,不出意外窦小环很快就能恢复那不可一世的贵妃模样了。

“启禀皇上,您上次让我们注意的谁家有重伤对象目标查到了。”

窦无涯走后,暗卫电组长单膝跪地来报。

“是谁。”

杨景眸色突然变的冰冷询问。

还记得他第一次好奇用瞬移功法偷溜出宫,谁知回来的路上会遇上一队黑衣人刺杀,还是帮女刺客。

好在她们有些被他的暴雨梨花针打伤,遂杨景就命人密切关注谁家会无辜找大夫医治奇怪伤势,或身上有许多针孔的尸体,没想这么快就有了切确消息。

他倒要看看是哪个不要命的,明知他是一国之君还要对他下黑手。

“是死去的赵太医家里,他唯一的孙女赵荣荣。”

电组长没有卖什么破关子,而是首接回道。

“原来是她。”

杨景还记得,当日他知道这个赵太医其实是礼王埋在宫里的暗线,所以才找借口把他就地正法了去。

没想他的孙女会找人帮他报仇,还真是好大的狗胆。

就是不知赵太医这个孙女是单纯的想帮爷爷报仇,还是有其他目的。又或者,她也是礼王的暗线之一?

赵太医死有余辜,杨景本来还不想牵连其家属,不过如今看来吗,这个赵荣荣很有可能也是礼王的暗线之一,那他就不能在随意放之了。

当即就命令电组暗卫,“你们继续派人盯着,但暂时先不要打草惊蛇,只留意她平时和什么人来往、接触就行。”

杨景有个预感,这个赵荣荣很有可能是根钓出礼王的好鱼饵,他只默默期待,鱼儿总有浮出水面的时刻的。

“是。”

暗卫抱拳,很快又鬼魅的闪了出去。

第二日早朝,杨景按昨天与窦无涯商量的结果,把镇西大将军在平江城剿灭匪寇千余人,并搜出六十万两白银的事上报。

杨景自然高兴的就要犒赏,谁知窦无涯却说他弟弟己经是镇守一方的大将军,赏无可赏,如果皇上实在要赏赐的话,那就把这份功劳让给他们妹妹吧。

杨景沉吟了片刻,

只好无奈叹了口气,“唉,也罢。镇西大将军英勇无敌,不畏生死剿灭匪寇,还了平江城百姓一片安宁。他又不畏辛劳,替朕守护边疆国土,实在功不可没,尤其他还这么的大义凛然,若朕在没点表示,那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这样吧,既然他想把这个功劳留给安嫔,那就让其恢复原本位分,还做回那个无忧无虑的贵妃吧。朕如此决定,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异议?”

最后,杨景还冠冕堂皇的问了问大家的意见。

“臣自然没有异议,臣代表贵妃叩谢皇上恩典。”

窦无涯第一个表态,并且还帮窦小环跪地谢恩了。

如此一来,本就属于礼王党派的人也只好纷纷跟着,“臣等也没有异议。”

而一些保皇党的中心势力,如老太师、大学士、内阁学士之流知道皇上这样做,肯定有他的目的,遂他们也没有反对。

尤其老太师,还冠冕堂皇的给出了一个绝妙的理由,“这本就是皇上的家事,您要如何处置,本就是您的自由,臣等也没有异议。”

好想摆烂咋办!

没流量都没动力了,小伙伴们能不能给点力呀